言说瓦库's Archiver

类别:餐饮与吧 来源: 未知 时间: 2012/2/6 10:32:00




设计 / 余平

工程名称:瓦库
坐落地点:西安市高新开发区高新一路5号
面  积:400 m2
设计时间:2004.11
竣工时间:2005.01
主要材料:各类瓦、麦草白水泥、广场砖、原木、花草、老吊扇
施工单位:西安大彩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摄  影:余平

  我是室内建筑师,“瓦库”给了我一次机会,我放胆用瓦,这个在我生活中熟悉的名字作为瓦库茶馆设计的基本元素,找来古今中外各色各样的瓦集合在这间“瓦库”里,把我要说的故事通过一片片瓦来讲述人间美好动听的故事,这是我感到开心得意的。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瓦的上面是天空,瓦的下面就是我生活的山村小镇,天上常常要下雨,瓦就会把一滴一滴的雨变成一条条的线线齐齐整整的落在方方正正的院子里。天晴了,青灰的瓦面会变成怎样,太阳一照,一片一片闪着亮光,格外清楚。

  少年时代也就是在军营渡过最放野的年代,常会与小伙伴们爬到屋顶上骑在屋脊上,躺在斜面的大红瓦上或晒太阳或数天上的星星。有一次,一些顽皮的小朋友在屋顶上撒尿,看谁尿的远最终数瓦片片比高下。

  后来到了西安,西安是秦砖汉瓦之都。生活中、书本中没有离开过瓦,对瓦我想大家都会有同感,因为我们同在屋檐下生活。

        外观
        
        墙面瓦饰

        走道地面细部

      红机瓦细部

      隔断细部

      水吧台

      转弯家具

  设计,本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而创意是设计的灵魂,创意来自设计师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再用技术语言形式表现出来。

  选用瓦来造“瓦库”,是我对瓦有一定的理解和情感,在空间应用上,在“瓦库”几乎看不到瓦在生活中的原形,需要形式再创造。

  “瓦库”创意不需要分辨什么是古典与现代,什么是东方与西方,只需低头自扫门前雪,抬头欣赏“瓦上霜”。生活中留下许多“瓦”的记忆,因“瓦”所动。翻开记忆的窗口,红瓦、青瓦、老瓦、洋房、琉璃瓦……还有与她相伴的蓝天白云、阳光空气、鲜花、绿草、田野飞鸽……所有的所有都是“瓦库”的鲜活设计元素。

  “瓦库”是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一个名字,她伴随着人类走向文明,见证着人类发展的历史,留给我们千万个动人的故事。设计师需要生活,需要被感动,更需要联想,联想是创意的源泉。设计“瓦库”是我这几年行走古民居的一些感受,也是我做室内设计的一种新的尝试,只想借“瓦库”抛砖引玉。

     散座A区

      保留建筑墙体与瓦

      包间走道

        包间入口立面

       散座B区和水吧台

      平面图

他们说
  陆楣(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瓦石之库,和茶道之间,有何联系?器以致用。砖瓦和茶叶,都是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茶艺馆以“瓦库”命名,绝非偶然拈来的雅意。器以载道。问瓦之道和问茶之道,都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费秉勋(西北大学教授、文艺评论家):没有红男绿女的喧闹,没以乱心聒耳的音乐,没有扰眼的后现代图像,没有金钱的跋扈,总之,现代城市里滋生的各种瞎毛病一律从这里退走,让位给了淳朴和静谧。在我看来,“瓦库”是做了一篇美文,而这篇文章的关键词是“瓦”。
我在里面说是喝茶,其实是在做梦。

  李建森(平面设计师):“瓦库”裸露出许多建筑的细节,粗犷、豪迈,大至顶部管线的开放式架设,墙体的原创的表现力,不粉饰,不遮掩,从容自如,举重若轻。

  范超(《三秦报》编辑):我喜欢“瓦库”这个名字,它把一切都说尽了,韵味古朴悠长,像杯中的茶语。

  瓦是土和泥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瓦站得再高,依然改不了实质的土味儿,事实上瓦也只有爬到高处才算找准了自己的位置,而也因此招来了劫难。……而瓦则以自己的沉静来默视一切……瓦是经过陶冶鼓铸过的,所有昔日的苦难都不是白熬的。我每每仔细端详瓦的模样,总会不由自主想到“鞠躬尽瘁”这个词儿。

  鹤坪(作家):在现代化的城市里,找一处像瓦库这样宁静,像瓦库这样可以触动人心的地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城市,我们会时常错过许多风景,但瓦库不应该被我们错过,错过与瓦库的约会,我们的整个灵魂就会缺乏宁静与安详的依据,就会浮躁、浮泛和浮浅。

  傅强(高级室内建筑师):神是我们意识中虚构的偶像,瓦是我们生活中存在的真实,它来自于平凡,来自于创造。它并不优雅、精美,但却质朴无华,自然和谐,是赖于生存的安全屏障。

  世界如此之大,我们正像每片瓦下的蚂蚁,同居屋檐下;感悟情怀,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在这里我们游戏自己,读解生活。

  唐汉(古汉字学家):垂挂着的青瓦、红瓦似乎在凝视,或许是我们在对视。浮想联翩一瞬间后,便有些饶舌,所以讲了一大堆的古董话,不外乎是西周时代的瓦片,仰韶时代的陶器堆烧,无底的陶罐上古时代如何做成了“窗洞”,瓦陶对中华农耕文化的恩泽,先民如何使用陶罐蒸煮颗粒如砂的粟米……话多了,便有些“人之患”的感觉,不如孩提时代的那些亲切,少了许多实在,后来便有了一些自责和沉默。

  毛安秦(电视编导):有心人将那一片片不同时代的瓦,从乡间、或新窑里捡拾到这里,在努力营构关于瓦的记忆。但哪一块瓦能敲响你的心扉?那一张瓦能倒放您关于檐瓦滴雨、猫咪惊梦的回忆?

  马河声(职业画家):……他(指余平)敬畏着瓦,将瓦供奉在大都市最具现代气息的一隅,代砖瓦言,时刻提醒现代人勿忘自然真趣,我们要休闲,一如海豚上岸晒太阳,都是一种生命的自然需要,所以他把瓦艺术地集中在一起,用了大智慧,让人舒服、自然……

  杨大矛(自由设计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单一的办公大厦内对超出单一行为的使用给予广大的解释,当今西安市高新区的建筑多为单一行为的办公,建筑不再只是从前的功能和形态的建筑,而是只有在建筑的周围和内部唤起事件和计划,才称其为建筑。这是“瓦库”奉献给高新区的惟一礼物。

  习晋(长安大学副教授):设计上带来的反思是深刻的,也是只有待在陕西这片土壤中的设计师才能感悟并为之奋斗的,这是一种对泊来设计文化的一种抗争,对那些只崇拜、复制泊来设计的设计师当头棒喝,也是一种民族自尊、自立信心的表现。这种表现形式的发展将得到更多的设计师理解、感悟,并波及到整个设计界。
     
(文字整理:本刊记者)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