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双重身份——科普里夫尼察市综合体育馆's Archiver

类别:建筑设计 来源: idc 室内装修设计 时间: 2011/8/29 14:52:00




设计 Lea Pelivan Toma Pleji'/ STUDIOUP〔克〕
撰文 Samuele Martelli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杂志把目光投向东欧的设计,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正孕育着一种全新的建筑语言。它与巴黎、伦敦和米兰的设计完全不同,那里是大师们的天下,而这里是年轻设计师成长的地方。当西方投资者把金钱和好的经验带到这里,年轻的设计师将不再追崇正统的建筑设计手法,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新的神话。

由STUDIOUP设计的科普里夫尼察市综合体育馆,曾在2003年第八届萨格勒布沙龙奖上击败了450件作品,勇夺最高金奖,这件作品的过人之处体现在工程设计之神速与精确。它代表了克罗地亚建筑设计水平的飞跃,特别是就德拉瓦河盆地区的文化历史背景而言,这是一个奇迹。

这件作品是STUDIOUP的开山之作,尽管设计师Lea Pelivan和Toma Plejic都非常年轻,但这座建筑的设计风格却非常成熟,巧妙而且考虑周全。在设计科普里夫尼察市综合体育馆时,Lea Pelivan和Toma Plejic 才从萨格勒布建筑学院毕业2年,这次设计的成功以及获得的肯定,大大激励了他们完成自己设计梦想的决心。同时,人们也不由的赞叹:40岁以下的“老一代”建筑师现在应当让位于30岁以下的年轻一代了,至少在克罗地亚是这样的。

        综合体育馆外观

        总规划图

        体育馆也可以承办演唱会

        综合体育馆东立面

        综合体育馆西立面

        综合体育馆南立面

        综合体育馆北立面

位于科普里夫尼察市的高中兼体育馆为半公立半私有,其设计理念是在同一个建筑物里建两种互补的都市设施,这在克罗地亚还是很前卫的。建筑混合同公私合资的理念如出一辙,该建筑物的日常经营和租赁由新成立的公司分别管理,STUDIOUP把体育馆、学校和其他配套设施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出一座实用的混合建筑。

这座建筑最大的特点是空间和视觉上的功能重叠与配合,STUDIOUP强调了科普里夫尼察市外围土地的双重使用概念。这种双重性体现在城市土地和居住区土地之间的关系上。STUDIOUP在他们的设计中应用了这样的双重概念:“黑与绿,满与空,冷与暖,精神与物质。”

按照设计师的构想,他们要在这片充满对立感的土地上建造“一座谜一般的学校、一座体育馆单空间,他们互相形成的混合空间与周围平原的自然景观形成微妙的空间对比,处于中央位置,是一个‘普通’的长方体,没有前后之分,也没有高低主次之分”。整体建筑为一个抽象的单空间,覆以一层透明薄膜和另一层视觉效果完美、与环境和谐一致的薄膜。其构思截然不同于传统的现代主义建筑中学校和体育馆的设计。传统的设计注重建筑布局的等级和主次,而这样的“普通”理念更重视混合体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再延伸建筑的功能和意义。

        夜色下的综合体育馆,半通透的建筑十分醒目

        南北立面图及剖面图

        体育馆的顶棚用半透明的LEXAN膜覆盖,有极好的采光效果

        建筑模型

        地下层平面

        体育馆全景

        中央主干道,是连接学校和体育馆的纽带

        中央主干道为多层结构,连接若干个功能空间,布置紧凑

建筑物的核心是一条中央主干道,上方有多层结构,灯光充足,这里建筑的密度几乎可以与大都市的繁华媲美,到处是画廊、天桥、通道和房间,一副充满活力的城市景象。

STUDIOUP特别重视材料的使用和建筑内外颜色的搭配。主要的建筑材料是钢,作为学校和体育馆的承重结构。克罗地亚的建筑很少使用钢材,这一点似乎降低了这座建筑的科技含量。但是,STUDIOUP给学校部分安装了铝框玻璃,与钢材主结构相映衬,并用半透明的LEXAN膜覆盖体育馆。这些细节均赋予该建筑同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作品一样的高科技现代感。

        中央主干道为多层结构,连接若干个功能空间,布置紧凑

        中央主干道为多层结构,连接若干个功能空间,布置紧凑

        二层与三层之间的楼梯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室内颜色的搭配,特别是主干道、教室和学校洗手间的颜色,很好地烘托了教育机构的文化氛围,跟克罗地亚青少年正在经历的粗俗的美国文化及商业性传媒相比,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反差。

在对这座建筑做一个最终评价之前,设计师和使用者探讨了很多问题,包括学校花园的园艺设计,学校和体育馆视觉效果的标准,特别是是否会再安装一层薄膜,让混合体建筑和广阔的外部环境达成视觉上的和谐。

这种设计理念超越了社会同步发展的今天有多远?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它体现了多少本土与本国的特点?当今“新”文化层出不穷,它是否超出了可定义的风格和词汇的范围?这些问题将留给新一代去讨论和继续探索。

(编译:许科)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