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线的哲学——法国扎克·克劳德·伯纳德学校's Archiver

类别:教育空间 来源: idc 室内设计案例 时间: 2014/6/17 11:29:00




设计 〔法〕Atelier d’Architecture Brenac Gonzalez

工程名称:扎克·克劳德·伯纳德学校(ZAC Claude Bernard School)
坐落地点:法国 巴黎
竣工时间:2012
摄  影:Sergio Grazia

  法国扎克·克劳德·伯纳德学校(ZAC Claude Bernard School)集幼儿园和小学为一体。学校里的孩子年龄从3岁到11岁,年龄跨度大,是孩子们重要的成长阶段。为这样的学校设计教学空间,需要注意的不仅是要将建筑高度的功能性和灵活的实用性融为一体,更需要设计一个连贯而又有着明显界限的空间状态,软化年龄差异,来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新学校。

  强化整体性和避免多模块空间“合成物”带来的突兀感,设计师选择将孩子们都安置在同一个的建筑内,在这里汇集学校所需的所有功能部分。最终成形的便是这样一座3层反向C形的建筑,包围其中的是操场区域。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空间的巧思
  整体使用半透明的玻璃立面,这种像网状一样的半透明表皮如同一张糖果纸一样将整个建筑包裹起来,成为空间的遮挡物。在入口大堂和操场边的走廊,阳光穿透玻璃表皮的透明部分,投影到地面。这种对于光敏感的捕捉,直接体现将每个时间节点地面的投影变化,轮廓不断变化,有时甚至消失。由此,表皮和其投影一起增加了空间动感。

  与这个半透明的白色建筑的外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内部色彩鲜艳的空间设计。色彩的选择,是设计师基于色彩治疗学领域的建议。每个特定的氛围是由墙壁和天花板上的不同颜色来确定,这个视觉系统影响着孩子们的情绪感知。

  入口大厅作为重要的动线汇集点,是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形状奇特的楼梯,用交叉上升的形式,体现空间高度。在这座三层楼高的中庭里,楼梯作为一个重要的功能组成构建演示了叠加的美感。这个巨大的入口大厅,它强调运动并创建纵横交错的视点,倡导一个活泼的空间叙事表达。绿色白色的搭配,又显得简洁明了,同时也是内外的区别标志。悬挂的长条形灯具让人想起雨,让空间更有层次。

  空间里使用的闪闪发亮的反光材料挑起了人们对视觉的感知。多孔墙作为巨大的声学屏障,吸收孩子们所产生的噪音。在这个建筑里,设计师选择许多不同的材料,来达到他所设想的效果,包括玻璃、有机玻璃、灌浇混凝土地板、光泽涂料、胶合板等等。

       使用玻璃幕墙作为建筑表皮

      入口大厅作为重要的动线汇集点

       形状奇特的楼梯,用交叉上升的形式,体现空间高度

       楼梯使用的材质板上也布满了吸音小孔

       多孔墙作为巨大的声学屏障,吸收孩子们所产生的噪音

       鲜艳的绿色加上闪闪发亮的反光材料,挑起了人们对视觉的感知

分置的动线
  孩子们不同的能量水平和运动技能决定需要不同的空间动线,甚至尽可能是减少动线的交集。如何通过建筑为比邻而置的幼儿园和小学营造最和谐的共存方式,设计师认为最适当的是在门厅就对孩子们进行分流,小学生直通过操场上或周围走廊边的入口进入,而幼儿则由他们的父母带领从其他入口进入。在操场的使用上,低年级的小学生直接通过为他们设计的在北面的楼梯即可来到操场上,这可以避免与高年级的孩子们的玩耍区域交叉。为了进一步落实这样的动线设计,设计师设计了二个配套的操场,也让底层空间使用率最大化。

  教室在建筑的东侧,成长条形,幼儿园被设置在二层,小学被设置在三层。公共领域,如餐馆、办公室和游乐室被放置在南北的两端。幼儿园教室面对运河,以减少从操场传来的噪音;运动的指向性也趋向于空间内部。相反的,小学生所在的楼层,不仅改变的地板颜色,教室的朝向与动线规划方向也与幼儿园所在的二层不同。

      阳光穿透玻璃表皮的透明部分,投影到地面

      鲜艳的色彩,选择的依据是色彩治疗学的理论

      不同的楼层,施以不同的色彩

       不同的楼层,施以不同的色彩

       不同的楼层,施以不同的色彩

      走廊中,墙面强调细节的功能化

(编译:和维)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