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香港中文大学联合理科实验楼's Archiver

类别:教育空间 来源: idc室内设计 时间: 2011/7/19 11:44:00




设计┃RMJM 〔英〕
撰文┃洪翔

工程名称:香港中文大学理科实验楼
室内面积:2600 m2
规划面积:11 200 m2
建筑高度:27 m,共6层
设计时间:2004~2006年
竣工时间:2006年
摄  影:Courtesy of RMJM

RMJM是世界著名的建筑与室内设计事务所,业内排名至少在前20位以内。他们在亚洲的分部已经有很多,较早的香港分部成立于1981年,现在在北京、上海、曼谷、新加坡都有分部。他们不仅把自己先进的设计理念带到了这些地方,也十分注重吸收当地的文化特质,关注当地经济发展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像如此规模的设计公司在全世界并不多,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从莫斯科的摩天大楼到深圳的图书馆,尽管规模类型区别很大,但都能满足功能的要求,贴合不同业主的需要。

  RMJM最近完成的设计作品——香港中文大学联合理科实验楼,于2006年获得了香港建筑师学会(HKIA)优异奖,获奖类型是社区建筑项目。学会在颁奖词里赞扬这个建筑如同雕塑一般树立在大学校园里,成为地标性的建筑,并且从建筑的外观就能直观的判断建筑的用途。评审委员会给予了建筑很高的评价,尤其是设计师采用元素周期表内对应的化学元素的位置和颜色作为灵感来源,这一大胆的想法给评审委员会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联合理科实验楼的地势是个坡面

        建筑外观

        外立面展开图,位置和颜色与元素周期表内的化学元素相对应

  之前RMJM设计了6500 m2的中文大学研究生院实验楼,现在的这座大楼是为了其他学院实验所用。学校希望这座建筑能充分考虑周边的地势,克服坡面的不利因素,内部设计能满足实验的需要,有较好的采光条件来保证功能需要。现在的实验楼建筑面积2600 m2,地处沙田吐露港边的一个山坡上,可以俯瞰整个港湾。而在这幢联合实验楼里面共有80个实验室,来自11个不同的院系。建筑的外立面呈曲线形,为的是柔和险峻山势对建筑的冲击。最有意思的是外立面的那些彩条玻璃,它以元素周期表上的化学元素为设计原点,用最简单的语言讲述一个关于科学研究的故事,告诉人们这个建筑内部正在发生什么。彩色的实验楼在整个以灰色调为主的校园里,越发的显眼。这个庞然大物是校园通向吐露港的入口。独特的外墙和内部的设施都很好地贯彻了校方的想法。

        夜景

        建筑是校园通往吐露港的必经之地

        双层玻璃的做法考虑了功能性

        建筑内部,灰色调和钢材的冷静感符合理科实验楼的气质

        采光很好的走廊,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实验室内部

  另外,作为科学研究的重地,建筑所体现的科技含量也十分突出。整个南面的外立面综合考虑了环境的因素,并且安装太阳能吸热板,以满足室内的能源需要。而彩色的玻璃都采用双层配置,通过氩做涂层来表现色彩,这样的做法有利于保温。从建筑物理的角度考虑,每一层都有空气净化系统和通风系统;走廊和实验室的空气循环分别是两套系统;白天玻璃窗的采光基本可以维持正常的照明。元素周期表般的外立面告诉人们建筑的性质,而那不规则的墙面告诉人们的是在里面工作学习的师生们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的科学精神。

  建筑内部的实验室以走廊为连接,环绕在建筑外围,让每个空间都有足够大的窗户保证自然采光的需要。同时这样的做法也符合动力学和能源节约的原则,有益于每个空间的使用。RMJM在设计大型建筑方面很有心得,他们有自己的技术实验室,专门研究设计美观与建筑物理之间的互动,再加上他们的剑桥总部在这次设计的过程中给了他们很多好的建议,应该说这所建筑是一个建立在全球合作基础上的设计精品。

〔本案曾获2006年香港建筑师学会优异奖(社区建筑项目)〕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