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房子,小社区——北京宋庄艺术公社's Archiver

类别:教育空间 来源: idc装潢杂志 时间: 2011/7/22 17:09:00




设计 徐甜甜
撰文 郑辰阳

工程名称:宋庄艺术公社
坐落地点: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
设计单位:DnA 建筑与设计工作室
竣工时间:2009
占地面积:1400 m2
建筑面积:5300 m2
摄 影:周若谷 Iwan Baanv

位于北京通州区的宋庄艺术家村不论人口与规模都已经成为当地最大的文化艺术人群聚居地,也是中国重要的艺术家聚居地之一。其艺术家数量已经达到4000人以上,并且仍在向周边扩充之中。另一方面,目前的艺术村中除了作为主体的画家之外,同时也增加了雕塑家、观念艺术家、媒体艺术家、摄影师、独立制片人、原创音乐人、自由作家等等,构成多元的艺术群体。

这里是一个艺术的社区。

宋庄艺术家村的独特环境和复合的艺术群体构成,对于建筑师来说,无疑是代表着不同于别处的设计挑战,这里也充满触发设计灵感的各种契机。

        建筑外立面

        建筑示意图

徐甜甜及其创立的DnA设计与建筑工作室在宋庄的设计实践始于2005年的宋庄美术馆,这个作品现在已经成为宋庄的艺术活动中心,之后还建成的有小堡驿站等作品,而其在宋庄的最近作品则是建成于2008年的宋庄艺术公社——这是一座为20位艺术家设计的集合住宅。而这个名称也正暗示着:除了是住宅,要满足日常生活起居的需要外,更是一座能够承担使用者进行艺术活动的容器,包括创作、展示,还有交流。

所以,或许“公社”这个名称就可以是设计的出发点:在居住之外,给艺术家提供交流的多种可能性——大房子,小社区。

        地下一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五层平面图

设计策略——模糊的图与底
如果说,在之前的小堡驿站中,建筑师采用的是一种更为理性可读的叙事方法,尝试通过规则的几何形网格的错动及扭转去得到建筑的形体(概念来源是七巧板的变形),那么艺术公社则显示出建筑师的叙事方式的改变:不再有规律可循,而是以一种显得松散且无目的的组织方法,似乎是随心所欲地规划出若干个居住单元的排列。与其说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获得一种平面或者是形体的丰富性,不如说是通过这样没有古板规则的排列来提示:无序正是艺术家生活的常态。

当然,这种在平面上模糊图底,在形体上搭积木般的累加,也是建立在建筑师本人对宋庄艺术家村及村内艺术家的生活工作方式熟悉的基础上的。体现出建筑师采用的一种策略性的操作方式,由此达到对某种特定生存方式的表达。

艺术公社由20个工作单元组织而成,每个工作单元都包括两层通高的艺术工作室及一层高的艺术家生活空间,同时,各个生活空间中也都具备洗漱等私密性空间。这些工作单元既是各自独立的,同时也在各个不同的标高有出人意料的交汇。

艺术公社底层空间尚能读出各个工作单元围合出的3个不规则院落的轮廓,然而,随着盒子的逐层随意叠加,本身已经不规则的院落轮廓被逐渐蚕食,直至最终呈现出的形象类似一堆随意堆放在场地上的集装箱,对此建筑师认为正从某种程度上吻合了场地原先的工业气息。另外,虽然其实并不具备传统定义下的院落空间围合,然而艺术公社却产生了众多的剩余空间——如二层、三层的屋顶平台,或是某层某处由于盒子偶尔进退、突然碰撞形成的露台及平台等,或是竖向连接上下层的室外楼梯等,这些看起来非精心设计而成的空间,带来了更多的丰富性,也使艺术家的生活、交流展示活动有了更多出人意料的背景和发生场所。

在建筑材料和色彩上,艺术公社外墙采用深灰色压型钢板,使房子产生类似工业建筑的陈旧感,而建筑裸露在外的底面使用红色涂料,这种明艳的色彩使形体上的进退关系和体积感在光影中更为突现。

建筑结构上,虽然采用的仍是框架结构,但由于各层平面的重叠——扭曲——错动,使得结构本应具有的垂直方向上的对位关系变得十分模糊,建筑师在此隐藏了框架结构的理性约束力,这也符合艺术家对工作室内部无柱的使用需求。但同时,水平方向上,层层放置的体量感则仍十分明显,仅有某些二层通高空间的随机出现会稍微打断水平的层叠。建筑师像隐藏柱那样,隐藏了梁的存在,相对地却在各处暴露出的楼板上用上了红色涂料,似乎仅希望刻意突出楼板的力量,并以此强化整个艺术公社层层堆叠的体量倾向。
艺术公社在建筑外立面其余各个部分则几乎没有其他的“建造”特征,仅仅是非常直接地交代各个形体的交错、搭接。正如建筑师本人所说,相对于追求工艺的精美感,更重要的是保持概念的完整性。


        远观建筑

        像20个集装箱堆积在一起,通过错位丰富建筑外观

        体量高差决定了每个单元的工作和居住区或在同层,或通过楼梯连通

叙事的房子们
徐甜甜及其工作室在国内的建筑作品并不以数量取胜,为人熟知的包括内蒙古鄂尔多斯美术馆和后来在北京宋庄艺术家村的集中建筑实践的一系列作品,及现在正在筹建的杭州西溪湿地休闲中心“荷叶田田”等作品,这些或是已经建成使用、或是即将问世的房子,如果要寻觅穿插其间的线索,也许并不是各类当今被频繁谈起的热门建筑语汇,而是每个房子都在为其自身述说的一个故事。

徐甜甜设计的每个房子中,所有建筑化的操作手法都服从于建筑师强烈的个人色彩,本次的宋庄艺术公社也是如此。

建筑师与艺术家相互合作,由建筑师设计供艺术家使用的房子,其不可避免地会承载其艺术活动的展示需求。但艺术公社则更进一步,其体现的是一种生存状态,艺术或艺术品是其中的一部分,这种互动赋予建筑更多的内容和新的含义。艺术公社的叙事方式决定了建筑以某种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和艺术家、艺术活动的互动中去,而不是仅仅作为其谦卑的背景。

似乎房子建成,房子的故事也与艺术社区的生活一起开始了。

        过道

        工业和乡村特色的红色反衬外表大面积使用的深灰色

        开放的院落

        错位的空间既像露台,又像过道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