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漫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一二期工程比较's Archiver

类别:教育空间 来源: idc 装修杂志 时间: 2011/9/28 13:29:00




设计┃王澍
撰文┃凌洁 李宝童

工程名称:象山二期
坐落地点:杭州
竣工时间:2007.11
摄  影:袋袋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一二期工程都是由王澍亲自操刀,然而,同在象山脚下,仅一河之隔一二期工程却显示出了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已经大到不能用常规的思维来分析判断,这不是简单的设计倾向或技巧手法层面的改变,也不是在数量与规模的层次上的差异,从中可以很强烈的感受到设计者在最初的判断——也就是基本价值判断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使象山二期从某种程度上获得了真正的可游弋性,也就是园林空间的终极寓意——在游弋与停顿中感受体悟。

象山一期工程
  “造园”一词可以很贴切地形容整个象山一期的建造,然而这种造园是基于一个宏大的尺度之上,建筑群体被分为十个单体散布在象山脚下。它们或取象山之景围合院落,或曲径通幽自成一境;或含蓄低矮水平延展,或强势独立挺拔高耸。然而无论如何变化,也都是在统一秩序的控制下完成的。一期工程整体被作为一个完整的园子来营造,空间上的起承转合是宏观而明确的,在竖向轮廓的处理上也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这种整体性。这使得象山一期工程具有很强的可识别性,走在其中,可以清晰地辨认出方位、朝向,以及轻易的判断出每一幢单体所处的位置,这不仅是由于高耸的行政办公楼所隐含的标志塔的功能,更是由于建筑所暗示出整体规划的秩序。

        每幢建筑单体内部,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景致之间,景致与景致之间,都有了“游走”的可能性,可以说在这里获得了真正自由的空间漫步

        每幢建筑单体内部,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景致之间,景致与景致之间,都有了“游走”的可能性,可以说在这里获得了真正自由的空间漫步

        一系列连续的路径在建筑内外环绕盘旋

        一系列连续的路径在建筑内外环绕盘旋

        在墙面上开出看似随意的洞口,这些洞口不仅大小不一,甚至有时呈不规则状,透过这些洞口就是一幅幅巧妙设置的画面

         在墙面上开出看似随意的洞口,这些洞口不仅大小不一,甚至有时呈不规则状,透过这些洞口就是一幅幅巧妙设置的画面

       在墙面上开出看似随意的洞口,这些洞口不仅大小不一,甚至有时呈不规则状,透过这些洞口就是一幅幅巧妙设置的画面

  象山一期的基本单位是——“院”。整体规划是建立在“10幢单体环抱象山”这一宏大构思的基础上,而每幢单体本身也都是一个小的院落,它们本质上是同构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同质的,只是院落的尺度、朝向与开放程度上有所差别。每个单体的构成都是最基本的功能空间围合院落空间,这种空间结构具有明确的向心性,即使不进入建筑内部也可以基本上判断出内部的空间结构,它便捷、高效,是教学办公使用方式的典范。但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让人们丧失了游弋的动力。建筑造型设计主要是在强调“层”的概念上做文章,这种手法使得建筑多少带有了现代建筑的理性,人们可以在里面上读出空间划分的方式,也可直接判断出大致的建筑功能布局。然而建筑师显然不满足于现代建筑的定位,黛瓦白墙所展示的明烈的黑白对比,遮阳构建按传统方式铺盖上黑色的瓦,以及出挑深远的屋檐和它所形成的阴影,这一切使得建筑带有浓郁的传统特色,也使得简洁的建筑风格水墨化了。在造型处理上每幢单体也都默认了一个共同的准则,并在这一规范下适当的变化,这就使的象山一期在三维空间上都具有了整体性,这也更加强调了最初整体造园的设想。

  总的来说,象山一期在造园问题上还是成功的,无论从路径的曲折多变,还是建筑的看与被看——也就是说王澍所说的“内观”与“外观”,抑或是对于一个独立完整世界的追求上,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然而抛开校园整体营造之后,或者说在试图深入到每一个单体世界时,所显示出来的品质与生命力就显得过于潦草,难免让人遗憾。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象山二期探索在整个建筑群体范围内游弋可能性,每个单体只是这种游弋路线中的一次停顿,也可以把建筑理解为对路径空间的放大,甚至可以说建筑是服务于这些路径的

       14号楼意欲围合一个临水的开放性院落

        14号楼意欲围合一个临水的开放性院落

        14号楼意欲围合一个临水的开放性院落

        造型手法上的灵活多变是象山二期最显著的特点

        造型手法上的灵活多变是象山二期最显著的特点

象山二期工程
  显然在象山二期工程中王澍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完成一个世界的建构之后的问题,就是对这个世界内部每一个微观世界的关注。这种意识已经渗入到象山二期的每一个单体的营造中。如果说象山一期是对于“园”的关注,那么象山二期的关注重点便是——路径。仅从出发点的对比上就已经可以看出象山一二期的差异。同样是从园林空间中吸取营养与启发,同样是对于传统园林的效法与致敬,然而由于出发点的不同,以及操作尺度的不同,便可以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从“园”到“路径”的变化,是从“宏观”到“微观”的一次转变,也是从“整体性”向“差异性”的一次转变。

  “游走”应该是象山二期的一个关键词。每幢建筑单体内部,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景致之间,景致与景致之间,都有了这种“游走”的可能性,可以说在这里获得了真正自由的空间漫步。支持这一疯狂想法走进现实的是一系列相互连穿贯通的坡道,台阶、长廊、平台、院落、越层、大厅,甚至是——屋面。这些连续交织的元素使人们可以在游弋的过程中完成了整个象山二期的参观与使用。选择一个入口,选择一条路经,选择一个方向,沿着它走下去,于是一组组的画面、空间在你面前依次出现,连绵不绝,似乎无止境。在游弋中随着路程的行进展现在你面前的画面具有相当差异的,时而空间狭窄悠长,时而豁然开朗;时而是精致理性的人造空间,时而是雅致感性的自然景色。每一幢单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空间主体与路经组织,在路径行进中运用了对景,框景,移步环境的手法,使得人们在游弋的过程体会趣味甚至会感到惊喜。11号楼是一系列连续的路径在建筑内外环绕盘旋,13号楼是围绕着两个假山意向的建筑物体展开(这种形象类似于一个神秘的符号在象山二期内频繁出),14号楼则意欲围合一个临水的开放性院落,15号楼却是一个极为孤独的内向型院落……一段游弋的终止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建筑之间的界限由于路径的存在而变得模糊,变得似是而非,这使得空间体验变得丰富,也使得在建筑群体之间的漫游变成现实。整个象山二期工程便是这样由路径串联起来的众多精致片断。

        长廊在悬挂在外墙表面,围绕着建筑盘旋蔓延,这与在象山的山路中行走形成了一种呼应

        长廊在悬挂在外墙表面,围绕着建筑盘旋蔓延,这与在象山的山路中行走形成了一种呼应

        长廊在悬挂在外墙表面,围绕着建筑盘旋蔓延,这与在象山的山路中行走形成了一种呼应

        在造景的方面上,王澍运用了一个类似于假山石的符号,它以不同形式频繁出现在建筑之中:在11号楼它是一个嵌在正立面上类似于剖面的三层交通空间和一个依靠在院落一角的坚固的建筑物体,在19号楼它是三个独立在建筑之外的工作室,而在21C中又以一个建筑断面的形式出现

  建筑造型也一如空间上的多元,单体之间的差异产生了强烈的片断感,只有在材料的选用上保持了一致,然而这种一致也几乎被不同的分配布局方式所湮灭。材料的使用巧妙地营造出建筑的逻辑与表情。斑驳的砖墙与暴露的混凝土用于外墙和建筑的侧立面,有时也会用在一些独立完整的建筑物体上,它给人以坚固冷漠的感受,明确了建筑边界,扮演了建筑的盔甲。白色墙面、木墙面和大面积的玻璃用于建筑内部、建筑的正立面,以及建筑师所有有意开放的界面,这些材料亲和、宜人,好像建筑的皮肤。在这种逻辑的控制下,每幢单体依据具体情况变化出丰富的建筑语汇,并保持了一定的一致性。尽管在造型手法上灵活多变,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依据——象山。所有建筑的主立面都是朝向象山的,建筑蔓延的趋势也是由象山的方位而定的。这种控制与象山一期的整体性秩序有了明显的差别,因为在象山二期宏大规则的控制力是随着设计细化而变得越来越微弱,继而由一种必须遵守准则变成了一种仅供参考的依据,而来自单体内部的影响则变得越来越强烈,这些也就是差异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取景与造景是象山二期的一大特色,看风景的人往往也在风景里。在墙面上开出看似随意的洞口,这些洞口不仅大小不一,甚至有时呈不规则状,透过这些洞口就是一幅幅巧妙设置的画面。这些洞口出现在建筑的许多角落,有时是一扇窗,有时是一扇门,有时就是一个洞口,所取得景也不仅限于自然风景可能是一个透明空间,可能是一组楼梯坡道,也有可能是另一个单体。在造景的方面上,王澍运用了一个类似于假山石的符号,它以不同形式频繁出现在建筑之中:在11号楼它是一个嵌在正立面上类似于剖面的三层交通空间和一个依靠在院落一角的坚固的建筑物体,在19号楼它是三个独立在建筑之外的工作室,而在21C中又以一个建筑断面的形式出现。这些不断出现的符号强化了人们对于象山二期的印象,也使得这一组庞大的体系被几个小尺度的物体消解了,可能这才是王澍真正想表达的,一如他对小尺度建筑的一贯偏爱。

       学生宿舍

        一系列相互连穿贯通的坡道、台阶、长廊、平台、院落、越层、大厅、甚至是——屋面。这些连续交织的元素使人们可以在游弋的过程中完成整个象山二期的参观与使用

        一系列相互连穿贯通的坡道、台阶、长廊、平台、院落、越层、大厅、甚至是——屋面。这些连续交织的元素使人们可以在游弋的过程中完成整个象山二期的参观与使用

        一系列相互连穿贯通的坡道、台阶、长廊、平台、院落、越层、大厅、甚至是——屋面。这些连续交织的元素使人们可以在游弋的过程中完成整个象山二期的参观与使用

  象山二期探索在整个建筑群体范围内游弋可能性,每个单体也只是这种游弋路线中的一次停顿,也可以把建筑理解为对路径空间的放大,甚至可以说建筑是服务于这些路径的。在11号和18号楼上这种游弋性达到了极致,长廊在悬挂在外墙表面,围绕着建筑盘旋蔓延,这与在象山的山路中行走形成了一种呼应。然而过于复杂的交通空间使得这里一度出现使用混乱而不得不依靠各种指示符号来辨认方向,并且在18号楼由于两个长廊的竖直距离不够而出现了无法正常使用的空间。这些可能是设计者在驰骋灵感之后的负面作用吧,然而对于公共建筑来说方便使用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总体来说,象山二期较之一期有了很大的提高,它带来的全新的设计思路,挑战了传统建筑中单调的交通空间,突破了单体之间固有的隔阂,甚至将每个角落都进行了细致的差异化考虑,然而与此同时,它也带给我们全新的问题有待解决,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可能这些才是更重要的吧,正如王澍对自己的评价:我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提出问题。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