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筑的自然哲学——BubbletectureH泡泡筑游客中心's Archiver

类别:商业空间 来源: 室内装饰在杂志 时间: 2011/7/15 12:15:00




设计远藤秀平〔日〕

工程名称:Bubbletecture H 泡泡筑游客中心
坐落地点:日本兵库县
面积:968 m2
设计时间:2005.05~2006.03
竣工时间:2008.02

擅长将建筑融于自然的日本建筑师远藤秀平,一直被人定义为建筑解构主义者。不仅因为他所有的建筑作品皆以××+tecture 的解构式构词法命名,如Rooftecture、Slowtecture、Refurbitecture,更因为他的“半建筑风格”。他倡导“非组合性建筑”,即建筑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而非是由各种墙体、梁柱等分割成各自独立的功能区,他总是不断尝试新的材料,并将其融为一体。不为空间做任何生硬的分割,各建筑组合构件之间的界限也相当模糊,这就是远藤的“半建筑风格”。

坐落在日本兵库县的Bubbletecture H是远藤对自己理念的又一次实践。这个面积为968 m2的“泡泡筑游客中心”由两个半球状部分和一个球状部分组成,每部分的面积都由功能需求来确定。可作剧场的演讲厅、可作画廊的书店和会议室,各占一端。建筑内部没有严格的划分,三个功能区相互连通。从空中俯瞰,犹如一个隐匿在丛林中的UFO。球形结构,没有横梁,整个空间显得异常开阔,又增添了旅游的情趣。两个球体建在较为平坦的山路边,为了尽可能减少对原始地貌的破坏,也为了能使三个空间处于同水平面,远藤将另一个球体设计成顺着山坡的走势“悬浮”于地上。这种靠16 根直径1.5 m的混凝土柱子支撑起来的“悬浮”,不仅有效地保护了环境,更丰富了整个建筑的外观形式。

        丛林中的一抹暖色,即是“泡泡筑游客中心”

        剖面图

        半球状外观

        “悬浮”与空中的球体

在材质的选择上,建筑师不仅考虑了后期维护的费用问题,更考虑了建筑与周围环境在四季变化时的协调性。早在建造之初,投资方就关注建筑与自然的融合性,希望它能成为游客和当地居民都引以为傲的建筑。建筑被赋予了提醒世人关注环保的哲学意义,并要求能将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之美泰然显现。以“共享”为前提,将“循环”作为必然要求,这就是泡泡筑的自然哲学。

木材和耐候钢的组合就成了达到这一目的的不二选择。非常轻便耐用的木材———日本柏树,被大量使用。一块块三角形的原木由钢架串联起来,这种材料的应用和整个建筑的球形结构带来了良好的通风效果,正好弥补了小窗户的不足。外层上覆盖了1.2 mm 厚的锈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慢慢长出一层薄薄的锈红色锈;同时,屋顶的储水系统可用来收集雨水作灌溉之需。耐候钢的旧旧橙红色使得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融,在这里没有夺目,没有耀眼,再现代的建筑都以一种谦卑的质朴姿态臣服于自然之下。原木墙壁和耐候钢外壳都是事先在工厂加工,以避免现场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没有横梁的球形构造,时得空间十分宽敞

        平面图

        木质材料的内部,使游客更能感受自然之趣

        三角形支撑结构

其实这并不是远藤的第一个泡泡筑建筑,早在几年之前,远藤就以他的BubbletectureM 幼儿园为世人所关注。这个位于日本大阪的一个泡泡筑木质结构建筑幼儿园,拥有一个巨大的由三角形面连接而成的壳状屋顶,充满了结构美感和几何连贯性。
(编译:和维)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