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建筑——祝晓峰访谈录's Archiver

类别:国内设计师 来源: idc 室内设计师 时间: 2013/12/3 17:27:00




祝晓峰

1972年生于上海
1994年毕业于深圳大学建筑学学士
1999年获得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
2004年在上海创办山山水秀事务所

编者按:祝晓峰的山水秀事务所“隐藏”在华东大学科技园的一栋普通的建筑中,规模并不大,但公司成立以来,祝晓峰一直努力建构当下中国的原创建筑语言,在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业已成为中国年轻一代建筑师的中坚力量。他的作品没有为形式而形式的夸张,纯粹而务实,较少沾染社会的浮躁之气。他的实践不仅仅引起了中国建筑的普遍关注,而且在在国际建筑界发出了中国设计的声音。近年来,他参加的主要国际展览有:2006年荷兰建筑学研究院(NAI)中国当代建筑展、2008年伦敦维多利亚/阿尔波特博物馆(V&A)创意中国展、法国建筑与文化遗产博物馆中国当代建筑展览、比利时建筑文化研究中心(CIVA)建筑乌托邦展、2008-2010东京“建筑新潮流”展、2010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等。

 id+c: “山水秀事务所”,这一名字非常具有诗意及古典意味,能否介绍一下用这个名字的缘由?
祝晓峰:小时候,我比较喜欢画画,对山水画有情节,很自然地在设立事务所的时候就想到了山水秀事务所。

id+c: 对山水画的研究,对你的设计产生了什么影响?
祝晓峰:在闲暇的时候,我也经常会去阅读一些研究绘画的书,去欣赏山水画,但在做具体设计的时候,不会去拿某张画去比对,更多的一种平行的影响吧。
如果具体分析的话,当然可以总结出一些对设计有感触的地方,比如路径、空间、多元化,包括意境、情境等等。

id+c:你在哈佛大学留学的时候的导师是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他们对你的设计有何影响?
祝晓峰:在哈佛读书的时候,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用西班牙加纳利群岛的一个项目做教学,要求我们在岛上的码头上做设计创意。在这一过程中,最让我受益的,是他们让我的思路变得更加明晰,从设计概念的产生到设计实现这一过程中去把不必要的东西减到最少。

id+c:你曾经提过,中国当代的建筑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与传统结合,以批判的地域主义为主要理论依据,另外一个是与全球化相融合。能否与我们具体阐述一下这一观点?
祝晓峰:这是我们前几年的观点,现在有了一些转变。其实,这两个方向并不矛盾,可以并行的。在我看来,建筑学的发展有两块基石:一块是社会需求,不管是钱的需求还是空间的需求,或精神、意志的需求,都会推动建筑的发展;还有一个是建筑学本体。当这两件事合二为一时、重合度比较高时,建筑学的发展是健康,反之,如果两者剥裂,就是比较痛苦,甚至失败。
     20世纪影响最大的是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发源于西方,在西方,它本身是建筑体系上一个连续的过程,但这一体系跟随经济系统或政治系统扩散的时候,会跟其他地域文化、政治产生很多冲突。在过去的百年间,是现代主义逐渐与中国嫁接的过程,这两块基石是一个分裂的状态。展位未来,中国建筑的健康发展,在于这两条线索有重合的可能性。
     对传统的继承是非常必要的,但我不认为每个建筑都要对传统继承,有部分建筑去完成这方面的使命就可以了。如果我们不在建筑中对过去生活的记忆、生活的习惯有所回应,那是在抹去一些生活的情境、智慧。上世纪的一些建筑师,如陈其宽、王大宏、冯记中,他们在延续传统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但由于时代的关系,建筑学无法进行一种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传承与转化,所以很可惜,他们没能成为建筑界的主流。在看他们的资料时,我感慨应该去延续他们探索的路,不是抄袭。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学到智慧,继承传统的智慧,也许这样就可以把断掉的线索捡起来。

id+c: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虽然中国的实验派建筑师的实践引起了普遍的反响,但他们的实践大多是在远离城市中心进行,中国城市的建设系统已经崩坏,不知道您怎么看这一观点?
祝晓峰:其实崩坏掉的还不止您说的这些。在郊区做设计,如果是像朱家角这样的古镇,还算不错,但当下中国更可怕的毁坏是在新城。以土地开发为优先的建筑开发模式导致大量的新城涌现,千人一面的新城,而不是古代的千篇一律,那倒还好,是符合人居的要求。现在要求的第一优先是土地如何卖,就是做规划的时候以好卖为出发点;第二是交通系统,最后才是人的生活需求的优先权,这点希望未来能够足够的改变。未来国家不以卖土地作为支柱,也许可能会慢慢的地好起来。之前的20多年都是这样的状态。从这一维度上而言,所谓的实验建筑是非常渺小的,可以忽略不计。至于你说的不在市中心做设计,那是另外的问题。当下中国的体制决定了在市中心大量做设计的只可能是设计院。

id+c:你曾经提过建筑是建筑是时间与空间的组织者,我想听你系统谈谈你对建筑的理解?
祝晓峰:这一观点是从体验者的角度去理解建筑。在建成以后去使用建筑或者参观建筑,当你进入建筑后你就会被它影响,在里面行走、吃饭、睡觉,建筑不可避免的成为组织者。由建筑师设计建筑,给你安排可能是很无趣的,也可能是很美妙的,或是很浪费的,这都有可能。但从建筑自身的历史来看,我觉得建筑是人类的延伸物,这是它的本质。建筑是人造出来,是人类最早的延伸物之一,甚至在有交通之前就已经有建筑。它最早解决两个物理问题,一个是温度,一个是安全,再慢慢的就是舒适度,再慢慢的除去物质上的延伸外是精神上的延伸,建筑是有象征意义的,需要表达精神上、文化上的东西,但这种延伸物只是客观上的一种认识,其实有利有弊。手机、微信也是人类的延伸物,举个微信的例子,它让我们今天的交流变得方便,但某种意义上,它也控制了我们。对建筑来说,我们不断通过建筑延伸人造的世界,人造世界一方面在控制着我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在生产大量的环境危机,反过来又影响我们的生命和生活。我觉得健康的方式是人得清醒地延伸,往前不断延伸时方能避免危害。

id+c: 在你阐述设计的时候,人和自然的关系一再被提及,能否与我们谈谈这方面的观点?
祝晓峰:我经常说的一个建筑理念,希望通过建筑在人、自然和社会间建立关联。这种关联应该是建立积极的、充满生机的、平衡的关联,这是一个理想。在新城里,人离自然有点远,不是说看到一棵树就是自然在我身边,还包括很多精神性的沟通。比如小时候有机会生活在庭院里,有天井,与自然有一种呼吸、沟通。现在这种生活已经离我们很远,特别是城市的住宅,即使有个阳台,但也放满了杂物,是一个闭塞的、尴尬的空间。我们在设计的某个幼儿园的时候,都在想办法实现一些庭院的空间,我们希望他即使长大后工作在30层的封闭大楼里,但能够有一段记忆是在庭院里。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