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夜话——余平访谈录's Archiver

类别:国内设计师 来源: idc 室内杂志社 时间: 2012/8/9 10:59:00





       设计师余平

简历  
  1958年出生,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院,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高级室内建筑师。
  
  1995年与人共同创办西安大彩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创意总监
  1996年成为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
  1998年担任西安建筑装饰协会副会长
  1999年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
  2000年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第五专业委员会(西安)副主任
  2001年成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担任“中国古镇专题小组”组长
  2002年西安电视台人物专访《走近设计师余平》
  2003年担任《中国室内设计年刊》顾问
  2004年荣获全国杰出中青年室内建筑师称号
  2004年荣获全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称号
  2004年出任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评委
  2005年担任《美国室内》中文版专家委员
  2006年在上海成功举办《守望精神家园——余平摄影展》
  
获奖情况:
  1997年获全国第二届室内设计大展金奖
  1998年获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二等奖
  1999年获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荣誉奖
  2000年荣获建设部中央电视台《生活》家居全国设计大赛十佳优胜者
  2005年荣获中国西部室内设计大奖赛一等奖
  
主要著作:
  《中小空间室内设计创意》
  《抚摸七座古镇》

编者按:
  6月底的一天,笔者和余平约好了做访谈的时间,地点在距离西安市大约1小时路程的秦岭脚下的一个小村庄,这里有余平保护下来的一个已经不再使用的小学校,里面有5间旧时的教室,几间办公室和宿舍,以及一个触动情感记忆的校园操场。我们到达时已是傍晚时分,天色渐渐暗下来了,不远处秦岭巍峨的身影隐约可见,五星红旗下的操场上,支着一张60年代的课桌,放着两条长凳,余平与我对坐着,墙外阵阵蛙声,清凉的风从山中吹过来,沁人心脾,一个记忆入情的夏夜,一种久违了的恬静和放松。话题自然从这个学校开始。

id+c:余老师,您为什么会“收藏”这样一个废弃了的乡村小学?这与您的室内设计有什么关系呢?
余平:在一次踏山中偶然遇到这样一个废弃的乡村小学,便毫不犹豫地与几位同志将其“收藏”。为什么叫“收藏”呢?收藏就是保留和拥有有价值的东西。现在很流行收藏各类古董、字画,作为一个设计师,我觉得在我们生活中值得收藏的东西绝不仅仅是一个个小玩物,它应该包括很大的、活生生的内容。这个小学能够让从六七十年代走过来的人触景生情,想起很多自己童年的往事。一切都历历在目,心灵怎能不被打动?很多东西在这些年建设的快速发展中被大量的遗弃,能让我们找回过去记忆的东西在大量的流失。作为室内设计师,我强烈感受到了到它的价值:这个空间属于我们文化记忆的一部分,它承载着我们共同的历史。所以,我可以把它作为我的一个室内设计作品,叫做“无痕迹设计”。

id+c:无痕迹设计?是一个更加广泛的和更加精神化的设计概念?
余平:是的,就是用我眼睛、观察力、思考力来“设计”的,它也是个完整作品,但不需要我用其他的材料去添补、去变化,只需要尊重和保护。但它比我完成的任何一样作品都有意义,因为其他作品因为其实用功能或者流行风格,在一座城市里不过几年后就会被人淡忘,很难做到永恒。但是这件作品我认为可以说是永恒的,因为它和社会的意义联系在一起,和我们的精神需求联系在一起,和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联系在一起。它以后的价值,将超过设计师所有刻意的作品,我把它叫做无痕迹作品。

id+c:作为设计师,您已经走访了几十座古镇,这可能设计界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会这样?您把自己定位在行走者、发现者、创造者的角色上,您认为在古镇中的行走中,对您的室内设计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余平: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我们的设计生涯开始的时候,刚出校门,就赶上经济大发展的好时机,设计项目一个接着一个,生产出一个又一个作品。时间长了,会感觉到自己做的很多东西,其实只是换取了一些经济上的回报,真正有价值的不多。随着对设计本质的认识和责任感的提高,发现自己留给这座城市有可能是设计垃圾。这个发现是非常痛苦的,设计方向的迷失,理念的枯萎该是应该是关键所在。

  很偶然的,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年,自己背着行囊走向外面的世界,感觉到精神焕然一新,视野变得开阔。发现自己如同迷失了方向的羔羊,听到了一种召唤,这种召唤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民间的村落、古镇。这是一种精神与自然、天地和江河融合在一起的奇妙的感受。有些长期困扰的问题豁然开朗,比如说,我们在设计里一直讨论 “简约”,当你背着行囊,走向西部的高原,走向河西走廊之外戈壁旷野时,天——广阔无垠,地——一望无际。大自然已经造好了这种简约的作品,它是那样震撼人心,让人富于联想和思考,这种的东西往往只在天地一线之间。对我来说 “简约”这个问题的精髓就摆在你的面前。

  我觉得自己出去以后,自己所采集到、看到和感受到的成为你知识的主要来源,充分吸收神圣的大自然和来自充满智慧的民间的震撼人心的精神能量,再去做设计,你的创作灵感会源源不断。所以我觉得“行走”对于我不但是非常值得的,而且是必需的。生活是一切灵感的源泉,这也许会给年轻的设计师一些启示。其实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说过,到群众中去,到生活中去。历史证明了他的正确性。

id+c:是否有周围的朋友不理解?是否会有人说您是“不务正业”呢?
余平:了解我的人都知道,从2000年到2004年这一段时间里,我基本上放下设计的项目,也放弃了很多可以挣钱的机会,我需要一个思考的过程,行走古镇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我觉得这是我个人的一种选择,是我个人特定时刻的一种精神需求。这段时间可能会有人认为我不务正业,其实我是在反省自己,如何才能对设计、城市、对社会更加负责。毕竟设计师是我的一个最热爱的职业,面对山与水,面对一些古村落、古民居,大家的欣赏角度、观察角度是不一样的。我一直是以一种设计师的眼光去看它,因此我觉得我没有离开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不是改行,而是开拓,是对设计的理解范围更宽,也是更加尊重自己的内心。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能更好的尊重社会。

id+c:从“瓦库”看,您对瓦的应用非常独特,这种古老的建筑材料为什么会引起您如此的重视?
余平:其实并不仅仅是瓦,我的作品常常离不开砖与瓦,这里不仅仅有我童年的记忆,而且和我后来的经历和感悟有关。上世纪80年代在天津上学,那里有大量的砖的建筑,以后在行走中的很多地方去考察,也都是对砖、石、瓦的体味和关注。用瓦做“瓦库”茶馆,就有这样一个脉络。我和砖瓦好像有一种情结在里头,这个作品可能是自己有感而发,把心灵深处的东西表达出来,我觉得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

id+c:请谈一下您自己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设计方向?
余平:关于过去我已经谈了很多,一个人能做一点事,把这件事做好,已经很不容易了。作为室内设计师,我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机会、经验,选择了自己的方向。自己的每一个作品就像一个点,这个点从过去到现在连成一条线,成为我设计发展轨迹,也预示着将来。我这几年考察和体验了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和人们一样思考着生态、简约、地域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做了一些的作品。接下来这样的机会还会很多,我还是会保持一种冷静的工作态度,选择自己会有感而发的项目,负责任的去走我的室内设计道路。

  我的道路将来是充满了砖、石、瓦的一条路,我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深入的去挖掘整理,去应用,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这条路是坚实而宽广的,但不会是很平坦的,需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之所以它是坚实的,是因为它是有历史的,是有渊源的;之所以说它是宽广的,是因为这条路连接着每一个人,我们都是从瓦和砖走过来的,在今后的岁月里还会有它们的身影。

id+c:您最近有什么新作?可以介绍一下它们的特点吗? 
余平:有刚完成的与傅强和孙鸣春合作的“兵马俑商业国际广场”,以及正在做的“瓦库2号”和一个关中民居单体建筑。前者是一个位于兵马俑陈列馆前的建筑群,主要是建筑外观,特点是数万平方米的特制的红砖的运用,单纯的材料和丰富而简洁有力的空间处理,可以感受到陈炉民居的神韵,也想体现北欧建筑般的朴实。它们有共同性,我想在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地方体现这个建筑群的内在力量。“瓦库2号”将继续做瓦的文章,但会在与原有建筑的结合和改造上有所创新。关中民居单体建筑主要想在建筑形态和材料使用的结合上进行一番尝试。我会把材料作为我创作的一个源点,先对材料的感染力进行深入理解,然后把材料和空间的关系考虑的非常成熟,用这样的东西,反映我们对建筑最基本的理解和看法。将来我们听到评价它,希望说它是合理的,就心满意足!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