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诗意——梁景华访谈录's Archiver

类别:国内设计师 来源: idc 室内设计 时间: 2012/8/16 14:23:00




        设计师梁景华

简历:
PAL 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创办人及首席设计师
英国特许设计师协会会员
澳洲设计学会国际会员
香港室内设计协会荣誉顾问
香港贸易发展局设计、市场推广及专利授权服务业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建筑装饰与照明设计师联盟副主席
深圳市形象设计行业协会(SZIDIA)荣誉顾问
前香港室内设计协会副会长

1978 年,梁景华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开始从事室内设计;1994 年他创办PAL 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4 年后积极拓展中国大陆市场,分别在北京、上海及深圳设立办事处。

他本人及作品,曾获得多达50 多个国际奖项,最突出的是由世界权威的国际室内设计师联盟颁发的“IFI 卓越设计大奖”,梁景华的作品被评为全球最佳室内设计。2009 年,他的杰作“北京希尔顿逸林酒店”荣获美国权威室内杂志Interior DesignUSA 颁发“全球室内设计最佳设计嘉许奖”。2010年,他的3个项目入选英国FX国际室内设计大赛最后6 强,其中一项作品更荣获休闲组设计国际大奖;而在今年他所设计的“君澜香水湾度假酒店”又再荣获Interior Design USA 杂志颁发“全球室内设计最佳设计度假村嘉许奖”; 他3 度被有室内设计奥斯卡之称的Andrew MartinInternational Interior Design Awards选为全球首50名最优秀设计师。

梁景华的作品收录于不少国际书籍和杂志上,如在伦敦的Andrew Martin 设计年鉴、纽约Interior Design 杂志、荷兰FRAME、英国FX、东京World Restaurant& Bar、韩国首尔Plus、BOB&IW 杂志等等。他也出版了两本作品集,名为《派意会所》及《派意在观澜》,书内收录了他近年的精彩作品。他曾担任香港室内设计协会副主席8 年之久,成为设计行业的中坚分子。现任香港贸易发展局设计、市场推广及专利授权服务业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并于今日被委任为中国建筑装饰与照明设计师联盟副主席及深圳市形象设计行业协会(SZIDIA)荣誉顾问。

id+c:在成立自己的公司前,你曾在AlanGilbert & Associate 及P&T AtchitectsEngineers Ltd.工作过许多年,能够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这两次的工作经历,对你的设计生涯有何影响?
梁景华:我曾经在Alan Gilbert & Associ⁃ate 及P&T Atchitects Engineers Ltd. 工作了16 年,这16 年里,我与许多非常优秀的设计师共事,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设计的理念也日渐成熟。这两家公司侧重点不一样,一家注重酒店设计,一家以建筑设计为主,这给了我不同的训练机会,这些为我以后开公司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id+c:在成立公司初始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公司如何确立自己的品牌?在管理方面策略何在?
梁景华:我们公司名字PLA 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其中的P 是朋友的意思。在之前的工作中,我非常注重人脉的积累,和许多人保持了非常良好的关系,他们在我开公司后,帮助我迅速建立了关系网络。而在之前的工作中,我曾经是公司设计部的主管,管理了50 多个设计师,这让我在设计管理方面也有自己的心得。得益于这些,我开公司还是比较顺利,无论是在设计方面,还是在管理方面都没有遇到很大的问题。

id+c:你的很多作品,在我看来,都比较强调艺术性,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点的?
梁景华:在我看来,室内设计除了满足功能性的需求基础之外,视觉冲击也非常重要,而视觉冲击往往需要凭借艺术品来营造。我非常喜欢艺术品,在我的作品中,艺术品往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它们可以营造出比较高级的感觉出来,让空间闪耀光彩,但艺术品需要融入空间,而不能够在空间中显得突兀。

id+c:你设计的范围很广,但我注意到,会所是你涉猎比较多的领域,但中国会所的概念比较混乱,你是如何定义会所及其设计的?
梁景华:英文Clubhouse 先Club 后有House,会所是给“会”一个活动的室内空间。什么叫“会”呢?会,是一个组织、一个团体、一群人,这群人可能互不相识,但可能有着共同兴趣或拥有共同身份。他们组织成一个会,成员就是会员,他们需要活动的地方,就是会所。会所形式多样,有为小区居民服务的住客会所,有专门为打高尔夫的人服务的会所,有休闲类的会所,有功能性的会所。会所的设计要体现出优越感,设计要讲究用料,选材及气氛比较豪华,有气派,以配合会员身份。会所的设计应该悉心剪裁,有个性、特色,给人深刻印象,独有的设计元素能令会所有独特的气质,这种与众不同、唯我独尊的感觉,往往能够增加会所的价值。会所应该给人一种亲切、舒服及和谐的感觉,无论在建筑造型、色彩、灯光、家具搭配、装饰摆设都必须做到平和、优雅,最重要是舒服。

id+c:在你的作品中,我也看到很多中国元素的运用,你是如何理解中国元素在当下室内设计中的地位?
梁景华:在中国的传统中,无论是空间设计,还是家具设计,都不注重享受生活。享受生活的观念,是从西方传播过来,对当下的中国设计师而言,如何在现代的语境下,提炼中国传统的精神,把有味道的感觉融入到空间中去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中国传统的建筑都不太夸张,除非比较特殊的宫殿等建筑,讲究的是禅意、舒服。讲究静态、禅意,是非常好的,但比如说,在设计餐厅的时候,我们不能够非常有禅意,但可以把一些传统的东西放进去,使整个空间变得有味道。中国的传统符号,是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的,作为一个中国的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不能够无视这些传统符号,但也不能够将其运用的泛滥,要运用的恰到好处,把中国的精神表达出来。

id+c:在色彩方面,你有什么偏好吗?据说,你在早年很喜欢白色。
梁景华:我是一个比较安静的人,不太喜欢设计ktv、夜总会等喧嚣而没有内涵的空间,我比较喜欢设计纯粹的空间。在我看来,白色是比较纯粹的,运用白色比较容易突出建筑的空间感。在空间设计中,我确实比较偏爱白色,但其他的颜色也会运用。其实,白色也是非常多变的,光影的变化可以塑造不同的空间感觉。其实,我的设计风格非常多变,不仅仅限于简约,古典、新古典等我都会做,这一切决定于建筑本身的基调。提到古典,我认为目前大陆的许多设计师对其存在误读,古典不是堆砌,真正的古典是很纯粹的。

id+c:你获得很多国际性的奖项,但我也注意到,你也会参加一些国内的设计竞赛,你是如何考虑的?
梁景华:我参加过一些国内的设计竞赛,有些比赛给我留下了阴影。国外的竞赛,我也参加不少,他们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公平公正的,但国内的一些竞赛,其结果往往可以通过某些特殊的渠道、某些关系运作,这不仅仅会影响中国人的声誉,也会给年轻的设计师造成恶劣的影响。他们会认为,许多的奖项可以通过钱去运作,这会给他们造成不好的影响。

id+c:我看过你一些采访,你一直在强调设计师不是艺术家,设计师与艺术家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梁景华:设计师的空间设计是目的性非常强的工作,首先需要满足功能性的需求。我们设计的空间是给人使用的,在设计的时候,必须与客户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比如,我们设计样板房,首先考虑的不是美学问题,而是帮助客户更好地把房子卖掉。艺术家主观性非常强,他可以非常自我,而很多时候,这种自我的强度是、独特性的考正是艺术品的价值所在。但我们设计师又必须了解艺术,有非常好的艺术涵养,甚至要有比艺术家还好的审美眼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利用艺术,去美化空间。因此,我们也可以被称为艺术家,但我们是有目的的艺术家。

id+c:除了设计工作之外,你在深圳还开了一家用于展示设计作品、举办活动的会所,你是基于什么考虑开设这一会所的?
梁景华:做了这么多年设计之外,我希望有一个场所用来传播自己的设计理念,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的设计及理念。起初,我是想在香港找地方来做这样一个会所的,但苦于香港没有合适的地方,正好深圳华侨城刚开始打造创意园区,于是我的会所就落户深圳了。现在我们会定期请香港的设计师过来做演讲,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开了24 期了。在这些香港设计师中,有大陆非常熟悉和知名的,如陈建中、高文安;也有大陆不太了解,但确实是设计高手的,如黎国良。举办这样的活动,我希望通过介绍香港的设计经验,传播不同的设计思路,来确立正确的设计态度,使更多的人享受设计工作,促进大陆当下许多设计问题的解决,提升大陆的设计水平。

id+c:你是如何判断设计作品好坏的?
梁景华:在我看来,作品的好坏是不能够从表面来做判断的。当前,无论是杂志发表作品,还是设计竞赛评选作品,都还是比较注重表面的。我判断作品的好坏有以下3个标准:1、功能性是否得到很好的满足?2、业主以外的其他人的要求是否得到满足?施工单位施工起来是否不太复杂?工程的造价是否合理,不太昂贵?使用空间的人是不是用得舒服?3、是否可以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在使用了多年之后,是否还能够保持良好的品质及感觉?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