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在黄土地上的明珠——阅读吴堡窑洞古城's Archiver

类别:采风 来源: idc 时间: 2011/7/5 16:00:00




撰文·摄影 吴昊 谭明

初次见到吴堡窑洞古城是在去年11 月,由于《陕西黄土窑洞人居环境研究》这一课题的需要,作为课题组组长的我,这几年一直行走在黄土高原的腹地,主要针对陕北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聚落和窑洞建筑进行基础性的调查研究。目前课题组的足迹已踏遍延安地区的洛川、安塞、吴起、延川,子长,以及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绥德等县市,发现了大量需要保护的古城遗址和窑洞村落。

不断的行走,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欣赏,不断的认识,自己有时非常感慨,人民画家刘文西大师,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陕北,是因为黄土高原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承载了博大的民族文化根基。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文化的本原、中国建筑的本原以及黄河厚土的精神本原。

        远眺古城

        明清聚落布局(王向贤绘)

与古城的结缘
当下学术界关于景观的学术理论与科研探讨日新月异,而我始终要求本课题组的研究范围首先要立足于陕西的地域环境和人文历史,因为不把自己的“文化家底”搞清楚,任何的景观设计都会因缺乏了理论支撑,而变成形而上的研究。

         由黄河环抱的古城

         变植枣树的古时城外北校场

        西门城墙

        古城兵营

        北城门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是伴随中国人的聚居哲学而生发的,由家族文化-地域文化-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是华夏文明必经的历程。所以寻根问祖、追本溯源成为中国人价值观中无法割舍的情节。因此当我听到吴堡古城的时候,作为吴氏的后人,我不禁对研究和保护古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责任感。

从吴堡县城宋家川镇出发,径向东北,绕山梁公路行走约2.5 km,就见到了吴堡窑洞古城。初见古城,一座浑然天成的石头城堡屹立于巍巍的山梁之上,就像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我被眼前这真正的大地景观艺术深深地吸引住了,心中只有震撼。

千年的历史曾使古城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现状破旧不堪,令人多少有些伤怀,但是要塞遗风仍在。调研而知,吴堡古石城是西北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县城,它地处黄土高原之东陲,黄河中游之西滨,扼秦晋交通之要冲,头枕黄河,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沟壑为堑,南为通城官道下至河岸,北门外为咽喉要道连接后山,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地,它又坐落在黄河天险之石山上,所以被古人誉为“铜吴堡”。

        南门瓮城城门

        古城街巷

        古城商业建筑

        古城四合院

目前古城城墙基本保存完整,内墙黄土夯筑、由城砖和条石包砌而成,最宽的条石重约一吨。东、南、西、北四门保存完整,东门曰闻涛、南门曰石城、西门曰明溪、北门为望泽,南面修有瓮城—座曰重簨,城门宽约1.8 m,古时建有门楼,可惜已毁。据清道光27 年《吴堡县志》记载,建城周长一里七十步,高二丈五尺,深八尺。现实地丈量城墙高为6~7 m,宽2.6~7.5 m,周长1125 m,整座古城占地约为90 000 km2。

古城历史与文脉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将领俘虏了吴国国君,押解到今城里村,押守的士兵为了防止其逃跑,在“寨西山”山顶垒了一圈城墙,还鄙视地称此地为吴儿堡,自此一位诸侯便在石头围成的山上日日劳作。到了隋唐时将“儿”去掉改称为“吴堡”。

据《宋史•夏国传》记载,公元976 年,北宋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率军攻陷此城,“斩首七百级,获牛羊千计”,可见早在一千多年前,该城就已颇具规模。尤其自金正大三年(公元1126 年)吴堡由寨升为县,始定于吴堡县。该城成为县治所之后,至今八百七十余年间,整修从未间断,元、明、清及民国各代,均多次维修加固,加高加厚城垣。古城内旧时有居民八九十户,店铺十多家,居民大多以农为本,兼代一些衙门差事,伺候衙门审判,下乡催粮收款,捉拿犯人。

1938 年日寇占据山西军渡,国民党军队曾在古城长期安营扎寨。侵华日军过不了黄河,在黄河那边,施发淫威,开始炮击古城,从此飞机大炮经常轰炸。人口大部分迁走,使古城变成一片废墟,几十年来无人问津。

明弘治《延安府志•卷之八》记载: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即在此筑有吴堡水寨,北宋元丰五年(1082)扩筑“吴堡寨,周围二里二十步,东邻黄河为固,门有三。”又据吴堡古城东门下山崖现存金朝伪齐刘豫阜昌八年(1137)摩崖石刻题记:这年三月吴堡寨主兼将折彦若因“此城之隳弊……水寨之毁陋,恨无力以竖新,今率寨民,共劝修建,工兴土木,不日而成”。这次修整后,金正大三年(1126)置吴堡县,古城即成为本县的治城。此后,明洪武十四年(1381)、嘉靖十五年(1536)、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吴堡古城屡有修缮。民国25(1936)3月,吴堡县政府由古城迁至宋家川后,古城遂为城关镇的一个行政村(现名古城村)而被逐渐荒置,从而在以后的“拆城运动”中使古城免遭被拆毁的厄运,得以完整保存。

        木雕额枋

        雕刻有狮子滚绣球和状元及第图案的砖雕额枋

        王永清四合院大门

        穿廊抱厦

        石砌宅门

        石砌院墙

行走古城
沿山路盘桓而行,路经火烧山和低墕村,就来到吴堡古城北门外叫校场坪的地方。校场是古代练兵习武的地方,后来人们在此遍植枣树,现校场坪及四周山梁已是蔽日的枣林。放眼望去,那红红绿绿似玛瑙般的枣子满挂枣林,枣林深处山畔窑洞式农家院落排列错落有致,几只白色的飞鸟在枣林上空翱翔,发出的鸣叫打破了枣林的幽静,然后向枣林深处山庄飞去,构成一幅美丽的枣乡画图,顿使人的情愫浸泡在温馨恬静的大自然枣乡之中。

穿过枣林,便到了千年吴堡古城的西北城垣。通体用当地褐红色大石块垒砌成的城墙,尽是斑斑苔藓,显得古城更沧桑古老。走完北城门抬头仰视,城门全用大块石料券砌而成,一看即是宋代陕北典型军事城堡的城门形制。城门上的堞楼已坍圮,但城门券洞完整坚固,城门额所嵌石匾已严重风化,但可辨上刻“望泽”二字。入古城北门,登上林草丛生的高土坪,呈现在眼前的是明清时吴堡县衙遗址。古县衙是一处分南北两院两进的四合式庭院。南院古时曾是县衙衙役们的居所和关押男女囚犯的牢房,现当年南女牢、东男牢石窑残存,衙役们所居的西窑洞尚完整保存,并由当地居民占用。

信步走入古县衙北院,当年县衙前、后大堂及六房衙署已成一片废墟,残墙断壁,遍地砖石瓦片,荒草丛生,但仍看出古时县衙署的布局及其建筑规模。在废墟上,俯身拾起几块瓦片仔细辨认,全是宋代形制,可以证明此毁县衙早在宋代即是吴堡寨守将的府地,只是在明洪武年间,吴堡知县范平仲,“继修前后堂、典史厅、门、库备”。然而这一千多年前县衙古建竟毁于1938 年侵华日军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县衙北院废墟东旁现仅存一小破庙,当地群众称之为衙庙。步入小破庙寻觅,这竟是元明时陕北典型的“枕头券式”一座石窑庙宇,内供神像已不存,但东西两壁上壁画保存完好,两壁画所绘都是古代骑马官人及随员出巡的场景,绘技精美,绘画使用的原料像是朱砂、铅丹一类的矿物质原料,所以壁画历经了数百年之后,仍然保持着鲜艳的颜色。庙内地下土坑至今铺埋有两块石碑,遭受着游人踩踏,实在可惜。

县衙废墟西南是明洪武初年即建有的“南北二道街坊”。踏着用石块铺成狭窄的街道,步履缓慢地游览,看到南北总长约400 m两旁沿街栉比鳞次的古时店铺,几乎全是元明时原建形态的古老残破石窑洞,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陕北的客栈、饭馆、杂货铺、驼队一一浮现在眼前,这神妙感觉在其他古城镇是难以寻觅的。在古街南头,走入一幽深的小巷,来到绥吴佳革命根据地创建者王国昌故居和民国时期的吴堡县高等小学。这两处出檐石窑四合院都是明清建筑,造型古朴别致,极具陕北窑洞古建特色。土地革命时期,陕北著名的革命者王国昌、张毅忱、刘澜涛、慕生忠等先后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高等小学曾是中共吴堡县委机关的驻地。现这两处古院落都住有居民,成为红色革命纪念地,用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我们沿已经称不上街的古道向南走去。这一方古幽清静之地。除我们一干游人,再看不到一个人影。我在南门口摄下了与古城的合影,望着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深深地为他的将来感到忧虑。如果在不进行合理的保护,古城就会在我们的历史中消失。

        兴文书院

        吴堡小学

        娘娘庙旧址

        娘娘庙泥塑

        古城文物碑

后记
中国的传统聚落,作为某一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载体,体现着这一特定区域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历史文化发展,其聚落形态构成特色是历经千百年积淀而形成的,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传统聚落形态构成特色,并加以保护和利用,对于延续地域特色文脉和复兴地域社会经济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吴堡窑洞古城既是一座边境军事堡寨,也是一座窑洞民居聚落。堡寨这种聚落形制和窑洞这种建筑形态,在我国北方分布甚广,秦晋地区尤有大量历史遗存。吴堡窑洞古城聚落能够将堡寨和窑洞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说是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时空交汇点。吴堡石城是一处依山扼险,特色鲜明,遗存丰富的古代军事城堡,在陕西乃至全国的古城防建筑中,以青石包砌的情况并不多见,其延时之久(五代至清)和现状之完整都是鲜见的,吴堡古城作为古代黄河沿线上的军事要塞之一,曾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历史上拱卫中原和内地的一道重要屏障,对研究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关系史、军事史,尤其是研究黄河沿线上军事要塞的建筑风格和建制格局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城也是西北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古县城,是研究本原文化、建筑艺术、生土建筑、遗址窑洞的重要文物,具有极高的保护与研究价值。

吴堡窑洞古城,于1982年,被吴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9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