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炉's Archiver

类别:采风 来源: idc 装修设计 时间: 2012/2/6 10:23:00




撰文/ 余平

  陈炉,我去过那里10余次,在不同的季节、天气和一天的各个时段里感受内心火热的陈炉。

  陈炉的窑火从被点燃的那一刻开始,至今已绵延燃烧了1400余年,创造了在一个地方窑火相续不断、烧制陶瓷的最长纪录。陈炉形成了生产、生活一体化的生存样式,这种生存样式一直延续到今天。

  据明万历46年(1618年)的《同官县志》记载,“陈炉因陶炉陈列而得名”。自唐宋以来,这里是著名的耀州窑中心窑场,是陕西乃至西北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有“渭北瓷都”的美誉。

  陈炉镇位于陕西铜川市东南30里之外的山巅之上,陈炉镇的地形,犹如一口硕大的瓦盆。瓦盆的底部,地形较为平坦开阔,街道和一家一户的窑炉连在一起,居民则在“盆沿”上依次筑起窑洞,沿着坡势,自上而下,起起落落,形成一层层密如蜂房、势若鸟巢的融生产、生活功能为一体的古民居建筑。下面一家的窑背就是上面一家的院落,为了减轻下面窑洞的压力,这里的每户人家都用烧制瓷器废弃了的“匣钵”或烧制后报废了的瓷盆瓷罐,堆起院墙,被称为“罐罐垒墙”,生产、生活的材料构筑起了这座独一无二的古窑居形态。陈炉的街道、烟囱以及窑墙都抹放着陶器,就连地面铺砌的陶的碎片,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别具“陶砾珍光”的况味。

      用罐罐垒墙,依次筑起窑洞,沿着坡势自上而下,起起落落,密如蜂房

      被历史凝固了1400年的原生态建筑,充满了生活原创的魅力

      窑洞作坊

       生产的残缺品做烟囱是陈炉的又一景点,千姿百态,无一重复

      偶尔见到青砖混建的古窑洞

  选择山巅,这是我以往感觉古镇首选的“老方法”。第二天不等天明,我就踩着晨露开始往山巅上走。等我走到半山腰的时候,闪电一样的投过来几束耀眼的紫光,我清楚地知道:天亮了,太阳出来啦!

  转过一道山弯,我站在了太阳的面前。这时,从陈炉古镇的方向传来了公鸡报晓的声音。我想,这时陈炉各家各户的窑院也应该烙上了阳光的手印。太阳光会把那些垒墙的罐罐敲打出怎样的声音呢?选择了一个扣着的大缸,我静静地坐下来,以鸟瞰的姿态,观察着陈炉——在太阳光底下,陈炉就像一个仙幻的境界,家家披着晶光,户户仿佛顶戴着玉笏,街道和街景,宛若遗落人间的一堆珍宝,熠熠生辉。那些用残破的陶片垒起的错落有致的隔墙,还有那窑顶上用旧瓷罐垒起的烟囱,这些粗瓷粗陶的组合,在阳光的作用下,显得生猛海鲜,显得蔚为壮观。陈炉的晨景是荡人魂魄的,他以数和量、质与文、形实与内容,赋予民居建筑群一种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的“视觉盛宴”的作用,它用熔铸着生产与生活功能的略微包裹着几分的“先民遗韵”的朴素姿态,体现出一种颇具“前卫”与“先锋”意味的建筑风格,使面对着它的每一个人都不得不默然肃立,思想起人类历史的每一道火光!陈炉,一个在全国独一无二的,最接近远古生活形态的,最接近自然生产生活关系的生态圈、人文圈!陈炉,一种震撼,一种沉醉!

  陈炉人烧瓷烧陶,有着悠久的历史。最主要的原因是陈炉有着丰富的陶土资源——坩土。

  坩土的学术名称为陶瓷黏土或耐火黏土。此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烧后洁白而坚硬、结构细密光彩柔润。此外,陈炉地处铜川地区,盛产煤,煤能产生旺的炉火,火与土的资源便利,奠定了陈炉1400年炉火不灭的历史辉煌。

  正赶上一家人在给自己的老爷子过80大寿。老父亲在窑场上烧了一辈子陶,把自己也烧成了红脸大汉。老爷子今天穿着格外干净的棉布青褂,横眉竖眼的和儿孙们讲着他当年烧陶。老人家的这种风格,在陈炉不仅仅作用于人的风范风采,同时作用于陈炉古镇的陶瓷产品和陈炉古镇的建筑建构风格:高亢浑厚,醇而通简。

  陶瓷在陈炉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在给这位“老寿星”贺寿的时候,在老爷子家里年到了许多陈炉老窑的陶瓷作品,走进房中,中堂的八仙桌上,摆满了多种上好的精瓷,有茶壶、茶碗、装饰罐,墙脚蹲着几个够憨够莽的大瓷瓮,里面装满了粮食。厨房里,那些碗碗碟碟,盛盐的、搁醋的,包括自家建房的“窑洞”的陈炉大块砖,这些全是老人家的“作品”,黑似墨玉,瓷色沉厚。在卧室的大炕上,连他们的枕头也是陶瓷的。而在茅厕里,那些用陶罐做的粪尿池子则更具特色,瓷花斑驳,洁净清雅。夜很深,老寿星端坐八仙椅。八仙桌上,瓷盘瓷盆里装着时令水果。

  如今,“炉山不夜”已经成为过去,今天,陈炉陶瓷业已经日渐衰落。这种衰落的深层原因主要有生态的恶化、水资源的稀缺、生产工具的滞后、手艺人的流失、交通不便等,使昔日的古瓷镇消歇了下来。但陈炉的价值,恰恰是他没有受到盲目经济大发展的浸染,而保留下这样一座千百年生产生活的历史残片凝固的原生态的古窑建筑,充满了最生活化原创的魅力。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