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山水与耕读生活的典范- 楠溪江屿北村's Archiver

类别:采风 来源: idc 建筑室内设计 时间: 2012/8/27 10:53:00




作者 宋绍杭
  始建于唐代的屿北村是楠溪江上游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之一。以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眼光观察,古时的屿北村既不处在有利商品集散的地理位置,也非攻防双方必争的军事要地,更不是古代的行政中心。但是如果我们把屿北这样的普通村落放到整个农耕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中加以观察分析,就会发现,其实正是这些散布在浙江各地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保存完好的普通乡村,才能客观地诠释村落布局严谨、建筑类型丰富、建筑风格朴素、人地环境和谐、宗族文化突出等普遍特征。
  屿北村落营建力求寓教化意识、礼制于温婉山水中,是楠溪江田园山水与耕读生活结合的典型,达到亲近自然、寄情山水、亦耕亦读、通达义理的境界。整个村落从空间格局到建筑单体、构件装饰都将“耕者”与“读者”的内涵表达,即“耕者”坦诚、率真、淳厚的胸怀和“读者”崇尚淡泊自然、潇洒脱俗的价值取向。

        屿北村建筑遗产分布图

        两山夹峙是屿北村的天然屏障

        环村路

山水为邻的理想家园

  屿北汪氏是徽州显赫家族的后裔,外族迁徙,对自然环境趋利避害的考量是选址定居首要考虑的因素。大山深处的屿北村三面由括苍山余脉环绕,西面对楠溪江开敞。古村的形成及变迁投射出“耕读文化”内涵,无不体现着屿北村第一大家族汪氏族人依附自然、把握自然的营造理念和追求理想人居环境的愿望,村落选址营建体现 “天人合一”的效果。  

  首先,可耕地的多寡直接关乎整个宗族的生存兴衰。土壤肥沃、水源丰沛、交通便利的楠溪江两岸的冲积平原和山间盆地就成为乡民争先聚集的理想区域。自汪氏迁入屿北以后,陆续开垦良田600余亩,所产粮食维系着整个宗族的生存。

  其次,要防避水害,又能方便生活用水。历史上,楠溪江洪水频发,许多村庄曾遭到洪水的毁灭性破坏。楠溪江流经屿北村西,虽有连绵不断的滩林减缓洪水冲击,但地势低洼处仍极易遭受洪水袭击。为了回避水害,屿北建在河谷冲积平原高出四周农田约1 m左右的高地上。族人对独坑、后坑两溪进行整治清淤,双溪环绕村庄左右从东南方向流出,它们既是疏导洪水的重要设施,也是日常生活的水源。

  三是安全因素。楠溪江古村落的始祖多为避乱南迁而来,饱经离乱,千里颠沛,来到这里只为寻得一方净土,遁世深隐。楠溪江流域分别有雁荡山、括苍山为屏障,南以瓯江为天然界线,形成“口袋形”安全空间格局。但楠溪江流域内部非太平之地,盗匪的劫掠、聚落间的纷争仍时有发生,保证村落小环境的安全仍是不可小觑的问题。

  第四,屿北古村山水形胜,景色优美,是理想的人居环境,同时也可满足文人绅士寄情山水的需要,“爱其山水之胜,遂家焉”亦是先民选择此地的主要理由之一。楠溪江上游有“青山重叠如屏障,绿水环绕似城池,素无兵燹扰至境,民康物阜安乐庄”的描述和感慨。

  最后还有“风水”的因素。屿北古村为阳山、昔山、屿山、金山、尚山等环绕,山不高却异常秀丽,重要的是这些山峰的分布与形态满足“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要求。东方属木,故村东有金山,林木茂盛郁郁葱葱;西方属金,有尚山宽阔高耸;南方属火,村南屿山平缓柔和,绿荫消火;北方属水,后坑、独坑二溪从村北阳山、昔山逶迤而来,是村落水之源泉;中方属土,村落居其上。五行相互消长,阴阳相互平衡,如此心理就不会有阴阳失和的不安。独坑、后坑两溪蜿蜒曲折环抱古村,仿佛“官带水”,而“门前若有玉带水,高官必定容易起”始终是中国传统社会人们在水与仕途之间建立的心理联系。村落空间格局不仅提供了适宜生存的小环境,同时也满足传统社会“读书入仕,光耀祖宗”的心理需求。

  屿北古村形态方整,布局集中。公共活动中心是位于村东南的尚书祠,现存的5处房族祠堂或遗址分别坐落于村落边缘。一般居住建筑以各房祠堂为核心形成相对集中的组团式布局,各房祠堂都有着自己的领域,范围大小视本房族兴衰而定,彼此互不交叉,井然有序。不大的屿北古村形成民居核、祠堂圈、环村路、寨墙和外围水系等由内及外的圈层空间结构。

        防卫寨墙

        寨门

层层递进的防御格局

  楠溪江流域村落有极强的防御意识与抱族而居的习俗,屿北古村地势险要,楠溪江激流汹涌,村外山峰高耸,构成古村天然屏障,易守难攻。

  屿北古村在战事纷乱的19世纪中叶修筑了总长约2000 m的寨墙,全部由卵石垒筑,墙身每隔数米便留有铳眼,便于瞭望观察,攻击入侵者。

  依托自然环境构筑坚固立体的古村防御格局。第一道防线由隔楠溪江倚角而对的屿山和尚山构成,一边是悬崖绝壁,一边激流汹涌。第二道防线是村落外围的池塘和烂泥田,这里地势开阔,低洼沼泽,田地陷深过肩,视线广阔,水位抬升后,池塘、烂泥田顿时成为一片汪洋,形成天然防线。第三道防线是护寨河,宽约3 m,深约2 m,河上架桥与寨门相通,是进出古村的必经之路。第四道防线是寨墙,它和环村路一起构成战时的防御掩体。环村路后便是高出路面1.5 m,卵石垒成的建筑外墙,这是防御体系最后一道防线。

  勿庸置疑,最具防御功能的非寨墙莫属。汪氏族规规定,村民建房只限于寨墙之内,当宗族人口繁衍到村内无法容纳时,部分族人必须外迁,另建新村,屿北汪氏后裔广泛分布在浙南等广大区域便是向外数次移民的结果。有形的寨墙亦明确划分出宗族的边界,增强村落的领域感,对血缘聚落内聚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寨强的铳眼

        村落鸟瞰

        建筑层层叠叠

        民居建筑风貌

朴实儒雅的民居建筑

  屿北古村现存30多座古宅、6座宗祠和多处庙宇道观或遗址,汪应辰墓、古桥古道、屿北抗日起义纪念亭、寨墙(门)、护寨河、水碓等众多历史建筑遗迹散布于村落内外。质朴本真,不事张扬是它们给人最直观的印象。

  居住建筑以“一”、“H”、“口”、“日”等多种形态的院落为主,空间开敞通透,庭院、檐廊、整间的门窗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适应当地潮湿多雨的气候环境;建筑形态朴素自然,大多数用素木蛮石垒筑,略点缀几块白粉壁,规整干净却又因重重叠叠的出檐而有着丰富的立面构图与多变的形体轮廓。

        民居建筑风貌

        民居建筑风貌

  屿北村的每座民宅都有儒雅内秀的堂名,透射着时世清平、五谷丰登、乐善好施的思想,反映着先人对后世子孙的美好期许,如以下几个堂名:
  翕和堂:蕴涵着父母、兄弟、邻居等都和翕爱好之意。源自《诗经·棠棣》:“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阳和堂:指一堂阳春暖和气象,生机勃勃的景色。源自《史书》:“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更新堂:更旧为新。源自《旧唐书·孙伙伽传》:“亦是为天下断,当许其更新”。
  庆余堂:谓喜庆有余。源自《世说新语》:“向阳之地春无垠,积德之家庆有余”。
  旷怡堂:谓住在堂中,快乐无忧。源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闲存堂:意在“存诚心以杜止邪恶”,语出《易经》“闲邪存其诚”,房屋主人的品德追求和情怀可见一斑。

  公共建筑中以汪氏宗祠——尚书祠最为重要,这座始建于南宋的祠堂,礼制格局严谨正统,因屿北汪氏始祖——汪应辰曾任朝廷吏部尚书而得名。其平面布局、建筑型制、梁架细部、牌匾壁画等无不彰显着汪氏宗族曾经的显赫。祠堂占地3199 m2,轴线对称布局,由敕门遗址、照壁遗址、前厅、戏台、中厅、两厢轩、敦睦祠等组成。只有较高官爵的人物得到皇帝赏赐才能建造敕门,不论高官还是庶民一到敕门必须下马落轿表示尊重。祠堂门屋前八对石制旗杆夹肃然屹立,显示汪氏历代科甲荣登,簪缨继美。尚书祠以蛮石墙围合,用料考究,建造精致,明显区别与普通民居,体现它在村落中的重要地位。

        尚书祠

        尚书祠

        尚书祠

  屿北宫、三官爷庙、尖坑底宫等庙宇道观满足了百姓风调雨顺、升官发财、生儿育女等期盼与需求。历史上昭福寺曾是楠溪江上游最大和历史最为悠久的寺院之一,但如今昭福寺、陈五侯庙、关爷庙等已难辨遗迹。

  屿北古村的布局形态和建筑风貌,清晰地表达出楠溪江自然环境、“耕读文化”蕴涵的环境意识和理想追求,是楠溪江“耕读文化”的典范和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城市与建筑研究中心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