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撰文 / 郭晓明
工程名称:中海油办公楼室内设计
坐落地点:北京,朝内大街东四D1区
建筑面积:96 000 m2
参与设计:胡玉静 饶劢 李晨晨 顾建英 冀勉
投 资:约2800元/m2
主要材料:印度灰,巴西蓝,蜂窝铝板,铝单板,MILLIKEN地毯,彩釉玻璃等
设计时间:2004.06~2004.12
竣工时间:2006.03
摄 影:张光源
位于北京朝阳门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办公楼,由美国KPF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外部造型雄壮有力,宛如海上钻探平台。
中海油办公楼,无疑是北京二环路的地标性建筑。三角形的建筑外观圆滑了尖角,上大下小的造型更突出了雄壮的体魄,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隐喻企业的形象特征。全立面的玻璃幕墙透明、折射光彩,从远处眺望,可以感受到它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中海油办公楼建筑外立面
建筑剖面图
室内设计
秉承国际大型能源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室内设计构思以健康、环保为基础,在朴素、大气的氛围中充满健康的活力,感受阳光的温暖。一切造型都不再重要,光与影、光与色、光与情感的微妙变化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完整的空间与流畅的曲面,在阳光与灯光设计中,平淡的灰色石材、白色地砖变得丰富起来,变幻的光影形成不同的韵律,似乎一切都被赋予了生命,鲜活地跳动在空间中。这就是室内设计的主题,不是造型、不是手法、不是材料,是与人交互的情趣,是自然。
在这里,我们对材料的选择极为慎重,灰、白是主调,木色是补充,不锈钢是变化。几种主要材料时而结合使用,时而单独使用,却同样创造出流畅、细致、沉稳的空间氛围。无论是墙面还是顶面,都是间接的面的处理,或曲面,或平面,是光的舞台,活力的演出。在这里,我们在组织一场生动的演出,强调韵律,又突出高潮。公共走廊的转角做圆角处理,中庭的光影与走廊的筒灯在墙面、地面变成一串点,一组线,流畅地体现国际企业的气魄。二层彩色玻璃幕墙内部的景观走廊和职工餐厅,在白色的地面、墙面基调中迎接着绚丽的光芒,一切的造型修饰都是多余的,都无法与自然的活力相媲美。
一层大堂
一层大堂
一层大堂
一层平面图
我们组织交通的节奏,不是平铺直叙,也不画蛇添足,而是因势利导,巧施妙手。领导办公层部分,在凹进式的入口增加办公室的可识别性,又使弧形走廊产生停顿的节点。房间内部则凭借建筑结构和玻璃幕墙的特点,创造出独特的两层拉升空间。立面平滑的弧线与平面浑圆的曲线相映成辉;通高的玻璃幕墙不但可以让人尽享阳光,同时也给人身居高位的体验,激发出磅礴之气。
中庭
进入内部空间,十九层高的中庭映入眼帘,层层环抱挺拔。一层是接待大堂,宽敞明亮。精致的不锈钢柱子显得十分有力,承托着三层景观岛。建筑平面呈转角浑圆的等边三角形,于是建筑师借助它的边角关系,把中庭的三层划分成三组对称的景观岛,岛上种了竹子,摆了石块,布置了庭院柱形灯。岛与岛之间的空隙,又恰恰与飞架在五层的玻璃廊桥彼此交错。由超白玻璃铺设的廊桥,把中庭五层平面的三条边垂直连接,三座廊桥的交汇处是三角形中庭的重心,视线可从一层贯通到顶层。三根粗大的钢索从顶层悬拉,固定在廊桥的侧翼。在中庭,光线穿过十九层的阳光屋顶,照射到白色廊桥,到景观岛,从陶土板百叶的缝隙间,撒播到中庭的个个角落。光在空间中穿梭,流畅并且富有弹性。人在楼层间穿行,获得多种体验。再结合三角形平面的特点,于是不免联想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
中庭俯视角度
十九层高的中庭,层层环抱
空中花园
在三角形每一条边的不同楼层,分别点缀了一个六层高的空中花园,从建筑的外立面,就可以寻找到它们的轮廓。空中花园是建筑内部视觉和感觉的柔性空间,利用艺术渲染手段,使之灵活可塑,进而获得最大程度上边缘效益的惊喜。人们在工作之余漫步其间,映入满目葱郁的绿色,享受一番宁静;眺望窗外的城市喧嚣,感受阳光照在身上的惬意,自然与人工融为一体。这是中海油企业人的优越,而对于其他写字楼的白领来说,恐怕就是一种奢望了。
景观走廊
在大厦的东北角,有一个好去处。在红色陶土板外幕墙之间,自由排列着“七色”玻璃。玻璃幕墙里面是二层景观走廊和三层餐厅。二层景观走廊地面由条纹线拼接而成,把接待室、多功能厅等自然地串联在一起,构成不断的情节,犹如深海的洋流或水面的波浪,层层叠叠。阳光穿过陶土板百叶的缝隙,落在“七色”玻璃上,从而在室内产生了绚丽的光芒,蔓延到空间的各个界面。一切粉饰都是多余的,都无法与自然造就的灿烂相媲美。三层餐厅同样需要活泼的氛围。我们在寻找“七色光”的同时,去发现和探索建筑中的逻辑。穿过色彩绚丽的扶梯厅,随着视线的延伸,于是又回到三层的景观岛,又回到那片片幽绿之间。另外,灵活利用玻璃,把阳光分解,塑造灵性,产生建筑内外活力的共鸣。
二层景观走廊之一
二层景观走廊之二
二层平面图
高层办公空间
十八层办公房间内部,凭借建筑结构和外倾的玻璃幕墙,创造出独特的拉升空间。立面平滑的弧线与平面浑圆的曲线相映成趣。建筑外玻璃幕墙整体微弧,同时有4°左右的倾斜角度,每两片玻璃之间夹着一片垂直的玻璃小翼。阳光穿过这些玻璃组合,产生透射和折射效应,于是在室内出现了漂亮的光谱线。这一次的“七色光”的景观虽然同样是玻璃的作用,但不是缘于玻璃本身的颜色,而是玻璃的位置和角度塑造成的。
十八层平面图
十八层走廊
办公空间设计的整体概念
室内设计强调贯通感、节奏感和流动感,使用黑、白、木三色象征大地、阳光与生命。调整空间节奏,形成轻松、自由的生动感受;局部的过渡、断开、重合或夸大处理,都可以使人在心情上得到不同程度的舒缓。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人走在室内,视觉和感觉是流动的,具有滞留时间和变化发展的特点。重点部位的造型突出,以上大下小圆润曲面的手法营造丰富多变的空间韵律,仿佛一艘艘乘风破浪的油轮,象征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锐意进取、走向世界的企业精神。在中海油办公楼的重点办公层,我们刻意保留了一些有趣的灰空间。正如绘画艺术中的留白一样,适度并且足量的留白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宽敞的空间洋溢着自在的情趣,削弱各方面造成的压迫感,形成均衡有度的舒适空间。从实际完成的效果看,建筑内部格局的配置,交通的组织,比例的调整以及材料的选择,都会从各个角度影响人的视觉和心理,形成空间的流动和延伸。这也是自然发展的范畴,是建筑生命力的最直接体现。
在中海油这座大房子里,我们可以享受并且呼吸到更多的阳光和空气,感受到更多的自由和活力。这自由不是放纵的行为和感情的宣泄,而是心理的轻松感受,人在其中享受的平静与愉悦。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室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