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重奏——巴西圣保罗Loducca公司办公楼's Archiver

类别:办公空间 来源: idc室内设计 时间: 2011/8/18 15:14:00




设计 TRIPTYQUE 建筑设计事务所〔巴〕
撰文 贾陈陈

工程名称:Loducca公司办公楼
坐落地点:圣保罗,巴西
面积:1200 m2
建筑设计:Greg Bousquet,Carolina Bueno,
Guillaume Sibaud e Olivier Raffaelli
项目经理:Tiago Guimar佟es
参与设计:Laura Bigliassi,Isabella Gebara,Tiago Guimar佟es,
Felipe Hess,Bob Van den Brande,Flavio Miranda,
Renata Pedrosa,Marc Roca Bravo,Bruno Sim侪es,
Filipe Troncon
项目顾问:Aparecido Donizete Dias Flausino
摄影:Leonardo Finotti Fran Parente

TRIPTYQUE 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合伙人分别来自法国和巴西,公司的总部目前设在巴西圣保罗,该公司曾因设计了一幢“会呼吸的房子”而引起很大反响。TRIPTYQUE 一直致力于将自然的力量融进设计中,尊重事物的本来面貌,尊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他们的设计总能在古朴的风韵中嗅到些许现代主义的味道,给观者呈现完美视觉效果的同时,也充分具备了功能使用上的舒适性和便捷性。

        建筑北立面夜景效果

        建筑解剖图

        建筑南立面入口

        建筑南立面夜景效果

本案是TRIPTYQUE 为一家名为Loducca的广告公司设计的办公楼,坐落于巴西圣保罗繁华的商业中心Jardins 区,周边交通繁忙。在一片林阴的掩映之下,整栋建筑闹中取静,显得静谧而安详。建筑坐南朝北,共三层,还包括一个屋顶露台和一个地下车库。北立面每一层都是通体玻璃墙面,透明玻璃与半透明的玻璃交替使用,夜晚时分,在室内明亮的光线的反衬下,室内与室外产生一种十分有趣的关联,开放的同时又保证了隐私的部分,像一个视觉游戏拨弄着人们的神经系统。

典型的亚热带建筑的传统表皮样式是该项目的核心,“brise-soleil”这种著名的遮阳立面板,最初由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在上世纪30 年代设计法国巴黎救世军大楼时开始使用,在原本的玻璃幕墙上增加了一些混凝土遮阳板,当时只是为了可以保证在炎热的夏季让室内保持恒温。在后来的沿革中,这种建筑设计方法得到的改进和发展,根据地中海地区冬夏两季太阳轨迹的差异,经过严密的计算,这种遮阳板在板面的深度和材质上都衍生出不同的特点,成为一种天然的声、光、热的过滤器,以至于成为亚热带地区典型的传统的建筑样式,可谓影响巨大。在本案中,这种遮阳立面采用木板制作,加建在玻璃幕墙的外面,在建筑的南立面呈现出极富音乐感的流线之美,像音符在五线谱上跳动形成的曲线,婉转迂回。据说设计师是从音乐大师Stockhausen 著名的《直升机弦乐四重奏》中获得的灵感。一个仿佛从室内突然伸出的玻璃盒子将几条曲线冲破,成为建筑的南入口,下面的几条遮阳板随即成为进入内部空间的踏步。所有的一切都是一气呵成,没有半点突兀之感。

        遮阳板结构示意图

        建筑剖面图

        亚热带特有的遮阳板结构成为建筑天然的声、光、热得过滤器

室内简直就是一片混凝土的天地。混凝土墙体,混凝土地面,甚至连接待台都是混凝土浇铸而成,混凝土特有的青灰色让空间显得有些凛冽有余而温暖不足。在接待台的后面,一个白色的气泡状的东西引起了人们注意,这其实是一个小型的会客室。椭圆形花岗岩会议桌,圆锥体的混凝土基座上安插一个红色异形坐椅,一个充满意趣的组合,作为广告公司的办公室,激情和创意总是无处不在。从地下车库到屋顶露台,整个建筑的内部空间仅通过一个混凝土楼梯连通,楼梯在空间中辗转折叠,构成完美的几何形体,穿过屋顶露台的玻璃罩子,一派繁华的城市景象尽收眼底。

        混凝土的粗糙与玻璃防护罩的精致构成对比关系

        一层平面图

        平面图

        混凝土楼梯在空间中呈现出优美的几何形体

        屋顶露台

        小型接待室就像一个充满意趣的小品

玻璃的立面,木质的遮阳板,混凝土楼梯,垂直的建筑体,曲线的表皮,还有不时点缀在某处的小品,所有这些共同演奏出一首和谐的乐章,时而轻快活泼,时而沉静悠扬。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