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办公空间 来源: idc 室内杂志社 时间: 2011/8/25 14:34:00
设计·撰文 陈耀光
我们公司位于杭州市万松岭馒头山凤凰山脚路,地名婉转流长得像一首江南的历史民谣。关于杭州典尚设计公司的最早报道也见诸于id+c 五年前一篇名为《做一回甲方》的文章,之后有国内外多家杂志报刊的相继刊评。近几年,在那里曾接待了不少全国各地的设计同仁。
本篇介绍的是入住后的第六年,去年,是后院第二期的改造,位置是在原先办公楼后侧的院子。主要功能是给员工增加一个食堂,顺便又做了一些景观布置,将原来收藏在院子里的石雕石兽重新布了局,将阳光和树影,建筑和环境重新做了梳理,旨在营造一种缓慢的节奏和休闲江南的工作氛围。30 多米高的大树覆盖下的斜坡屋顶,每到中午时分,厨房的师傅会敲响悬吊在屋檐上的铜铃,员工们会闻声纷纷而至,有的在室内,有的干脆在室外地台草地上懒散地吃开了。
后院全景
灯笼、树枝和夜幕
后院夜景局部
横向看后院
京砖构成的墙体,夜景效果很意外
白天,阳光的午后,在30 多米高耸的老樟树下听着虫鸟争鸣,享受着树叶在微风中不经意落在身上的感觉,喝着龙井茶,你会控制不住地闭上眼睛,闻着远处飘忽过来的芳香,所有的感觉放松到了彻底奢侈的程度……
当夜幕降临时,我们启动了所有的户外照明系统,以散点慢射的泛光将后院披上了一层东方写意的朦胧。中国的造园法则是非常讲究“天地和合”的空间思想,没有西方古典的透视和精确的层次。被悬吊在树枝上的灯笼不再是发光的器物而是特定环境中的气流。所谓由“形”转“神”自然而然地“气韵生动”,古人那种写意而神似的感染力,绝非当下精准具体的手法而所能为之。
暖色的树干很夺目,像标记
在地上爬动的树叶
光影与石雕、京砖与小猫,还有笼中之鸟,动和静、内和外,所有一切全部都在共享午后一片小院阳光
光影与石雕、京砖与小猫,还有笼中之鸟,动和静、内和外,所有一切全部都在共享午后一片小院阳光
光影与石雕、京砖与小猫,还有笼中之鸟,动和静、内和外,所有一切全部都在共享午后一片小院阳光
光影与石雕、京砖与小猫,还有笼中之鸟,动和静、内和外,所有一切全部都在共享午后一片小院阳光
“不要只把看得到的东西作为传统搬到现代建筑中来,而要注意眼睛看不见的东西”,空间是理性的,与天与地与灯光融合以后是可以感性的。室外的院子是天然的,石雕石兽是人造的,我喜欢将感性和理性交错,尽管是经过精心设计,但还是希望它看上去是自然的、天生的。
左边以京砖构成的装置墙面与右侧的大白墙在夜间泛光的效果下成为院落的主要光源
安徽古镇的石雕门框,从泥墙中剥离出来,悬立在后院食堂的白墙旁,很稳,很空灵
厨房、食堂以及遮阳伞,在茂密的高树旁,懒洋洋地躺在午后的阳光下,很安详
水晶吊灯和墙上悬挂的各地游历的摄影记录
银器、台灯、斑驳的白泥墙
食堂包厢,泥墙木梁顶,农舍般的空间充斥着异国古典奢华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