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李川道
撰文 庄悦
工程名称:上岛西餐厅
坐落地点:中国福州
建筑面积:750M2
竣工时间:2010.05
摄影:申强
一走进这家餐厅,便看见一个个形态奇异的形状如夜光杯的灯,或从地下长出,或从上方悬挂,好像神奇的海洋生物随波摇摆。一组组曲线形的隔断在大厅中错落散布,起起伏伏的节奏犹如悠扬的琴声四处涌动。在散布的如夜光杯的灯和曲线的围合间游走,宛若鱼群在空间中肆意穿梭。柔和绚烂的灯光营造出的优雅而神秘气氛,就像游弋在温暖的深海之中。
飘扬的曲线围合及环绕的夜光杯
飘扬的曲线围合及环绕的夜光杯
这是位于福州的一家上岛西餐厅,独特的空间第一眼便令人惊艳。但其形式的产生却是业主定位及场地条件共同限制下的理性决策。业主持有的另一家餐厅由于装修过于传统,难以吸引年轻人,而变得竞争力不足。于是对于这一家餐厅,业主想创造一个完全不同的新形象,以颠覆传统的时尚面貌争取年轻的顾客。另外,餐厅所占据的空间形态很不规则,平面大致可以看作一臂为弧线的L形。其弧线的一臂,平面轮廓没有任何两条边是平行的,甚至连柱网都布置得凌乱。设计师经过多方案比较,最终确定曲线的形式才能完满地划分空间。
平面图
为适应不规则的空间,中心区的座位经过特别的设计。每一个座位单元平面都为圆形,在外层白色的曲面硬壳包裹下,深色柔软的环形沙发围绕着中心的圆形小桌,形成一处独立的小天地。圆形的好处在于没有方向性。对于外部环境来说,由于单元间可以任意排布,适应不规则的空间。对于内部环境来说,围合性最佳,且座位皆相邻,没有被孤立的位置,创造了良好的私密性与亲切感。单元直径为3.2m,内部刚好可以坐六个人,对于外部大厅7-10m的宽度,并排放置两个单元时依然留有走道空间,尺寸恰到好处。座位单元的外围是两片半圆弧曲面的隔断。两片曲面间的缺口刚好作为进入单元的入口。曲面的上缘并不等高,每一片曲面展开为梯形,高起的部分遮挡外部视线,更增加了单元内部的私密性,而起起伏伏的形态产生的律动感也增添了时尚气氛。座位单元在大厅中呈s形布置,但是三三两两聚集成组。组与组间留有空隙,供人在曲面的分隔中穿行。每一组座位皆靠柱布置,有效削弱了凌乱的柱子对空间完整性的破坏。
中心区座位单元及其上部灯具剖面图
夜光杯似的灯具更是空间中的点睛之笔。它们共有五种形式。一种悬挂在圆形座位上方中央,形状大而扁。另外四种散落在圆形座位周边,形状细长。其中有的从地面长出,高度超过头顶;有的从天花上挂下,杯口距地面仅及膝高度;也有的地面与天花各有一只,杯口相对,之间的空隙刚好容视线穿越;还有的两杯相对,下面的杯口刚好到桌面高度。不同尺寸的灯具,形成了参差错落的效果。其柱状的造型又在视觉上将凌乱的结构柱隐藏了起来。
空间在不同灯光下的各种表情
曲线设计中,最大的挑战便是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夜光杯的制作就颇费心思。设计需要米白色软膜饰面包裹在弯曲的不锈钢固定架外,形成曲面效果。但实际制作中发现,软膜在受力状态下形成的曲面形态并不同于最初设计的形态,材料自身的特性使其在被钢架固定处的变形远大于其他部位,造成曲率不均匀,杯口处收分明显大于杯身。但这样自然的扭曲甚至比设计的形态更有趣而富有表现力。于是设计师反过来调整内部支撑钢架,以适应软膜的自然扭曲,其间经历了七、八次的实验,才获得现在的效果。
中心区惬意的圆形座位
巧妙的光影处理更是设计师在此空间里表达的重要途径。夜光杯的杯底都藏有蓝色LED灯,向下的杯口却是黄色或绿色的射灯。夜光杯散发出的渐变光泽,与曲线造型吻合得恰到好处。空间在不同的灯光开启模式下呈现出不同的表情。与天花相接处的LED灯在屋顶氤氲出一片蓝光,仿佛沉静深海里所见的粼粼波光。黄色绿色的射灯却给冷静的空间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质感。空间中物体的本色不过黑白灰,灯光却将其渲染得丰富而神秘。
中心区惬意的圆形座位
设计师对市场定位的把握、对空间条件的认知、对材料特性的研究,结合对形态及光线的创造性设计,造就了这处别具一格的西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