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建筑设计 来源: idc 建筑室内设计网站 时间: 2012/1/16 9:35:00
设计 / Richard Rogers
Estudio Lamela
撰文 / 杨翀
工程名称:马德里巴拉哈斯新机场航站楼
坐落地点:西班牙马德里
设计时间:1997年(竞赛方案提交,2000年进入现场设计期,2006年初彻底竣工投入使用)
摄 影:Adolfo Preus
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充满魅力的国际化城市来说,机场建筑都越来越成为它们向世人表达思想的舞台。因为,机场作为城市的另一种意义的大门,给每一位造访者讲述欢迎的热情和送别的留恋。
对于使用机场建筑的人们来说,他们对该建筑的体验可以说更加偏重于室内的感受。这可能和人们普遍所想像的有些不同,以往人们总是更加关注于机场建筑的外部造型,似乎那才是最值得重视的标志性。可是,想像一下,当一名旅客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地铁、出租车等)便捷地甚至有些匆忙急切地直接到达机场内部时,他对机场的第一感受是来源于室内的形象。因此,机场建筑的室内感觉便成为了这名乘客关于这座城市记忆的主体,说不定这就是他对这座城市甚至这个国家的最后体验呢!
可以说,现代机场建筑是最应该反映时代发展节奏的,因为飞行本身就是速度、效率和技术的象征。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功能而追求大跨度空间,现代城市新机场的设计不约而同地都走上了高技化的设计道路。干净的玻璃,大跨度的室内空间,丰富的日光几乎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新机场设计的共同特点。这时候,室内设计往往也成为协调反映外部造型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对于高技化建筑设计来说,支撑造型设计的结构本身就成为建筑主要的室内美学要素。
现今,世界上已经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新机场建筑,它们尝试运用了形形色色的高技化结构设计来提供简洁高大的室内空间和美观的造型。其中很多似乎是放在哪里皆好的建筑。但是,仔细研究,似乎感觉到了一点缺失,那就是对旅客的细致关怀和对地域文化的承载。
那么,在新世纪投入使用的,规模令人震撼的西班牙马德里新巴拉哈斯机场航站楼T4的设计在努力消除这种缺失,尤其在室内设计上处处给人流动的温暖感,用伊比利亚式的激情去感染每一个旅客,让他们记住在西班牙的奇幻飞行。
属于哥伦布的西班牙,属于塞万提斯与毕加索的西班牙,属于斗牛士与弗拉明戈舞的西班牙,属于海滩和地中海阳光的西班牙,富有独特的激情风韵。这种激情是只属于伊比利亚半岛的,它奔放但同时含蓄,它狂野但同时和谐。
作为西班牙首都的新机场航站楼,T4承载了一定的客流量压力。新巴拉哈斯机场的定位是国际化一流机场和洲际中转机场,将服务于大量的中转旅客,成为欧洲和拉丁美洲之间关键的联系桥梁。其庞大的规模也给设计带来了难题——它会导致旅客不得不徒步行走令人沮丧的距离。然而,在设计师精心的室内设计下,在机场内的体验成为美好的历程。
巴拉哈斯机场新航站楼具有韵律的屋顶造型设计
巴拉哈斯机场新航站楼具有韵律的屋顶造型设计
巴拉哈斯机场新航站楼的立面和剖面
当然,著名建筑设计大师理查德·罗杰斯和西班牙著名建筑设计公司拉梅拉事务所的倾力合作是这个建筑成功的重要保障。这个建筑的室内设计和造型设计都是由建筑师一气呵成的,延续了高技建筑的重要特点——结构美学。
首先,建筑师着力突出的建筑特征是流动并以此来讲述文化。流动的概念来源于五个方面,一是造型上的流动感,二是功能流线的清晰顺畅,三是室内不同层次空间的相互渗透流动,四是室内设计要素——光和色彩的流动,五是材料表达的流动感。
造型的流动感是新航站楼的主要特征——一个由波浪形屋顶覆盖的呈线性的简洁大空间。线性流动感的屋顶令人感觉能够不断延伸到人视线可及的范围,给人一种心灵舒爽的感觉。其实,在这里,波浪式屋顶的设计并不是随意的创造,它使人联想到地中海的波浪,表明西班牙的海洋之国的特点。当然,这种韵律式的屋顶也提供了一种便利就是考虑了以后机场的扩建。巴拉哈斯机场自从1933年启用以后已经扩建了数次,未来这种发展可能延续,而这种线性和流动性的屋顶造型设计具有可扩建的灵活性。波浪般流动的屋顶同时也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昭示了西班牙这个国度的激情。透过分隔室内外空间的明净的落地大面积玻璃幕墙,流动的屋顶形象一直延伸进室内空间,从航站楼室内仰望,屋顶结构以最强烈的印象打动着人们。
离港层和到港层共享的“峡谷”光庭
离港层和到港层共享的“峡谷”光庭
流动优美而温暖的室内氛围
呈“色彩序列”的树状钢支撑结构
波浪式的屋顶被设计为四个相互平行的分离的水平“条”:第一个是一个覆盖到达航站楼的高速公路的开放的顶棚,接下来两个条块形成了用于办票,安检,行李办理和候机区的商业功能等的主要建筑体量,第四个,也是最长的一条,是候机登机区,提供国内航班服务(国际航班在一座以同样逻辑造型设计的卫星航站楼,和主楼遥相呼应,在地下通过独立轨道交通连接)。建筑本身平面功能的流动性通过造型得到了强化,而设计师在室内设计中也特别注意突出这种连续性,暗示并激励旅客前进。
通过剖面研究一下该建筑,这些组成封闭建筑的条块建造成3个层面:一个三层的混凝土地下室,一个三层的混凝土框架地上结构,一个钢结构的屋顶。在纵向上,在每一个功能条块之间引入了一个“峡谷”的概念,就是通过一个通高的共享空间来界定分隔不同的线性区块,通过桥来跨越。这个设计很关键,整个设计的重大特色——流动,通过它得到了关键性的支持。多种重要室内设计元素,如空间,光,视线,指引性,都通过它得以激活流动起来,缓解了旅客的紧张情绪,在其中的体验变成了轻松的行进。
有了这些“峡谷”式共享空间的设计,离港层和到港层的空间得到了沟通,离开和到达的旅客可以共享一个壮丽而令人难忘的空间,远离那种在大多数机场迎接到来旅客的空空长廊式走道带来的冰冷感觉。到港的人们同样可以感受这种空间的流动感。同时,“峡谷”也是主航站楼内方向的标志,强调了设计基本的明确方向感。行李处理和其他服务集中在地下层。整个机场的离港、到港、行李提取等流线进一步清晰起来。
至于光和色彩,是建筑师在这个室内设计中非常重视的两个元素,连续的屋顶在每个条块里支撑于中央的钢“树”状结构上,并且在边缘也有支撑翼出挑以获得阳光下遮荫的效果。这个屋顶设计有很多交接奇妙的圆形天窗,自然的阳光透入,在离港层提供了可受控制的白天的日光。而“峡谷”也提供了可能性把阳光引入到了较低层面——到港层。可以说,建筑室内的大多数空间是充满了自然的,柔和的阳光。在这自然阳光的配合下,色彩的流动显得那么自然,建筑师在室内提出了“色彩序列”的设计手法,在长达1.2 km的室内空间里,那些树状钢支撑柱大胆地使用了以纯黄色为核心色调的从暖色系到冷色系渐变色,由黄色过渡到蓝色,强化了一种自然流动变幻的感觉。这渐变的颜色也起到了空间导引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这色彩来判断自己所处的区域,同时也缓解了因为行走很长距离而带来的单调厌烦情绪。建筑室内还在多处暴露的金属构件上使用了纯彩色,这种浓烈的颜色在此却显得非常的自然,好似从洒落室内的伊比利亚半岛灿烂的阳光里提取出来的,可以溶解在其中,光和色是那么的协调。
还有值得重点一提的是,为了获得一种光滑的曲线美的形式的屋顶突现流动感,设计师煞费苦心。设计要求要有一个覆盖层来遮挡钢结构和那厚厚的隔声隔热层。木材近些年来成为主设计师罗杰斯喜欢用的材料。可是,别有意味的是,在新巴哈拉机场,一种可更新的材料,来自中国的切割好的竹条,被用来装饰航站楼屋顶内部,同时也很便宜。竹的柔软的特性正如设计师所想那样获得了一种过渡自然的,流动的视觉感受,这正是巧妙所在。设计师选用竹这种材料,还有其他一些明显的意图:1、竹是东方的材料,令人觉得幽雅清新;2、设计师想要运用色彩来营造气氛,为了让旅客有一种温暖,舒适,稍许兴奋和愉悦的感觉,决定设计淡暖色的室内屋顶色彩,干竹的颜色有些类似木材,是暖黄色,符合要求;3、竹生长再生快,又比木材便宜很多。
所有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温暖而又热烈的氛围,这种温暖在于置身其中的人们一种体会被关怀的感动,这种温暖在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这种温暖在于对西班牙热情文化氛围的感触,这种温暖在于对光和色彩的直接感官反应。
这个建筑是高技的。高技现在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怀疑的标签,也许因为一些高技建筑看起来滥用了细部,牺牲了清晰的解读。但是,在当今世界不断发展的机场建筑中,高技建筑仍然是革命性的,前景无穷的。特别在新巴拉哈斯机场航站楼T4中,高技设计的美妙又得到了强烈的重申,应为它充分表现了对人的关注而不是以炫耀技术为特征。
有了这些体验之后,再回头凝神看着那波浪形舒展的屋顶,忽然又觉得它有一种轻盈欲飞的感觉,它的轮廓也令人联想起地中海上展翅的海鸥。或许,这也是建筑设计师所想到的。
我始终记得设计合作方之一西班牙拉梅拉事务所总裁著名建筑师卡洛斯,拉梅拉先生的那句向我描述设计思想的话:“我们从一开始就始终确信,我们要设计的是象征西班牙门户的建筑,我们希望它能代表我们对人的热情。我们明白我们必须创造一个提供尽可能多灵活性的巨大的容器。并且,我们感到我们需要一个轻盈的结构来覆盖这个建筑,这个结构必须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感叹它的优雅和激情。”
是的,这座建筑的成功之处或许关键不只在于优美的造型,不只在于精心的技术,而在于它承载的精神,在于它给予人温暖和激情的期望,在于它向人们描述了一个现代的西班牙。
而这一切是人们真真实实在室内空间里去细细玩味的,再次表明建筑造型设计和室内设计是可以浑然一体的。
伊比利亚半岛的阳光总是那么的热烈,激情四射,而这西班牙的奇幻飞行也永远令人难忘。
(特别感谢西班牙ESTUDIO LAMELA公司总裁Carlos Lamela先生的关心和 Sonia Gutierrez 小姐大力协助提供照片等详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