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动在黄浦江上的音符——上海国际港客运中心's Archiver

类别:建筑设计 来源: idc室内设计 时间: 2011/8/8 11:38:00




设计 思邦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撰文 焦阳

工程名称:上海国际港客运中心
坐落地点:上海虹口区北外滩东
名路与高阳路交界处
建筑面积:26万m2
竣工时间:2009.10(一期工程)
摄 影:Christian Richters  Johnson Xu

上海国际港客运中心商业项目位于上海北外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城市景观独一无二,可以同时欣赏到外滩上历史悠久的著名老建筑和黄浦江另一侧浦东造型各异的摩天大楼。思邦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SPARCH)于2004年获得该项目的设计权,一期工程已于2009年10月上旬竣工,二期工程原计划于今年5月竣工,由于世博会的原因工期有所延后,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于这一项目完工后所抱有的期待热情。上海国际港客运中心项目的远景是期望打造一个沿黄浦江岸边的绿色长廊,并且最大限度地让绿色走廊向南面位于卢浦大桥和南浦大桥之间的世博会址延伸。

        办公楼大楼色彩艳丽

        项目模型

        “宫廷彩蛋”效果图

        “宫廷彩蛋”的施工现场

客运中心的建筑设计考虑到了今后码头船运的巨大吞吐量。整个建筑面积为26 万m2,而在项目任务书中更是要求50%的面积需要作为地下空间,包括为客运旅客设计的设施(码头建筑设计由Frank Repas建筑公司负责),然后敞开所有的场地作为绿色公园,层层叠叠地向黄浦江边推进。这里思邦的挑战是如何处理“地下世界”以及地上的建筑。对此,思邦的设计方案是运用向上开放的一系列蜂窝式下沉广场来创造模糊地平面的效果。建筑如同是从这些蜂巢状的洞口中生长出来的一样,从而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探索地面和多层地下空间的联系。层层线性起伏的景观设计同样被引申到建筑的幕墙设计中去。设计师为大楼表面提供了第二层幕墙,让朝南的商业办公空间免受强烈光线的影响,同时在两层幕墙之间设置了室外阳台空间以供人们可以俯视黄浦江景。入夜,栓系大楼表面的鲱鱼骨头般曲度精美的排排桅杆被城市的灯光所照亮,并映射在江面上。而在其中两栋大楼之间的空隙处矗立着一个巨大的玻璃“桌子”,桌子里面悬吊着数个不规则造型的吊舱,也被戏称为“宫廷彩蛋”。这些彩蛋悬浮在一个公共演出空间之上,位于桌子内部的一、二、四层,功能分别为咖啡馆、酒吧和餐厅。思邦的设计和上海的多元娱乐需求融为一体,最终将这一奇特的建筑变为现实。

        第二层幕墙,让朝南的商业办公空间免受强烈光线的影响

        第二层幕墙,让朝南的商业办公空间免受强烈光线的影响

        波浪式幕墙,灯光隐约透露出丰富的层次

        建筑内部走廊

        室内中庭有海浪般的曲线

所有的6栋办公大楼都包含竖向的中庭,顶部安装了能让光线通过的天窗。在季节转换的时候,空气可以通过外立面在内部作流通,并经过办公空间朝向中间的中庭,最后向顶端排出。外推式窗户布满外立面,用以提供局部冷却的功效。南面室内可直接开门到室外的大阳台,在双层玻璃幕墙内俯视黄浦江景。双层幕墙结构阻挡了在夏日里紫外线进入大楼,同时在冬季起到隔热保温的功效。英国Arup工程顾问公司的工程师设计了一个在上海首次商业应用的“江水引入降温系统”,从黄浦江中抽取江水,并通过空调系统进行热交换。这个系统将在夏季大量地降低大楼能耗。“光伏电池薄膜”作为顶层天棚安置于办公大楼楼顶上,用以降低景观所需光照的能耗以及公共夜间区域光照的能耗。通风和自然日光功效将被最大化,配合“江水降温系统”及“光伏电池薄膜”天棚,并辅以繁荣的绿色公共园景,这一项目开发继承和发展了“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能耗及运营成本,使得这一项目成为21世纪绿色建筑项目开发的楷模。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