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方振宁
摄影师介绍:
方振宁,出生在南京,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2001年在北京创办方媒体工作室,2007年任FANGART艺术总监。
从1990年开始创作极少主义和观念艺术作品,到2000年为止一直在东京从事艺术创作和批评工作。现定居北京,1996年至今已撰写百万字艺术评论,目前以现代艺术、建筑评论和策划为主,当代中国最资深现代艺术评论家之一。
出版有《天行健——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2007)、《界面——方振宁》(2007)、《方振宁数码世界建筑》(2002)等著作。
定义
尽管最初我并没有想成为一位建筑摄影家,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建筑摄影以来,我大概拍摄了有几十万张建筑照片。但是,直到现在我也不认为我是一位建筑摄影家,因为我完全是出于兴趣,以及在艺术方面的专业性要求,摄影只是我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和记录对象的手段。多年来积累了可观的照片和数据,若不得不对此下一个定义,那就把它理解为狭义建筑摄影好了。
兴趣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接触摄影,那是因为父亲在北大荒农场时是一位摄影工作者,他是一位版画家,没有因为摄影而改变他的身份。我对摄影特别好奇,也常在暗房里做帮手,可父亲从来没有给我讲过有关摄影的事情,因此我曾向别人埋怨过此事。长大之后,我也买过冲洗液和相纸,试着独自接触暗房技术,但总是业余的。大学时,用借来的相机下乡拍摄风景,特别是去青海和甘肃南部的藏族地区,相机成为和速写本同样重要的道具。
转向
转向拍摄建筑,和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在中央美院学习版画时喜欢上日本的建筑版画,特别是那些无人的建筑风景吸引了我,我开始有意在选择写生时寻找建筑作为对象,故宫就成为我常去的写生点。我制作的第一张建筑版画《有亭翼然》, 就是根据对故乡的醉翁亭的印象而创作的。二是我毕业之后去故宫工作,可以说拍摄紫禁城是我从事建筑摄影的开端,那是1984年的事。 许多照片选在《紫禁城》这本画册中了。三是1988年我去了日本,日本的建筑立刻成为我爱不释手的拍摄对象,尤其是横滨的三溪园和京都的寺院。特别是桂离宫,我开始对拍摄建筑有些狂热,因为在日本彩色胶卷的价格比在中国便宜得多。
1992年,我第一次西行,除了拍摄美术馆的艺术品之外,建筑成为我主要的拍摄对象,但那还是和旅行扯在一起。对我个人而言,建筑摄影作为独立的美学还没有确立。
美学
就像绘画的风格是自然形成的一样,摄影也需要有独自的视点。我没有受过摄影的教育,而拍摄的角度都和我所学的艺术有关,如果仔细分析这些作品的前后风格变化,会发现它和我在艺术创作上的追求有关。1990年以前,写实风格的版画影响了我的建筑摄影;而在1990年以后,我从事极简主义的创作,因此在那之后的建筑摄影明显地向极简主义方面倾斜。从而,建筑摄影不是成为记录建筑的对象,而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这就是我的摄影始终不属于真正的建筑行业摄影的原因。
数码
以前我一直使用尼康系列的相机,只是在1999年4月我买了第一台数码相机之后,我再也没有使用过模拟型相机。可以说数码摄影改变了我以往的生活方式。从此, 数码相机成为我出门必带的道具,它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数码摄影的低成本,使得我的摄影机会大增,所以说,我的建筑摄影数据库建在有了数码相机之后。2002年,我出版了当时中国第一本数码摄影的书《方振宁数码世界建筑》。
许承尧故居,坐落于安徽唐模,摄于2006年。大块的暗语极少的亮,画里面的故事耐人寻味
许承尧故居,坐落于安徽唐模,摄于2006年。大块的暗语极少的亮,画里面的故事耐人寻味
许承尧故居,坐落于安徽唐模,摄于2006年。大块的暗语极少的亮,画里面的故事耐人寻味
许承尧故居,坐落于安徽唐模,摄于2006年。大块的暗语极少的亮,画里面的故事耐人寻味
极薄摄影
2007年,我在北京举办了离开中国19年之后的第一次个展,以及画册《界面》首发,全是数码摄影,基本上是建筑摄影,这些不是受业主委托的建筑竣工照,而是独立的艺术活动。我为此撰写了一篇阐述我的摄影观念的文章——《极薄摄影》,这是我对自己至今为止所有建筑摄影的总结。文章写道:当今世界流行说“世界是平的”,那是因为我们进入到IT时代,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比特”将信息传达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于是界面(Interface)就成为我们每天遇到的物体。
这个极其薄的空间,是我们每个人和世界互动的临界面。我们每天通过界面接受大量的信息,虽然页面不断更新,但是它并没有为此而占据更多的空间和增加重量。
这种信息时代的技术特征,必然影响到艺术家的美学意识。我开始有意识地选择把空间压缩在一个“极薄”角度之后再摄影的方法,就是对这个时代特征的意识。摆脱明显的传统的透视角度,突出凝聚在表皮上的肌理并从而获得信息,这就是“极薄摄影”的概念基础。
其实,“极薄摄影”也是对大量泛滥的信息持一种相反的态度,那就是通过强调“极薄”来拒绝那些不必要的信息,从而接近诗意的境界。
我常常和被拍摄物保持绝对垂直角度,这是一种相互对话或者对视的基点,如果不是位于这样一个基本的角度,那么我们就很难在同一时间里,均质地捕捉信息。
虽然这不是专论建筑摄影的文章,但它是理解我的摄影的基本,我通过“极薄”的手法,过滤掉那些不必要的场面和细节。无论是拍摄本来建筑手法就很凝练的现代建筑,还是优秀的古代建筑物,我都秉承极简的原则。我确信,这样我才能捕捉到超越功能的建筑的灵魂。
安徽忠雄做作品,坐落于日本东京,摄于1999年。垂直的角度,直视它,拍摄它
宅院,安徽皖南,摄于2006年。高墙大院,黑白是它最真实的色彩
路易·康的设计,坐落于美国纽黑文,摄于2006年。摆脱明显的传统的透视角度,突出凝聚在表皮上的肌理,进而获得信息
赫佐格和德梅隆的作品,坐落于瑞士巴塞尔,摄于2003年。将空间压缩在一个面上,世界是平的,原本厚重的建筑在这里变得轻薄起来
密斯·凡·德·罗的设计,坐落于西班牙巴塞罗那,摄于2003年。强调“极薄”,拒绝不必要的信息,从而接近诗意的境界
密斯·凡·德·罗的设计,坐落于西班牙巴塞罗那,摄于2003年。强调“极薄”,拒绝不必要的信息,从而接近诗意的境界
方振宁在北京的家,摄于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