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摄影┃王政强
2006年的12月3日,应瑞士泊尼尔应用科学与技术大学建筑学院的邀请,在北京清大远教的组织下,有幸和国内十几位设计师进行了一次欧洲之旅。在我大学时期,欧洲的文化建筑已深入脑海;经过十几年的设计生涯至今,在和客户沟通时,客户的意识里还是欧式风格,可见欧洲的文化对国内的影响。出发前自认为对欧洲的东西耳熟能详,不会有太大的吃惊,但是真正踏上欧洲的土地还是引起了心灵极大的震动。短短十几天的行程,可谓收获不小,几百年前的建筑随处可见,深深地为其伟大的文化与建筑保护所感动。
这次行程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圣乔瓦尼·巴第斯塔教堂,这是一座浑然天成的建筑,坐落在从意大利米兰至佛罗伦萨的高速路旁。在英国籍瑞士建筑师Job先生的带领下,我们怀着极大的好奇和兴趣参观了这幢建筑。在欧洲,教堂比比皆是,我们也看了不少,如瑞士日内瓦的山顶教堂、法国巴黎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和罗马大教堂等等。但这个教堂却没有它们那种华丽的形式、宏大的外表,它身上所散发出的自然主义的独特气质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回国后,通过在《哈特耶20世纪建筑百科辞典》中查询,得知该教堂的建筑师为G.米凯卢奇,建于1960年~1964年,比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朗香教堂(1950年~1954年)晚了十年。但从形式看,其设计显然是受到了勒·柯布西耶粗野朴实的自然主义影响,其粗糙的混凝土框架和当地的砖石的运用,完美地和自然环境结合在了一起,具有一种使建筑达到极端化的强烈的个人风格。它虽然没有朗香教堂那么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我认为它在某些形式和内部空间营造上所达到的教堂精神至上的感觉更加极致,从而给人的心灵以震撼!
教堂外观具有肌理厚重、曲线轻盈和精神力量的美感
教堂外观顶部细节
教堂主入口
建筑师Job先生虔诚地望着教堂
教堂建于高速路交汇处旁的一块坡地上,自然环境开阔而优美,远远望去,建筑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件艺术品,光线照射在粗糙的岩石墙面上,效果非常特殊。1960年9月,为了庆祝高速公路的竣工,高速公路组织协会委托设计师G.米凯卢奇设计一个教堂,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幸遇难的工人们。
这是一个浑然天成、一气呵成的建筑作品。我围绕着它走了一圈,在不停地按下相机快门的同时,眼前展现的是它从不同角度所带来的美感,包括肌理厚重的美感、曲线轻盈的美感、精神力量的美感。它的设计成功是在于没有模仿世界上任何一座教堂,没有奇特的形式、繁杂的雕刻、彩绘的玻璃、叙述的主题等等,它是一个抽象的现代宗教圣地。进入里面,阳光洒在丰富的空间环境里,使内部更加灵动,朴素的混凝土饰面和交织的柱梁所构成的空间仿佛隐隐透露出人们在单纯追求美好的同时所包含的凝重的复杂情绪。中国讲究天人合一、自然和谐,当东方遇上西方,在这里是否能引起共鸣呢?相信在这个大教堂里,人们所获得的精神感悟远比传统的华丽大教堂来得更纯粹。这个教堂的信徒跪拜祈祷的空间只占了室内面积的大概三分之一,更多的是参观的空间、感受的空间,给人以更多的自由呼吸。从技术上来探讨,它引进自然光照营造温暖舒适的观感,利用空间结构的丰富穿插来达到极佳的音响效果,从而在音乐唱诗当中能更好地倾听到来自上帝的声音!我由此对这个建筑师充满了敬意,这是在用心设计、用情设计。欧洲设计师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因循守旧,陶醉在自己丰富的文化遗产里面,而是大胆创新,创造出现代人的精神审美领域,他们是积极向上的!在参观的时候,我观察了建筑师Job先生,他站在这个教堂面前许久未动,似乎忘记了给我们介绍和演讲,那种对作品虔诚的感觉深深印入了我的脑海。我想西方人如此,何况我们外来的拜访者呢!关于建筑师G.米凯卢奇的资料,国内书刊介绍很少,从有限资料中得知他的一些信息:1891年1月2日出生于意大利;求学阶段前后就读于佛罗伦萨的建筑学校和佛罗伦萨的高等艺术学院;1920年~1928年曾任职于佛罗伦萨之室内建筑设计学校与罗马的艺术机构,其个人的表现特征属大胆,存在现代主义建筑语汇;1978年加入伦敦英国皇家建筑机构;到了晚期,作品强调坚固且折中,具有实验性的价值,藉以探索着建筑以雕刻构想的塑造形式。他的作品中材料运用丰富,且走有机形式,在建筑外形上力求美感和创造力,此种美术拼贴手法展现出粗糙表面,而却有形的并排方式。我想只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宗教文化精深的领悟能力才有可能出此教堂中的精品。他是意大利上世纪60年代最重要的几个建筑师之一,设计建造这所教堂他已70岁左右。
阳光照射到室内,效果对比强烈
教堂内部巨大而灵动的空间
从做礼拜的桌椅望向丰富的空间
从做礼拜的桌椅望向丰富的空间
丰富空间在桌面的倒影
在欧洲生活多年的导游小糜告诉我们:“上帝好像特别眷恋欧洲这块土地,给了她丰富的文化、茂密的森林、清洁的空气,追求生活品质的人们……使她一直在影响着世界其他很多地方。”我想我的祖国在过去何尝不也是如此,近现代我们却失去了很多,确实令人深思。最后,我想引用和引申一下王受之先生在《白夜北欧》中所说的话作为观感结束语:北欧(我意指欧洲)的设计中渗透的这种精彩的平衡,那是一种深层的民族自信,心静如水、精妙绝伦、潮流以外从不“哈”谁。看看他们的设计,是否能真正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呢?
作者单位:郑州弘文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