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当下——天津西青区张家窝镇小学's Archiver

类别:教育空间 来源: idc 室内设计案例 时间: 2014/2/17 9:52:00




设计:直向建筑(Vector Architects ) 中建国际(CCDI)
撰文:董功

工程名称:天津西青区张家窝镇小学
坐落地点:天津
建筑面积:18 000 m2
主要材料:室外涂料 木板 木格栅 穿孔金属板
设计时间:2008.12~2010.04
建造时间:2009.05~2010.09
摄影:舒赫

    在步伐迅猛的中国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伴随而生的社会压力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于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变革的极端诉求,使得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段中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和“人的生活”被忽视,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强调从现实问题出发,坚信建筑与“当下”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和积极回应,是直向建筑成立以来秉持的原则。这也许是从直向建筑的视角对于建筑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的一种诠释。

    2008年底,天津市张家窝镇政府发起组织了设计竞赛,试图为其即将建设的一所48班2160学生规模的小学项目寻找理想的建筑解决方案。除了竞赛任务书对于项目教学区、办公区、食堂区和运动区的面积及动线做了明确规定的同时,业主还反复强调了对于未来方案与现有周边环境和谐的前提下寻求创新的期待。

     概念图、手绘和模型

      总平面图

      远望整个建筑

    通过一系列对于任务书,和现状条件的分析,我们选择了将对于生活内容和行为方式本身的剖析作为设计过程的切入点。我们坚信这种着眼于对于本质内容的思考和探索自然会赋予承载它的空间和形式以某种“新”的价值。或许这是我们对于业主所谓“创新”的期待的回应。在这个小学项目中,我们正是秉承“着眼于问题”的设计理念,针对大批量模式化生产出来的教学建筑中对于“教”与“学”这种行为方式中“交流”及其“场所”的意义和重要性的忽略,提出质疑、反思和解答方案的尝试。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来自设计合作方——中建国际就项目协调,专业顾问等领域的非常有力的支持。

    我们希望在这个小学设计中着眼于对于“教”与“学”这种生活方式对于空间的需求,尝试提供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充分而富有层次的交流机会和场所。在我们看来,这是当前国内的教育建筑的模式化设计中所缺失的要点。

      光线在建筑的表现中充当了重要的作用

      透明的里面让景观可以轻松渗透其中

      夜晚的透出光芒的“盒子”

     鲜艳的色彩符合使用者的特性

    小学的规模为48班,主要功能包括普通教室、专业功能教室、食堂、风雨操场、办公室、室外活动场地。设计起始于对交流空间的行为和空间模式的研究和分析。为了寻求最合理的空间功能布局,我们在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手工模型研究。最终我们将一个共享的交流“平台”设置在二层,它象三明治一样被一层和三四层的普通教室夹在中间,最大程度上带来该空间使用的易达性和必达性。而各个年级交叉,教学形式相对自由,师生和学生之间交流互动最为频繁的专业功能教室则成为这个交流“平台”的功能载体。

    整个建筑活力最强,能量最集中的空间通过一个中庭在顶部获取自然光和加强自然通风,同时它延伸出室外,和位于其南侧的一层绿色屋顶平台相通,成为连接建筑各部分和教学楼前后景观的一个中心枢纽。由于功能的特殊性而带来的立面材料和开间节奏的特殊性,构成该建筑鲜明的室外视觉特征。

    一层绿色屋顶平台

      共享的交流“平台”
    
      共享的交流“平台”

       共享的交流“平台”

    我们在设计中倡导运用一系列的绿色环保措施,主要包括地源热泵、绿色屋顶、可渗透景观、自然通风和采光最大化等等。

    2010年9月,该小学正式投入使用。在校师生普遍认为这个学校是一个“有意思的房子”,与他们习惯的学校建筑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对于空间的趣味性,二层中厅跳跃的色彩、充足的阳光,以及自然通风和丰富的交流空间印象深刻。

     穿插与交流的空间
    
      功能性带来的特殊立面有着特殊的美学体验

      立面材料和开间节奏的特殊性,构成该建筑鲜明的室外视觉特征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