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森林——维图斯白令创业园学区's Archiver

类别:教育空间 来源: 原创 时间: 2011/7/11 17:12:00




设计 C. F. Moller Architects〔丹〕

工程名称:维图斯白令创业园学区
(Vitus Bering Innovation Park)
坐落地点:贺森斯,丹麦
景观设计:C. F. Moller Architects
工程师:Grontmij | Carl Bro
建 造:Pihl & Son A/S
面 积:8000 m2
竣工时间:2009

随着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建筑师将低能耗作为设计的重要因素来考虑。而教育空间一直以其超大的体量、特别的功能属性,成为这一领域在建筑界的实践前沿。2009年,在丹麦的贺森斯市又一座以低能耗为设计核心的学区竣工了,这个面积达到8000 m2的教学楼,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得到世人肯定。

这座隶属于VIA University College的维图斯白令创业园学区(Vitus Bering InnovationPark)由C. F. Moller Architects事务所操刀设计。这个事务所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历史最悠久,也是规模最大的事务所之一,至今在欧洲已经拥有了7个分支设计机构。他们一直以来都热衷于将其对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的研究付诸实践,如今他们又将符合时代精神的低能耗作为设计元素融入到建筑之中,使其更趋向全面。

        建筑外立面,斜向的玻璃条带清晰可见

        建筑外立面示意图

        玻璃带细节图

        建筑剖面图

整个建筑围绕“教学实践与学生创业同步”的理念展开功能区划。这一源自于19世纪70年代的维图斯白令学院(UniversityCollege Vitus Bering)教育理念,将学校教学与社会直接挂钩。为了进一步让整个空间能协调在教学区和创业实践区的主题之下,设计师最终选择了回字形的空间结构,以创造一个向外闭合、向内开放的共享空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整个建筑位于一个阶梯状坡面的连接点,7层楼的方形建筑,外观稍显方正。设计师在外立面加装斜向的玻璃带,在视觉构成一种不断运动的幻像,形成向上张力,打破了空间静止,延伸向天空。

        中央大堂是整个空间的核心

        屋顶圆形天窗设计增加了内部采光

        顶层平面图

        分布在公共空间的休息区域

进入建筑内部,白色的静逸空间里,一条横贯上下的绿色“巨龙”让整个空间“活” 起来。这条“巨龙”承袭了建筑外立面回旋上升的模式,从一层的中央大堂旋转上升至顶楼。“巨龙”除了扮演让空间灵活生动的角色,还是一个必要的安全通道,以应对突发状况。作为重要纽带的中央大堂,设计师在此设计了多个休息区和开放式的会议区,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对空间的自主性要求。同时,为了兼顾到教学和商业用途的需要,除了常见的教室外,建筑内部还分布有多个完全不同的小形会议室。屋顶由对角线划分出阳台和屋顶区域。为了解决回字形建筑内部采光不足的问题,设计师在屋顶区域设计了多个圆形天窗,将阳光直接引入中央大堂。

        教室

        小型会议室

        小型会议室

        小型会议室

面对丹麦冬季极冷的气候,设计师为这座以低能耗为设计亮点的建筑,设计了高度保温隔热的窗户,并在外部表面安装额外的隔热保温物质。此外,空间内的智能空调系统,可以根据每个房间人数调节温度。

(编译:时颜)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