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教育空间 来源: idc中国室内 时间: 2011/7/29 11:30:00
撰文李苏萍
工程名称:弗吉尼亚大学建筑学院扩建工程
坐落地点:美国,弗吉尼亚
面积:1114 m2
建筑设计:Scribner Messer Brady Wade Architects
WG Clark Associates Architects
William Sherman and Associates Architects
景观设计:Nelson Byrd Woltz Landscape Architects
竣工时间:2008年
摄影:Scott Smith
建筑系馆通常是比较难获好评的一种建筑类型,因为其使用者是现在及未来的建筑师,是那些对建筑最具批判性的教授们和正在被训练获得批判性的建筑系学生。因而除了一般在日常使用方面的检验外,建筑系馆还要接受更为全面而严格的批评。另一方面,扩建项目亦是难题之一,新与旧的关系是个永恒的话题。去年落成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of Virginia,以下简称UVa)建筑学院扩建工程由本系的几位教授合作设计,将原本有些荒败的上世纪70 年代现代主义老馆转变成既感应时代脉动而又不事张扬的学术村落。
1999 年兰根教授(Karen van Lengen)出任建筑学院院长开始着手小规模的扩建与改建工作。兰根的策略是以这些工程为契机,给予系里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实际工程设计甚至建造的机会。而这一传统延续到了最新也是规模最大的工程———学院主楼Campbell Hall 的扩建。建于1970 年的Campbell Hall 由美国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贝鲁奇(PietroBelluschi)设计。这栋四层高的现代主义建筑,在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创建的古典主义校园里是个并不多见的异数。从Campbell Hall 建成近40 年来,学生数量已经翻倍,教师数量更是增长近三倍。另一方面,新的教学要求亦需要不同于以前的室内空间以及重新梳理空间之间的关系。
扩建工程总面积约12 万平方英尺,造价1560 万美元,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其一是位于老馆东侧、三层高的Victor and Sono ElmalehWing(以下简称东翼),由克拉克教授(W.G.Clark)设计。每层完全开敞的大空间将成为评图及讨论的场所,与老馆通过新建的走廊及楼梯间相连。其二是南侧与老馆紧密衔接的办公区,提供26 个新的教师办公室,由以研究可持续发展设计见长的谢尔曼教授(William Sherman)设计。其三是将复杂基地整合起来的景观,由景观系前系主任伯德教授(Warren Byrd)设计。SMBW 建筑事务所(Scribner MesserBrady Wade Architects)是执行建方,由他们总体协调配合施工图、施工管理等工作。这一复杂的设计过程亦体现了在全美建筑学院名列前茅的UVa 建筑教育一直提倡的方向,即各学科间的合作与协作。
东翼通透的里面向人们展示“建筑系在做什么”
W.G.Clark教授的东翼构思草图
从老馆看向东翼
北侧立面的构成
东翼与老馆连接处的楼梯剖面
南侧扩建部分办公室剖面
冬季摄入更多的自然光线及太阳能
夏季通过开窗及调节玻璃百叶,产生良好的自然通风
扩建后的Campbell Hall 在功能及流线上重新组织了现存及新建空间之间的关系,也对复杂基地的周边环境有效回应。建筑学院座落在一座小山丘上,其东侧是一条校内的主赶道Rugby 路,但并不直接相邻。新的景观设计加强了从Rugby 路通往Campbell Hall 的连接。东翼策略性的位置使得在Rugby 路上的过往行人能够对建筑学院惊鸿一瞥。因而其端头采用大片透明玻璃,使室内外视觉上联通;尤其是在晚上,24 小时开放的评图室、讨论室的空间一览无余。每层在靠近透明玻璃处都放置了长椅,既供学生休息,又可放置建筑模型,供室内外观看。克拉克教授认为,“评图室是教学的一个延伸部分,我希望这栋建筑能够体现我们在做什么。”由于学院提倡建筑、景观、规划、建筑史这四个系之间的合作,不少设计课程也会安排各系学生共同设计,因而评图室所提供的交流空间非常重要。不仅限于上课时间,也是课后非正式交流的好场所。东翼的北侧立面是由一组透明及半透明玻璃形成的平面构成,为评图室带来充足的自然光线。室内靠近玻璃的部分设置了一系列可以旋转的隔板,两面均可悬挂图纸。这些隔板也可折放下来形成讨论用的桌子,使空间的应用更加灵活。位于东翼与老馆之间新建的楼梯间及走廊在体量及功能上清晰地将两者脱离开来,与东翼之间的关系如同路易•康的伺服与被伺服空间。
通向老馆的走廊
东翼与老馆之间新建的楼梯间
东翼与老馆之间新建的楼梯间内光线与透明玻璃共同作用,形成抽象画般的效果
二层平面图
在基地的南侧,景观设计师利用服务性道路与建筑之间存在的高差设置了一系列花园空间,旨在作为景观系学生的实地教学场所。南侧扩建部分在横向及竖向上都与现存空间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位于三层、四层的教师办公室每四间在北侧分享一个与学生绘图室联通的前厅,而在南侧则分享一个半室外的平台,成为教师与学生以及教师之间进行非正式交流的场所。位于二层的两间评图室则与室外教室及教学景观花园相联通。外墙上采用大面积玻璃百叶,由电脑控制,根据不同时刻及不同季节调节百叶的开合程度,从而帮助控制室内温度,节约能源。这些玻璃也可被太阳能板替换,从而为建筑学院的运转获取绿色能源。不过由于造价原因及太阳能板技术的飞速发展,校方决定暂缓安装,等待合适的时机。整个南立面外墙将会作为一处供系内教师及学生实验新型建筑节能科技的“实验室”。
东翼评图空间的多种使用方式
东翼评图空间的多种使用方式
东翼评图空间的多种使用方式
改建后的咖啡厅
光线透过狭长窄窗透入南侧改建后的楼梯间平台,如同日晷一般,告知人们时间与季节的变化
这栋建筑中有着现今许多建筑都缺失的一种特质———对于功能用项(program)的深入充分的理解。原因之一是设计师即为使用者之一,与其他使用者们有着最直接的接触。这不是一栋单凭几张照片就能“惊艳”的“奇观”建筑。它需要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去使用并体验。在不经意间,在日常学习生活的使用中,它用真实的体验一点一滴影响着学生对于建筑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走在去往评图室的走廊上,透过半透明玻璃及之间窄窄的缝隙看到另一侧楼梯上一闪而过的身影,映在玻璃上如同一副抽象画。或是秋日的午后在色彩斑斓的落叶里,坐在南侧半下沉的室外教室一边享受阳光,一边聆听老师讲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又或者在西南角改建过的老楼梯间宽大的休息平台上与偶遇的同学或者老师闲聊着,一边注视着从南侧狭长窗户中射入的阳光如同日晷一般在幽暗的地面和墙面上缓缓移动着……如院长兰根所言:“不仅仅是我们采用自己家庭中的成员去创造自己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我们采用的设计方式不是关注于外观。而是关注于我们如何生活在一起去发展更多的对话、更多的创新及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