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的觉醒——高雄市星广场商业中心's Archiver

类别:商业空间 来源: idc室内设计 时间: 2011/8/1 10:24:00




设计 UNStudio 〔荷〕
撰文 孙久强

工程名称:星广场商业中心
坐落地点:高雄,台湾
面积:25 500 m2
竣工时间:2008年
摄影:Christian Richters

高雄是台湾第二大城市,紧靠台湾海峡的地理优势使得这座城市逐渐成为台湾的海运枢纽。像其他同类城市一样,如今的高雄到了需要重新构想城市更新发展的阶段。但是,快速工业化生成的城市环境无法提供一个利于城市自我更新的平台,象征性符号的缺失使城市的重新构建难以找到一个明确的起点。

目前,高雄在市民的生活体验中发现了城市更新的关键所在:一座闪耀在现代化城市的光芒四射的新地标。星广场———作为UNStudio在台湾的第一个作品,这座建筑物的一切都让人目不暇接。这个全新的高端购物中心由内而外充满张力,流光溢彩的立面不断变幻,开敞通透的空间内外交融,完美的光线效果仿佛置身未来时空,成为城市重构进程中的新地标。

        高雄商业中心由内而外充满张力

        夜晚表皮照明带来奢华感

        流光溢彩的立面时刻变幻,色彩和韵律如水波般涌动

        立面图

项目历史
在UNStudio 参与到该项目之前,由王朝建筑设计公司和HCF 建筑事务所做的初步设计的主体结构已经建成。在预先确定的建筑结构和形体框架内,UNStudio 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修改。UNStudio 在建筑内部实现了他们一直追求的空间与结构极具特色的整合设计,特别是建筑设计中很难实现的典型无柱空间。为了实现完全自由流动的视觉联系和空间效果,设置了共享的中庭,并将自然光线引入各楼层。

此项目选址于城市广场的一角,建筑被置于三角地之中,具有更开放和广阔的边际线。向心弯曲的建筑形体对中心广场形成拥抱之势,并对城市完全敞开。

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一个购物中心,这座建筑拥有当下典型的共享城市空间。虽然此项目与城市更新计划没有直接作用,我们仍然可以认为,它和高雄市整体的城市更新目标有一个关联,因为大众呼吁的城市设施建设同样是影响城市活跃度的重要因素。

外部表皮
UNStudio 认为设计这座建筑的起点是在其主立面上体现出城市性。开放透明的玻璃立面由突出的横向构件、铝质面层百叶和垂直的玻璃鳍状构件形成一个旋涡的图形。这一模式打破了建筑物的尺度,使其从外部很难读出层高而仅看得到间距1m 的横向百叶。表面上看,百叶和鳍状构件的排布方式起到遮阳以及帘幕的作用,实际上内含了建筑师营造一个隐藏内部楼层空间“深度”立面的设计概念。

为了使顶部的餐厅拥有更好的观景视野,UNStudio 把接近建筑顶部的垂直的鳍状构件的深度逐步变浅、数量减少。即使是为满足内部空间与功能的需求做了一些诸如此类的调整,该建筑的立面图形对整个城市景观仍旧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

不同规格的鳍状构件的生产得益于参数化的设计与生产技术。为获得更高的透明度,鳍状构件由多层低铁玻璃复合而成,点状釉料印在玻璃两面,所以白天为白色。虽然为了取得统一的立面视觉效果,鳍状构件看起来与横向薄板采用了相同材料。然而从内部看,点状釉料像网状幕帘般并不明显,因此这个立面样式也提供了不间断的视野。建筑背面采取了相对简化的设计,立面的式样包裹整座建筑物,形成了对建筑物明确的身份认知。

夜晚,与鳍状构件整合设计的LED 灯的光斑投射到立面玻璃片上,不断变换色彩和韵律、如水波般涌动的照明效果取代了强烈的立体感。最小化处理的灯具有助于体现立面的奢华感。在有夜间购物习惯和夜市传统的台湾,建筑物的夜间表现非常重要。

        细部设计大样图

        细部设计大样图

        建筑总平面图

        鳍状构件由多层低铁玻璃复合而成以获得更高的透明度

内部空间
12 层通高的共享中庭设置在紧靠建筑表皮处,比置于建筑内部更能促进内外空间的交流。这一中庭空间及三部全景升降梯、两套由自动扶梯形成的垂直循环体系是建筑中主要的联系要素。自动扶梯放置在中庭内,使得中庭圆形开敞空间产生倾斜扭曲、上下连通的视觉效果。扶梯的位置在每一层旋转10°,从底层至顶层一共旋转110°。

围绕中庭的是开敞空间,通过环形玻璃隔墙上的门可以直接进入到店铺中。每层都可容纳完全独立的2 至6 个单元。因此,相对于普通的百货商店,这个商场是由具有橱窗功能的中庭和很多叠加的独立门店所组成。

流动空间的细部设计强化了内与外的交流关系,室内的地砖与商场外人行道的地砖采取相同的铺设方式,延续了立面样式。围绕中央空间布置的防火卷帘整合了嵌入式照明设施的凹槽布置。

        中庭空间以及三部全景升降梯和两套由自动扶梯形成垂直循环体系

        楼梯结构示意图

        中庭倾斜扭曲的圆形开敞空间,上下连通

当下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是以美国的经济模式为起源的一个全球性社会文化,在这一以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文化中,视觉文化由于传媒的兴起和电子技术的进步异军突起,彻底影响了整个社会。社会艺术化,审美泛化,经济运作的方式,技术超越等因素都影响着建筑学这种“离经济最近的艺术形式”。UNStudio 敏锐地抓住这一商业中心项目的核心概念,用嵌套的方法把视觉技术和空间过渡与建筑表皮整合设计,通过这一操作,星广场在活跃的人性化城市景观中扮演了超出其本身固有功能的重要角色。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