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文化中心's Archiver

类别:展示空间 来源: 未知 时间: 2011/8/3 16:38:00




场馆名称:世博文化中心
设计师:汪孝安
设计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华
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筑面积:80 000 m2
展馆位置:A片区
建馆时间:2007.12.30
摄 影:贾方(图01~图03)
张奇永(图04~图07)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世博文化中心”建筑,犹如一个能够漂浮和飞行在空中的飞碟降停在黄浦江畔。这座充满神秘感的时尚建筑在不同角度和不同时间呈现出不同的视觉形态,给人多变的空间感受。该建筑用地面积近80 000m2,地上建筑面积约45 000m2,地下建筑约为20 000 m2。它的建筑设计突出功能性,强调建筑的高使用效率,场馆中心主演区灵活多变的功能配置,满足了多功能、高规格的演出需求。场馆内配套文化休闲娱乐空间,构成了对演艺中心功能的补充,形成了一个集演艺、展示、娱乐、服务于一体的时尚文化聚集区。

中心突出了绿色、环保、生态、节能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是现代建筑体系和现代景观体系的紧密结合。作为大空间、大跨度的地标建筑,它的弧形曲线的外在形态大气磅礴,呈现一种动感、腾飞的姿态。建筑设计符合当代审美标准,能够使人产生美的联想,是一座充满了生命力的建筑。

        世博文化中心犹如一座能够漂浮和飞行在空中的飞碟降停在黄浦江畔

        作为大空间、大跨度的地标建筑,它的弧形曲线的外在形态大气磅礴,呈现一种动感、腾飞的姿态

        这样的设计使人产生美得联想,它是一座充满了生命力的建筑

世博文化中心追求形态、功能与周边环境的自然共生。设计师提出了“借天不借地”的漂浮建筑方案,将建筑的底部功能区块搬到上层。这种漂浮的碟形体,不但使下部被解放的空间形成了开放式的公众平台,还大大缩小了建筑的体量感,同时满足各种交通空间的转换及剧场大人流的疏散,也解决了建筑体量大,原有基地不足的困境。

世博文化中心的内部环境设计极具创意,功能强大。中心是一个巨大的环形空间,中间是核心岛,四周是看台,它是我国首个容量可变的大型室内场馆。根据不同演出需求可改变场馆规模和舞台位置,以适应各种演出及活动。主场馆设计有一套机械升降隔断系统,它可以根据需要,将主场馆隔成不同大小的空间。场内电脑控制升降式活动隔墙和伸缩、升降座椅,可分别转换为18 000座、12 000座、10 000座、8000座、5000座、4000座的剧场,适应不同的舞台观演要求。三维组合式舞台可以根据演出内容在360°空间中进行大小、形态变换,创造无限的舞台设计和艺术创意空间。场内还专门配置了360°LED看板和先进的可伸缩LED记分板。这里能举行超大型庆典、演唱会,又能进行体育比赛,场地中央还按照国际技术标准配置了制冰系统,能进行冰上表演和冰球比赛。

        世博文化中心追求形态、功能与周边环境的自然共生

        世博文化中心是一个巨大的环形空间,中间是核心岛,四周是看台,它是我国首个容量可变的大型室内场馆

        内部环境设计极具创意,功能强大

        这座建筑正是现代建筑理念与技术远用的展现

上海世博文化中心建筑是现代建筑理念与技术运用的展现。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体现了节能环保理念和建筑技术创新,如建筑采用碟形结构与超曲面壳体施工安装等技术,使建筑造型简洁、生态节能。弧形外观不只是为了凸显这座文化新地标的时尚感,它形成建筑的自遮阳体系,同时为玻璃屋顶的地下空间进行自然采光;江水冷却系统、气动垃圾回收系统、空调凝结水与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等多种节能技术运用,能够对文化中心的能源、水耗、室内空气质量等进行控制和管理,使文化中心成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绿色建筑。

世博文化中心鲜明的建筑特征,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建筑文化与科技的展现寓意着中国面向未来、昂扬向上的豪迈气概,标志着伟大的时代以及中国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世博文化中心建筑的价值在于留给人们一个精神家园。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