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馆's Archiver

类别:展示空间 来源: idc设计期刊 时间: 2011/8/4 15:19:00




场馆名称:意大利馆
场馆主题:人之城
建筑设计:吉姆帕奥罗(Giampaolo Imbrighi)
展馆面积:3600 m2
占地面积:6000 m2
国家馆日:2010.09.27
展馆位置:C片区
建馆时间:2009.05.08
摄 影:耿涛(图01、图03、图04、图08、图10)
贾方(图02)
申强(图05~图07、图09)

意大利馆以“人之城”为主题,延续传统理念的同时,诠释了当代意大利文化,亦唤起了人们对自己城市历史的回忆,将“人”放在建筑和城市的中心。整体风格既吸取了意大利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建筑精髓,也蕴涵了上海老城“里弄”的建设格局,还将透明混凝土等全球顶尖的高科技环保材料运用于其中。

        整个外立面像“分裂的马赛克”

        夜色中的意大利馆,灯光穿透玻璃外立面

整个意大利馆占地面积6000 m2,高18 m。建筑设计师吉姆帕奥罗(GiampaoloImbrighi)从中国传统的游戏棒中找到了设计的灵感,将意大利馆设计成由20个不规则、可自由组装的功能模块组合而成的立方体,代表意大利20个大区。整个外立面像“分裂的马赛克”,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亦体现不同地区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关系。设计师还为意大利馆特别设计了一些像“刀锋”一样的切口,让它们轻轻地“悬挂”在展馆的三条边线上,并穿透到其内部。正是这种大胆设计不仅使场馆的外形富于现代性和动感,而且还可以将外部光线反射到馆内提高馆内照明效果,并与中央大厅一起形成一条通风走廊,调节场馆内的温度。此外,展馆还安装了自然光优化控制系统和人造光设备,以解决室内采光问题。

        展馆入口

        一层的中央大广场

        墙上的乐器象征着意大利在音乐方面的成就

        展馆还有区域用来展示意大利当代家具等

        展馆还专设有通心粉主题区

意大利馆内部通过展示意大利在科技、音乐、时尚、建筑等领域的成就,呈现一个充满生气和幸福感的城市。整座展馆犹如一座微型意大利城市,整个被划分为5大区域,分别展现意大利的不同特色:有狭窄的街道、庭院、弄堂和一个封闭的广场,广场的一面墙上展示了可替换的顶级意大利服装。内部空间也因这些设计而具有很大的韧性,光线的神奇交错映照在展馆的每一个区域和角落,宛如有趣的游戏。整个场馆就是一个城市,参观者从场馆的入口开始就将经历一次奇妙的旅程。参观者还可以看到技艺娴熟的意大利裁缝、铁皮匠、小提琴匠等表演的手工艺活,也可以看到与世博主题相关的“摩西”工程通过潮汐、太阳能汽车和动力摩托车来拯救威尼斯等制作项目。此外,世界顶级跑车、知名时装、意大利名画等奢侈品也亮相馆内,展现更为真实全面的意大利风情。

        黑色的“刀锋”切口与室内的白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刀锋”一样的切口,可以与中央大厅一起形成一条通风走廊

        新型材质——透明混凝土

意大利展馆不仅在设计上新颖别致,其亮点还在于创新材料的使用。展馆采用新型材料——透明混凝土,这种在传统混凝土中加入玻璃质地成分的新型材料,可以增加室内光线,实现不同透明度的渐变,营造出梦幻的色彩效果;同时它还可以调节馆内温度。

此外,环保、可持续也是意大利馆从创作之初就关心的因素。设计师充分考虑生态气候的营造,展馆外部材采用光电太阳能集成模块,这个装置能够吸收太阳能,改善室内温度,同时有效地防护雨水的入侵。所有的措施保证了场馆在冬天利用太阳能辐射,而在夏天则利用自然的空气气流和水流降温。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