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是我的幸福's Archiver

类别:展示空间 来源: idc 室内设计网站 时间: 2011/9/14 14:56:00




撰文┃广松美佐江 〔日〕

摄影师介绍:

  广松美佐江,来自日本东京,毕业于女子美术短期大学平面设计部及日本写真艺术专门学校报道艺术部;2005年就读上海东华大学,2006年开始供职于北京和创图文制作有限公司,任摄影师;2007年开始与设计师迫庆一郎合作,拍摄了他设计的多个项目,如北京的“伊芙丽”服装店、山东济南的“自由城”等。她还为杂志、厂商拍摄人像、广告等商业大片。

  自2001年开始,广松美佐江多次举行个人摄影展,同时也与其他艺术家一起参加各类展览。
拍摄是我的幸福

  我并非一个纯粹的建筑摄影师,称我为商业摄影师更准确一点。对我来说,建筑、人物、汽车都是美妙的风景,我将以风景摄影作为我毕生的工作。

        艾未未工作室,坐落于北京草场地艺术区,设计师为艾未未

        寿司BAR高仓,位于北京朝阳区,设计师为规桥修

        “伊芙丽”服装店,坐落在北京西直门西环广场,设计师为迫庆一郎,拍摄于2008年5月。一根连贯的通长180 m的“管式衣挂”纵情游走于店内,缓和地分出区域的同时形成一个连续的空间

       长春日中交流事业中心,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图书馆的一角,设计师为迫庆一郎,拍摄于2008年5月。这是一个以树木为主题的设计。环绕于室内的各种设施的脉络像森林一般诱人进入。人们或坐在藤枝上或依在藤干上,又或者在枝杈的间隙发现一个隐蔽的场所

  在建筑摄影方面,常常因拍摄远景及透过窗子拍摄风景而感动不已。建筑作为大风景中的一部分,在拍摄时我非常重视它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氛围。建筑虽然是矗立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摄影对象,但随着周围环境、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它的表情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摄影就是要捕捉到这瞬间的变化,给看似无生机的建筑物注入生命的活力。

  在拍摄“北京冲击”这个项目时,我负责拍摄竣工前建筑的外观及带有各种主题的、有趣的样板间。在拍摄样板间外观时,建筑物墙壁上开启的无数个窗户,以及从窗户内泄出的光成为了拍摄重点。可是,到了夜晚,当太阳完全落山后,外壁上的细节就会全部消失,所以我很好地把握了太阳光的变化与从建筑内部泄漏出的光的平衡点,捕捉建筑最美的瞬间,在傍晚进行了拍摄。还有,在竣工前的外观拍摄时,因为需要从各种角度拍摄建筑物的远景,我根据太阳的移动变化,事先与设计公司详细探讨了拍摄方案,确定了拍摄日程。在远景拍摄时,由于镜头上会出现很多光圈,这样天空、太阳的角度就变得极为重要。我瞄准具有戏剧性的、朝阳刚刚出现的一瞬间进行了拍摄。紧邻建筑物的公路上,汽车和行人开始来来往往,我想将这早晨的街头景象融入进镜头里,不正是一个有趣的风景图片吗?基于这种考虑,我在拍摄客户要求的角度的同时,还会估计到比客户要求的角度拍得更大、更广些,以求图片内容更加丰富。

        “北京冲击”售楼中心及样板间,设计师为迫庆一郎,拍摄于2007年5月。“北京冲击”是一个由4幢集合住宅及百货商场复合而成的容积率超过350%的开发项目,设计师通过将地块的南北轴线旋转45°揭示了适合高密度建筑的新方法,从室外到室内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北京冲击”售楼中心及样板间,设计师为迫庆一郎,拍摄于2007年5月。“北京冲击”是一个由4幢集合住宅及百货商场复合而成的容积率超过350%的开发项目,设计师通过将地块的南北轴线旋转45°揭示了适合高密度建筑的新方法,从室外到室内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北京冲击”售楼中心及样板间,设计师为迫庆一郎,拍摄于2007年5月。“北京冲击”是一个由4幢集合住宅及百货商场复合而成的容积率超过350%的开发项目,设计师通过将地块的南北轴线旋转45°揭示了适合高密度建筑的新方法,从室外到室内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北京冲击”售楼中心及样板间,设计师为迫庆一郎,拍摄于2007年5月。“北京冲击”是一个由4幢集合住宅及百货商场复合而成的容积率超过350%的开发项目,设计师通过将地块的南北轴线旋转45°揭示了适合高密度建筑的新方法,从室外到室内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北京冲击”售楼中心及样板间,设计师为迫庆一郎,拍摄于2007年5月。“北京冲击”是一个由4幢集合住宅及百货商场复合而成的容积率超过350%的开发项目,设计师通过将地块的南北轴线旋转45°揭示了适合高密度建筑的新方法,从室外到室内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北京冲击”售楼中心及样板间,设计师为迫庆一郎,拍摄于2007年5月。“北京冲击”是一个由4幢集合住宅及百货商场复合而成的容积率超过350%的开发项目,设计师通过将地块的南北轴线旋转45°揭示了适合高密度建筑的新方法,从室外到室内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建筑的拍摄根本,除了要注意写意拍摄外,还要注意建筑物的垂直水平,表现建筑物的精巧,这是十分苛刻的要求。摄影师有时会对这种约束感到不自由,总想再添加些元素。建筑外观的摄影不同于一般可以自由打光的商业摄影,只要天气好,没有时间限制,只要捕捉到最适合拍摄该角度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拍摄了。这种拍摄虽然有趣,但也有不自由的地方。一般来讲,大家都希望在晴天拍摄,但对我个人来讲,更希望在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天空下拍摄,这样的建筑作品才会更有趣味。

  应SAKO建筑设计工社迫庆一郎先生的邀请,我还拍了很多建筑模型。习惯了在阳光下拍摄建筑,由于是建筑模型,在影棚里打光拍摄,因此感到很新鲜,同时有一种自己在操纵着太阳和天气的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感到非常愉快。

  建筑是风景。时而成为街头的象征,时而又融入到风景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建筑也是具有必然性的巨大艺术,它与纯粹以鉴赏为目的而创作的绘画和雕塑不同,它的功能性和艺术性正是拍摄本身的乐趣所在。人类的生活不能没有摄影,想优美地、舒适地、愉快地利用摄影来表现竣工的建筑,以及建筑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图片是最为重要的载体。因此,每当我面对建筑时,都会感到无上的光荣和幸福。

(刘语华先生对于本文的完成给予了极大的帮助,特此致谢!)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