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黑白的舞剧——琼耳概念艺术设计店's Archiver

类别:展示空间 来源: idc 装潢杂志 时间: 2011/9/28 15:20:00




设计·撰文 蒋琼耳

工程名称:尚街琼耳概念艺术设计店
坐落地点:上海建国西路尚街创意园区
面  积:200 m2
设计时间:2007.09
竣工时间:2007.11

  琼耳概念艺术设计店(QE Concept LOFT)位于上海建国西路尚街创意园区1号楼4层。这是一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工业建筑,通过开发商改造和格局重构,现已转化为一个富有创意的商业零售空间。为延续QE——“工业浪漫”的品牌主题,进行空间二次转化及整合成为设计的首要目标。

  红、黑、白是QE时尚饰品设计中最中意的色彩, 设计师将这三种色彩综合运用,使其散发出属于琼耳艺术的风格。材质肌肤,空间变换,交叉运用,设计中,红线、白墙、黑光这三种色彩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琼耳既是艺术家,又是设计师,所以这个概念店的设计是必须集“艺术”与“时尚”于一体, 拥有激情与感性,跨越东西方文化,既是独特个性的又是共享于世界的。概念店中展示的设计作品丰富多样,首饰、家具、装饰品、配饰及艺术作品,通过设计师的设计使得这些多彩的艺术形式和谐地共存于这小小的200 m2之间。

  设计的主要元素为器、门、屏,即点、线、面。充分利用原有店面的开放空间,在平面功能布局中,将店内陈列和店外陈列整合为一体。在占据商业空间设计主要起点的入口,设计师设置了一个以“器”为元素的装置,强化了交通组织的标识性。它既像一个公共电梯的轿箱,又类似一个水泥管的截面,短暂的停留便引导你进入了“工业浪漫”的小宇宙之中。

       被称为转化器的通道

        顶部路轨灯具组灵活运用于空间之中

        空间分上下两层,上面为茶空间,取材于剧院的包厢

        门的意象被强调

        平面图

       大空间作为转化器的外部空间,包含了多种艺术品及展示装置

        家具展示区

  通道被设计师称为转化器,这是一个线形元素的为主的带状空间,将建筑构件——“门”做为功能意象,结合产品陈列构成一个序列,让观者感知属于品牌的独特空间。由钢结构结合红色织物线的视觉印象,隐喻着传统手工艺的韵律和现代设计的秩序。物质、观点在此时此地开始了转化。

  汰石子——一种过去广泛应用于上海本土建筑外立面的材料,在“工业浪漫”的大空间内归宿沉积,并以一种主动的方式(铺地)来支撑起新物质及意识形态的诞生起点。

  大空间作为转化器的外部空间,包含艺术品、家具、首饰、陈设品、服饰的陈列及适合各类展示品需要的装置。白色的基调起源于纸的特征。 器、门、屏的特性应用于陈列功能的设计中,“器”——陈列家具的设置,“门”——框架内外空间视觉渗透,“屏”——空间区域的分隔,视觉韵律的控制。顶部路轨灯具组灵活运用于空间布置和空间整体秩序的协调。

  茶空间位于一个新建的钢结构平台上,引用剧院包厢的形式,通过维度的转换成为相对独立空间,由一个单臂结合悬臂结构楼梯进入。而结构平台的支撑则由“屏”包缚并形成空间限定。

图片提供:琼耳概念

设计师采访介绍:

        蒋琼耳: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艺术设计系,从小学习国画及书法。于1997年创立上海唯品设计,涉及首饰、家具、室内设计等多个领域。在国内外举办多次各种类型的艺术展,应邀为著名时尚品牌设计纪念品,以及为德国总理及夫人设计访华礼品。

id+c:到现在为止,设计工作最吸引你地方是什么?
蒋琼耳:永远充满激情,永远与生活、生命谈恋爱

id+c:女性身份对设计工作有何特别的影响吗?
蒋琼耳: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因为作为女性设计师,对生活、对人、对女人、对女人眼中的男人,我们有特殊的理解与视角,设计作品是每位设计师的个性的折射,所以女性的敏锐及细密的观察都影响着我的设计。
  说没有,是因为设计没有清晰的女性风格与男性风格之分,我觉得设计师不以性别而区别,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id+c:在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最大危机是什么?你是如何克服的?
蒋琼耳:最大的“危机”是“成功”, 当你渐渐被大家所接受,设计风格渐渐被大家所认可,“成功”会令人感到满足,但是在成功同时,不停地超越自我,不去选择最简单的设计方式,一直尝试推自己走得更远,是很重要的。
  “头顶理想彩虹,脚踩现实大地”,“保持与设计谈恋爱的状态”是最好的方法,让我一直向前走!!!

id+c:现在很多职业女性从做创意性的工作转向技术性的工作,如管理、制图、营销等,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作为一个从事创意性工作的人,你对她们有何忠告?
蒋琼耳:其实,这一现象也很好,我觉得设计师就如艺术家,有两种类型从事此行业的人。一类是具有天才、天份的艺术家或设计师,这是上天赋予的,是通过学习与努力也得不到的。他们是为设计、为艺术而生的,所以他们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此。所以这类设计师一定会坚持走在创作一线的道路上。另一类是通过学习、实践,拥有一定的悟性,达到一定的设计水平,他们其中有些人就会转向设计管理、设计营销等相关专业,其实,与其让不懂设计的管理人员来经营设计,还不如让懂设计的人来管理设计。所以设计管理是很重要的一个行业。

id+c:女性设计师从青涩走向成熟,是否也是从感性走向理性的过程呢?
蒋琼耳:从我个人而言,从青涩走向成熟,以至在日后的更长的道路上,我始终是感性与理性的综合体。用感性所感悟到的灵感,需要理性来演绎。感性与理性的并存,使我能够充满激情,并具有品质及品位。

id+c:从油画到摄影,从家具设计到室内设计,你跨越了当代艺术的多个领域,在你看来,中国人对于当代艺术的认知已经达到何种程度?艺术会走向平民化吗?
蒋琼耳:我感谢上天赋予我“艺术家”及“设计师”的双重身分,这双重身分允许我成为一个“跨界”的设计师、艺术家。 其实,“跨界”意味着行业灵感的交叉,象化学反应一样,有时会形成一种全新的思路及风格。
  中国人对当代艺术、当代设计的认知越来越高,设计、艺术也渐渐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艺术是主观的,是艺术家通过艺术把他的世界与我们分享;设计是相对客观的,是为了我们的生活而服务的,所以要与尽量多的人来分享。

id+c:除了工作之外,最享受生活的哪一部分?
蒋琼耳:爱—— 爱情、友情、家人。有了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变得美好,而且我们可以尽情享受其中。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