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容四境之地景建筑——坤山和谦接待会所's Archiver

类别:展示空间 来源: idc 室内设计与装修 时间: 2012/11/15 10:34:00




设计 常季设计
撰文 Albert

工程名称:坤山和谦接待会所
坐落地点:台湾 竹北
面  积:990 m2 (含样品屋面积)
主要材料:风化木 梧桐木喷砂 强化燻黑玻璃 天然非洲柚木 墨镜 铁古铜金属银白龙石材 实木地坪 抽象艺品画作
竣工时间:2011
摄  影:李国民

  环境意识上扬的年代,建筑成为人类解读环境的直接反应。早年工业机械文明所引动之现代建筑型态,因其工业化一致性之型态轮廓,而无法细腻地对环境之微小特征进行回应;然而欲回顾历史建筑式样寻根,又无法忽视人类生活文明改变之事实。本案为一售楼处的接待会所,其建筑型态体现回应四境之主动性,成为设计者对地景建筑的一项探索性空间实践。

  从主干道路远观本案,映入眼帘的场景犹如悬浮于半空中之木量体。此为设计者尊重环境之回应手法。将建筑实体往上撑起,配合自然温润木材质来表现,可降低建筑高度对环境之突兀感。底层量体虚化并内退,以强化上部型体所呈现之带状型变;使人在远距离状态,能藉由建筑型体的带状变动,主动觉察建筑本体四周环境的差异,这是以建筑本位出发还原环境本位之具体实践。

       平面图

       建筑犹如悬浮于半空中的木量体

       上部木量体设计以内嵌凹口,与前庭共构一简要之迎宾场域

        建筑入口

       黑色镜面玻璃,使人们即使面对建筑本体,仍能将视觉焦点置于四周环境

  走近建筑,建筑材料其纹理成为可辨识的状态。漂浮的木质量体以木版材排列叠构之方式,表现平行阵列并稳定起伏之条纹形态;木质板材在色泽上有些微深浅变化,也成就了自然材料其细腻之表现张力。底层以虚化量体感的概念,黑色镜面玻璃作为直接反映四周环境之媒材,使客户即使面对建筑本体,仍能将视觉焦点置于四周环境。上部木量体设计以内嵌凹口,与前庭共构一简要之迎宾场域,并为内部空间之场景预留伏笔。配合上部木量体之形变所造成底部空间的压缩,自然带动客户入内之空间动线,让客户顺应四周环境之起伏,进入量体内部。

  进入会馆大厅,宽阔场域藉由天花黑框反衬白色墙体,与地面软质白毯相形呼应,形成大尺度空间之内聚氛围。透亮玻璃细管指引场域内起居格局之怡人气息,由空间形式手法过渡至家具布局摆设,叠层的空间层次引人舒缓入内。空间两道黑墙围合稳定且自在场域之精神,提供人一刻暂留以回朔由外境入内境之空间意境。

  会馆内之艺品陈设,除为空间内之视觉聚焦功能外,更成为空间动线起伏及方向的指引。如大厅空间黑墙上之星点洒落,引动空间气流由上部玻璃细管送入室内,而后延展至四周场域。会谈区黑白相称之空间调性,主墙上画作的自然律动构图,使得黑白对比的空间状态,结合自然波动的起伏,让客户放松身心;而枝叶随空间气流而摇曳,成为接续空间的动线指引,引人由会谈空间顺势进入吧台会谈区。

      入口接待区

       玻璃细管将上部空气运送至四周

        廊道的端景设计颇具禅意

       会谈室隐匿在黑色走廊的一侧

       会谈室内的陈设简单,却意境颇丰

      会谈室对面即是吧台会谈区

       吧台会谈区设计颇为轻松舒适

本案体现设计者环境本位之空间思考哲学,以其主动式的设计表现力道,进而诱发居者反馈于四境之空间认知,成为尊重环境纹理的实质作为。空间格局互引穿流,物件设置传达空间川流既分且合的概念,呼应自然律动之起伏。设计者由外而内,以其环境本位思路,表达空间与人之自然对位关系。

  常季设计的张立人设计师说过,“环境回馈得透过踏实执行才能进行思辨,否则将永远成为冠冕堂皇的口号;而执行的第一步你得先面向四周环境。”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