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续语——费孝通江村纪念馆's Archiver

类别:展示空间 来源: idc 室内设计与装修 时间: 2012/11/28 13:00:00




设计/撰文 李立  

工程名称:费孝通江村纪念馆
坐落地点:江苏 吴江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参与设计:张承 董江
面积:2234 m2
设计时间:2009.12~2010.03
竣工时间:2010.10
摄影:姚力

    江村是太湖东南沿岸的一个普通村落,它的实名是开弦弓村。1936年,时年26岁的费孝通先生对开弦弓村进行了开创性的人类学调查,并在1939年发表《江村经济》一书,从此江村之名远播海内外。1981年,费孝通先生三访江村并于此重新开启中断了20余年的中国乡村研究。可以说,开弦弓村见证了费孝通这位卓越的社会学家两次学术生命的开始。2010年初,为了纪念费孝通先生诞辰100周年,吴江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开弦弓村建造“费孝通江村纪念馆”。

    江村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村落,宛如弓形的小清河蜿蜒穿行,构成村落的基本生活空间。纪念馆的建设用地是村落边缘的一块废弃农田,地势低洼,荒草丛生,周边建筑混杂。我们通过现状分析,发现这块场地具有成为村落公共中心的潜力。纪念馆的设计策略应立足于改善民生、服务江村这个根本目标,将纪念馆建设视为优化开弦弓村落公共空间的重要契机。

    费孝通江村纪念馆属于小型建筑,其陈列内容由费孝通展厅、费达生展厅以及江村历史文化陈列等三部分组成,展示面积不到2000 m2。按照一般思路,通常会集中布局以追求较为高大的纪念性建筑体量。但是在充分考察场地特点之后,场地北侧几株茂盛的香樟树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并成为决定建筑布局的最关键因素。这些香樟树是村落的重要景观标识节点,也是连接村落最主要的跨河桥梁的枢纽,如果被纪念馆建筑遮挡将严重降低村落空间的识别性。于是,建筑布局反其道而行,舍集中而求分散,形成占住两翼、让出中间香樟树景观视廊的基本构思。

       平面图

      主馆入口引桥

       主馆入口门廊

       主馆与水中倒影

      建筑沿场地周边布置

       香樟树主导了建筑布局

      费孝通纪念厅

      形体内外的连通

      回形流线的阶梯

    建筑群体沿场地周边布置,在整合空间边界的同时围合出了中心场地,使得纪念馆真正成为村落的公共场所。其中,费达生展厅和江村历史文化陈列作为附馆,紧贴西侧的农贸市场布置。费孝通展厅作为主馆,紧临东侧的村委会和村办小学布置。附馆形体不同角度的扭转是对弓形的村落布局的回应,通过扭转间隙组织的精确对景处理,给分散的建筑群体增强了视觉张力,丰富了行进中的空间体验。主馆围绕一个两层高的方形中庭展开,与常见的静态观瞻的中庭不同的是,这里不仅有形体上外与内的流通,还组织了一条回形流线环绕中庭到达二层的眺望平台。在这条流线中,一个正常人眼高度的漏空缝隙贯通方形的四角,使人在连贯的运动中感知空间透视的变化,用空间语言折射出费老“行行重行行”的学术实践历程。在建筑类型构成上,纪念馆以堂、廊、亭、弄、院、桥等元素回应了江南建筑特点,尤其是在建筑内外之间增加了“廊”这一中间层次的过渡空间,极大地增进了建筑的公共属性,为容纳多种形式的村落活动提供了可能。

    室内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是一次性完成的,例如重要空间的缝隙效果都是通过悬吊结构设计获得的,结构反梁的运用获得了平整无需吊顶的顶板效果。这里一方面考虑到室内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创造更为完整连贯的空间意象;另一方面主要是考虑到乡村建造的实际情况,尽量减少施工工序,也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周期。室内采光充分考虑了自然光运用,在公共空间和展厅均布置了适量的采光天窗。考虑到节省纪念馆的运转与维护费用,自然光必然是更为可持续的现实选择,但是最终的展厅布展并未很好地利用自然光,许多天窗被封闭改为人工照明,当前我国博物馆陈展设计偏重于人工光环境的现状仍没有改变。

       缝隙内外感知透视的变化

        悬浮的形体与流通的空间

       悬挂的四壁与透视的迂回折叠

       形体扭转的间隙之一

       形体扭转的间隙之二

      建筑洞口对周边环境的截取

      连廊将空间递进展开

延续村落文脉、增进村落活力,在此基础上实现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对费孝通江村纪念馆的创作设想,也是践行费老“志在富民”理想的一次尝试。它传递的是服务乡村、甘做配角的设计理念,最终能否实现建筑与村落的真正融合还需要等待时间的检验。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