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本原——禾磊建筑's Archiver

类别:国内设计师 来源: idc 室内设计 时间: 2016/10/14 10:59:00




 蔡大仁  Da-ren Cai
 
 学历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暨都市设计硕士
        中原大学建筑学士
 经历   禾磊建筑 协同主持人  2006至今
        淡江大学建筑系 兼任讲师  2000-2010
        原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2004-2006
         张基义建筑工作室  2000-2004
        大砚国际建筑事务所  1998-2000
        美国麻州F.R.Harris.Inc? 1997-1998
        刘培森建筑师事务所? 1993-1994


 吴明杰  Ming-jet Wu
 
 学历   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建筑硕士
        台北工专建筑科
 经历   禾磊建筑 协同主持建筑师  2008至今
        宝元建筑师事务所  建筑师  2001-2007
         大砚国际建筑事务所  1996-2000
        吴毓廷建筑师事务所  1990-1994


梁豫漳  Yu-chang Liang
  
 学历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暨都市设计硕士
         成功大学建筑学士
 经历     禾磊建筑 主持人  2002至今
          实践大学建筑系 兼任讲师  2013至今
          成功大学建筑系 兼任讲师  2005-2013
           淡江大学建筑系 兼任讲师  2000-2006
          大砚国际建筑事务所  1993-1995, 1998-2002
           美国麻州TRO建筑师事务所  1998

id+c:能否先给我们介绍一下禾磊建筑?
禾磊建筑:我们是一家跨领域的环境整合事务所,涉足建筑、景观、室内等,目前有梁豫漳、蔡大仁、吴明杰三位合伙人。人与环境的界面,是我们思考设计的核心所在。

id+c:你们都是建筑学出身,如何看待建筑与室内的关系?
禾磊建筑:无论是建筑还是室内,其实都需要回到人与环境的界面这一关键问题。在我们看来,建筑与室内是空间的不同层次。建筑在基地是空地的状态下,需要处理与周遭的都市、景观的关系;而室内与原有的建高、相关的开口、动线、设备系统、结构等紧密相关。当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不管是室内还是建筑,我们的基本态度是一致的,我们关心未来这一场所会发生的功能行为、业主的主客观条件等。

id+c:不久前,有人批评台湾设计的风格比较单一,一直鼓励现代简约的风格,阻碍了台湾设计的多元发展,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禾磊建筑:风格并不是我们发展设计的关键词,回到基地条件、业主的功能需求等去思考设计,才是核心所在。其实,在我们看来,台湾设计也许给人单一的印象,但这并不是简约,而是空间本质的呈现,这是强调空间构成的自然结果。

id+c:都市更新是业界讨论比较多的热点问题之一,华山绿工厂是比较典型的都市更新的实践,你们是如何看待都市更新这一议题?
禾磊建筑:华山绿工厂的基地原先是货车站,随着城市的发展,成为了荒废的空地,之前有过许多的规划,但都没有实现过。我们在规划的时候,保留了原先的水泥月台,将都市农耕的概念带入进来,通过线性的院落去连接相关的人、事、物,特别用板模创造出与周遭尺度上不一样的变化,通过种菜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赋予台北一个不一样的公共空间。

id+c:你们都曾经在美国接受过建筑教育,这一经历对你们设计有何影响?
禾磊建筑:我们不仅仅都是在美国接受的建筑学训练,而且都曾经在同一家事务所工作过,这使我们对工作的价值与工作方式有相当程度的共识。在美国接受教育,使我们有机会接触著名的设计师,了解他们思考设计、操作设计的方式。回到台湾后,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把国外的方法运用来观看自己的生活。

id+c:许多著名建筑师分享过旅行对其设计观念的形成起过巨大的作用,你们如何看待建筑旅行这件事?
禾磊建筑:在早年的时候,我们的建筑旅行更多的是为了看某个大师的作品,但随着旅行的增多、自己经验的累积,接触不同风土人情、文化,给自己新的经验与刺激成了我旅行的主要目的。当然,对我而言,除了接触新的经验之外,从不一样的地方回到我们生活的环境,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id+c:在你们的职业生涯中,曾经有哪些建筑师曾对你们产生过影响?
禾磊建筑:在不同的时期,曾经有不同的建筑师曾影响过我们,但影响最大的是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他虽然设计的案子不多,但每件案子都是回到建筑空间的本原上做思考,运用不同的材料营造出非常单纯纯粹的存在感,这是最让我感动的所在。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