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仲松
简历:
1974年 生于吉林
1999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1994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主要作品
上海五角场800号美术馆总体设计、北京Song Club室内设计、
北京宋庄SOKA私立美术馆设计、上海五角场交通枢纽标志性构筑物设计及下沉广场景观设计、上海五角场800号仓库改造、上海国际艺术中心、上海海港新城景观大道设计方案、大连开发区海湾广场设计、上海浦东大型景观雕塑《东方之光》——日晷、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标志《公正柱》
编者按:
学雕塑出身的仲松年少得志,成名很早,25岁就完成了浦东世纪大道的景观雕塑日晷。29岁的时候,仲松正式进入设计界,设计了上海五角场交通枢纽标志性构筑物及下沉广场景观。此后,以极具个性的设计语言引起了业内的关注,扬名设计界。但仲松却非常谦虚,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四十岁之后成为一名建筑师,五十岁时成为好的建筑师”。
id+c:你是学雕塑出身的,但现在却涉足设计行业,这一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仲松:我在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读书,很小就接触到艺术,耳儒目染,后来非常自然地就进入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但在大学期间,听了王受之先生的演讲后,我逐渐喜欢上了建筑,当时学校也设立了建筑系,于是我就想转系,学习建筑,但非常无奈,当时不允许转系。这并没有磨灭我对建筑的热爱,在大学期间,我就寻找机会做室内设计和产品设计,锻炼自己。2000年,我受邀设计上海浦东大型景观雕塑日晷,这是我第一个和城市发生关系最直接的作品。在完成这个作品后,我认为自己可以尝试做更大体量的设计,慢慢地开始涉足建筑设计行业。
id+c:几年前,你受邀为上海杨浦区五角场环岛设计景观雕塑,却给他们提出了整体的景观建筑设计方案,当时你是如何考虑的?
仲松:当时在受邀参与雕塑设计的时候,我仔细地研究了整个区域的资料,最终发现一个雕塑并不能够解决他的问题,于是我就提出一个全方面解决的方案,非常幸运,业主接受了我的提案。
id+c:你的几个作品,如上海五角场800号仓库改造、Song Club、北京环碧堂画廊,设计得都非常风格化,你是把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痕迹强加于每个作品之上还是仅仅只是潜意识的流露?
仲松:我并没有有意去强化自己的风格,这可以解读为思考方式的延续,是某种气质上的延续。其实,在做每个项目前,我都会研究该场所所要服务的对像、周遭的环境,并以此为出发做设计。
id+c:“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被凭空创造出来,复制是大自然生产有机体的方法。每一个个体都排列在其原形与后继者的无尽秩序中。”这一思想在你的诸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这是不是你设计的精髓所在?
仲松:我曾经读过德国著名的汉学家雷德侯的《万物》一书,对我的启发很大。在书中,雷德侯提出,中国其实是最早实施模件化生产的国家。中国的文字是表意的,64个笔划组建6000多个汉字,而英文是表音的。中国的陶瓷和国画也是如此,可以在短期内大量复制艺术品。这些都表明中国人很早就感知到了模数的逻辑,掌握了大自然的规律。在我的概念中 ,复制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创造。我们不能够去设计无中生有的东西,只是去发现并组合已有的东西,这是我对设计的理解。
id+c:在我看来,你的设计实验性很强,这会不会和商业产生冲突?会不会给后续的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仲松:Song是我和其他几个合伙人一起策划出来的,它兼有餐厅、酒把、零售等功能,是一个全方位为我们定位的人群服务的非常特别的全新概念的场所。我的设计是基于整体策划的基础之上,这一设计并不是以我个人的喜好为出发点的,我只是结合我之前的经验,找到了最合适策划的一种形式。开业后,反响还是非常不错的,这也证明我比较准确地找到了合适的形式。
id+c:你的设计非常特别,你是如何保证你的设计得以实现的?
仲松:在我看来,我的设计并不是很难实现。可能是由于学雕塑的原因,对于如何去实现自己的作品早已训练有素。其实,在实践中学东西,远远比书本上多得多,也快得多。刚开始设计的时候,首先遇到的便是结构问题。当时我们设计上海浦东大型景观雕塑日晷时,上海的几大设计院都认为我们提的方案不可能实现,但我们自己做出了一个1:10的模型,施工问题就比较轻松地解决了。在之后的设计工作中,我们会直接参与技术方面问题的讨论。当然我们也找到了合适的公司配合我们工作。在工作中,我们也逐渐累积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指导我们如何往下走。
id+c:你是设计师,同时也是艺术家,你是如何看待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仲松:其实,对我而言,设计和艺术之间并无多大区别。当然,设计需要你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整个团队在一起协作合力完成作品,而艺术却更多是个人去单独完成。
id+c:你曾经说过,对你而言,“重要的是能保持一种安静平和的生活状态,关注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问题”,当下你认为的有意义的问题是什么?
仲松:在我的设计中,我比较关注的是设计全程化的生命。设计完成后,后继的使用者对作品完整性的补充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人民大会堂,如果我们仅仅从建筑本身而论,它并不值得我们重点关注,但如果我们能够从它的历史以及在其中发生的事件等角度去解读的话,超越建筑本身的意义便浮现出来。因此,在阅读建筑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设计本身,去解读设计背后的故事,也许更有意义。同样,在做设计的时候,我们也不要仅仅限于设计而谈设计,更多去了解相关的信息,也许对设计更有帮助。也许是由于体制的原因,国内的设计师做设计时大多比较简单机械,只关心业主的任务书,因此导致做出来的设计出现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其实,很多时候,业主也没有很好的规划,设计师应该为业主做好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