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可能性——郭旭原、黄惠美访谈录's Archiver

类别:国内设计师 来源: idc 室内设计师 时间: 2012/8/16 14:52:00




        设计师郭旭原、黄惠美

简历:
郭旭原
HSUYUAN KUO
大尺设计&郭旭原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美国Skidmore , Owings & Merrill LLP都市设计师
美国Stone Marraccini & Patterson专案设计师
美国Hellmuth,Obata+Kassabaum, Inc.都市建筑设计师
台湾李祖原建筑师事务所专案建筑师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硕士,从事都市暨建筑研究
台湾东海大学建筑学士

黄惠美
EFFIE HUANG
大尺设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原堂设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主持设计师
李祖原建筑师事务所专案设计师
大仁室内计划有限公司设计师
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硕士,从事建筑室内研究
台湾东海大学建筑学士


id+c:简单介绍一下你们目前的工作状态吧?
郭旭原、黄惠美:大尺设计成立于1998 年,设计的初始就希望自己是一个全方位的设计团队。从大尺度的环境规划、建筑设计、景观及室内设计到所有空间的细节都是我们所关注的;我们甚至希望挑战空间计划的决策,因为创新的计划内容与策略往往会有创意空间的可能性,而“可能性”正是事务所的核心价值,对我们来说,设计没有一定的规范与形式,开发个案的“可能性”与永远寻求“不同”是我们对“建筑”的共同理念。

每一个建筑个案对我们而言都是一件独特的作品,“建筑”各有其不同的人文历史与环境涵构,我们经常从“场所”中开始寻找灵感,也常跨界结合不同领域的专业,从诗人、艺术家与媒体工作者等的参与,期待强化事务所在创作时的深度与广度。

事务所团队合作的形态以纵向的项目制为执行主轴,训练每个人独立思考及组织能力,而每周的设计会议则为事务所之横向沟通,设计会议的执行就像学校的设计课一般,每个人都要对设计的创意提出想法与贡献,同时也要接受设计深度的考验。

完整的空间设计团队,才能针对各种尺度的案例提供周全而高质量的规划与设计,我们认为空间的问题必须超越机能的需求,如此才能提升使用者的生活质量;也深信建筑之执行不可独立于室内及景观的范畴之上,而必须相辅相成以达到尽善尽美境界,而事务所对“建筑”所追求的共同理想是:尊重人文历史的环境涵构、具创意的设计理念及构想、挑战当代设计思潮、跨界及专业的团队合作。

id+c:你们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是否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设计语言?
郭旭原、黄惠美:关于“建筑”的探?我们喜欢从最本质的问题开始,然而问题的提出往往比答案的出现困难,对我们而言创作的乐趣在于不断有问题产生和答案之间相互辩证的过程,当答案似乎快要出现的那一刹那,是最令人感到兴奋的时刻。建筑常离不开所处的环境而单独存在,我深信聆听环境与场所本身的声音是重要的,因为问题及答案都在那里,只等着我们去发掘和回答。

id+c:灵感从何而来?
郭旭原、黄惠美:在我们看来,灵感来自于Team WORK和旅行学习。

id+c:如何判断一个好的设计作品?
郭旭原、黄惠美:好的设计作品在于满足基本使用机能功用外,空间、造型与质感是否能令人感动启发。

id+c: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扰?
郭旭原、黄惠美:创新的空间、造型、机能与材料运用等是我们在实践工作中经常思考的问题。

id+c:简单谈谈对台湾当下设计的认识吧。
郭旭原、黄惠美:台湾的设计界在这十年开始慢慢去除对欧美的设计认知,走出自己想要与该走的路。

id+c:据我了解,你们做得比较多的销售中心,在你们看来,设计销售中心最重要的是什么?
郭旭原、黄惠美:对我们来说销售中心与我们在从事的所有永久个案都是一样,只因为速度较快,可以让我们有更多对空间想象的机会做创造。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