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川内话村落——黄陂大余湾村's Archiver

类别:采风 来源: idc 室内杂志社 时间: 2013/9/10 11:38:00




撰文/摄影 辛艺峰

  在武汉市东北部, 有一个被称之为“十里画廊花果川”的地方,这就是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东麓、玉屏山西坡、木兰湖南岸长约10 km的木兰长川。木兰川内除幽美的自然风光外,独具特色的明清旧宅组成的村落——大余湾村更是闻名暇迩。现大余湾有村民108户,居民324人,数十幢保留至今的明清(主要是清嘉庆年间)石砌住宅,虽已陈旧仍可看出昔日的气势。2005年9月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在正式公布的第二批2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大余湾榜上有名, 这也是湖北省仅此一处获得此项称号的村落。由此也给木兰川带来有仙则名,有龙则灵的历史文化振兴良机。

1.村落历史
  大余湾距离武汉城区约60多km,最早是在明朝初年,在朱元璋诏令赣湖大移民的社会背景下,由江西东北部的德兴迁徙而来的余氏家族在这里定居修建的,至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

  大余湾与湖北其他乡村的不同,这里的建筑是典型的婺源民居风貌。木兰川是黄陂的中心区,大余湾在川南,川北还有个德兴村,村民都是当年江西德兴县移民的后代。大余湾亦如是,不过不以原籍地命名,却以定居者“余”姓族名为村落的命名。

  整个大余湾村自明初以来经多年营建形成如今的风貌,现砌筑的宅院和房舍多有几百年历史,虽错落于岗峦低丘,却有着完整的安居构想。而村内不管是何时何家建屋,均按照祖宗定下的标准和要求修建,经数代传承,形成今日粉墙黛瓦、飞檐画壁、青石板路、小桥流水的明清村落整体村落布局。村内保留至今的数十栋明清旧宅,几乎全是用大块裁打得十分规整的条石砌建而成,石面上琢有细致入微的滴水线,而围墙却是用石块垒成的。村中民宅屋顶均为硬山式,隔间的垛墙笔直地砌上瓦端,突出于檐外,昂首飞翘,极具动感。而村中民宅的天井水池、檐额彩绘、木雕隔屏、清式架子床与扶手椅,一切都古色古香。就连先祖余秀兰的墓和余氏族谱都保存下来,可供后人祭奠与查阅家族的渊源,并成为今人考证“江西填湖广”氏族迁徙移民历史和鄂东民俗文化极为珍贵的遗留实物。

      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东麓,木兰湖南岸长10 km的木兰长川,是一个被称之为“十里画廊花果川”的地方,也是鄂东山川之奇景

       大余湾的选址和布局都体现了中国的古村落选址的理想模式

       大余湾村落中心的民宅是典型的婺源建筑风貌

      明清古村落大余湾民宅建筑鸟瞰及村中具有台地空间层次的民宅布置图景

2.选址布局
    从中国传统村落选址到布局来看,均强调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在我国的堪舆书《黄帝宅经》中就把大地看作有机的整体,认为选择良好居住地的前提是“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这样才能获得有生机的理想居住之所。大余湾的选址和布局都体现了中国古村落的选址的理想模式。

2.1村落选址
  大余湾村的风水特色归纳起来看是“左边青龙游,右边白虎守,前面双龟朝北斗,后面金线吊葫芦,中间如意太极图”,其中“青龙”、“白虎”、“双龟”、“葫芦”均指村落周边的山包,尤以“双龟”、“葫芦”最为形象。连结“葫芦”的“金线”则是指木兰山系的山脊一线,耸峙在葫芦山北侧的是旧寨、新寨、谌家寨几座山峰(峰顶垒有石寨墙)。村前有进水、出水两条溪流汇集于村中的池塘,形状恰如一张太极图,从而把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完美地展示出来。可见从江西迁到大余湾的余氏家族先祖是具有相当文化背景的,当初之所以选择在此定居,是因为认定这个湾子是一块极为罕见的“风水宝地”。 

2.2空间布局
  今天的大余湾村,西邻纵贯黄陂区的滠水河,北枕旧塞山,依山而建,村落保留有明、清传承下来的格局,具有较为典型的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的特点。其空间布局为典型的台地式,建筑多为两层,但由于建筑均位于不同高程的台地上,因而村落建筑的天际轮廓线依然参差错落,整体景观层层叠叠,极富变化。而村落空间结构则依人的行为活动形成“街——巷——庭——室”的由公共空间向私密空间层层过渡的空间场所关系,并使大余湾村落在空间层次上更为丰富,且从街、巷空间向庭、室空间的过渡区域间还存在台地空间的层次。

  如今大余湾村以一条主街横向展开,次街垂直于主街,全村在主、次街的划分下形成4个组团,均沿等高线布置。连接4个组团的村中主街处于同一平面,地势起伏不大;次街多垂直于等高线,以石阶或坡道连接高低不同的台地。巷则穿织于主、次街道,呈网格状。从街、巷线型来看,多为曲线型,曲折自如,时而开阔时而封闭,充分体现了山地村落街巷空间的特点。

      位居大余湾村东呈三合院的并联式住宅建筑实测图  

       三合院的并联式住宅的建筑造型与內部环境实景

       三合院的并联式住宅的建筑造型与內部环境实景

      余绍礼宅的建筑实测图

      余绍礼宅的建筑造型

      拼花格扇门,即便于空间的利用,需要时可以打开及拆卸花格扇门,让天井和堂屋的空间连为一体

2.3广场水塘
  广场作为传统村镇中主要的公共性交往场所,常常成为扩大了的街巷空间。大余湾村中有两个由主街串接的广场,其广场三面均以建筑围合,南面开敞且面水,形成半封闭、半开敞的广场空间。

而中国传统村镇常借助地形的起伏,灌水于低洼处而形成池塘。大余湾亦不例外,但其奇特之处在于:大余湾的水塘与陆地均呈S形,即以水为阴面,陆为阳面,自然形成八卦图形;并且村中4个水塘又分别构成4个村落组团的中心。

3.民宅造型
  大余湾地处鄂东,其建筑形制、风格与作法均近于赣北民居。村中目前数十幢保留至今的民宅,其建筑大部分保留明、清时期的造型局面。正如当地有一民谣形象地概括出大余湾古民居建筑独有的特色:“前面墙围水,后面山围墙。大院套小院,小院围各房。全村百来户,穿插二十巷。家家皆相通,户户隔门房,方块石板路,滴水线石墙。室内多雕刻,门前画檐廊。”建筑风格是鄂东民居中的精品,有较高的建筑研究和考古价值,它既是湖北民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中地区实为罕见的历史文化遗产。

3.1民宅形制
    大余湾民宅采用三合院形制,由三间正房、两厢和天井组成,俗称“一正两厢房,四水落丹池”。如位居大余湾村中的余绍礼宅,其宅内正房中间前为堂屋,后为灶房,堂屋正中设神堂,供祖宗和“天地君亲师”牌位。左、右两间正房为卧室,通常隔成四间,按左大右小、前大后小,分长幼而居。正房共五间,加上厢房两间,共七间,当地称为“联五转七”。四面外墙一般不开窗,户内采光均是通过天井和屋面明瓦来进行。

  余宅主房较高,为双坡硬山式,厢房屋顶为不对称的双坡顶,分长短坡,短坡坡向外墙,长坡坡向内院,正房与厢房屋面相交,均采用小青瓦。宅内天井很浅,“天井凼”用石头铺砌,可调节室内空气、阳光和排水排污。大门内侧建有走廊,称为廊沿,并与正房和厢房的廊沿相接,从而便于雨天户內人员的通行。令人称奇的是,厕所一般建在室外避嫌处,专供男子使用,而床头边放马桶(俗称“净柜”)供妇女使用。

  村内还有呈三合院的并联式住宅,这并联的两家住的是兄弟或亲戚,两家有着共同的墙和相连的屋架,相邻的两间正房前端则被打通作为两家联系的过道。房子正门一般向内退一步,意为“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大概是村民遵循的人生处世哲学吧。

3.2建筑构造
    大余湾民宅多为三开间,由四榀屋架加上梁枋组成的木构架为承重结构。有的山墙也作为承重墙,梁架选用优质木材(湘杉),柱子下端垫有石质柱础,利于防腐、防潮、隔墙为穿斗结构,柱间为木材拼制而成的鼓皮墙(当地的叫法)。外墙由面墙和“陪墙”(当地的叫法)组成,墙高约 6 m:面墙为“滴水线石墙”,厚度约60 cm。墙体正面刻有纹路细密均匀的斜线,从正面看去,整面墙好像檐口的滴水线,又似雨丝斜织。“陪墙”用较杂碎的石头拼砌而成,外墙采用糯浆砌法,隔墙及寨墙采用干垒石墙砌法。墙体材料就地取材,多采用附近山上的绿帘石和绿泥石。  

  大门门洞砌石门夹,其上有砖木造的出檐式门楣,侧立面山墙上端也有类似门楣的装饰。其他细部也别具匠心,如外墙角有的成弧形,有的成多边形,有的成锯齿交错状。而面向天井的堂屋开八扇、四扇六抹头拼花格扇门,由格扇门的数量可以衡量住宅的大小和主人地位的高低。必要时格扇门及地栿均可以拆卸,这样天井和堂屋的空间可以连为一体,即便承办八桌酒宴也不在话下。

3.3装饰陈设
  从大余湾民宅的建筑装饰来看,走进民宅,只见在宅第天井、庭院、转楼、厅堂和后厢房之间,有雕刻精美、完好无损的镂空鼓皮屏肩,其图案有蝙蝠、牡丹,刀工圆熟,形象生动,寓富贵吉祥、福至心灵之意;天井正中,有长方形的石砌水池,与天井之上的一方无瓦之顶垂直对应,这样不仅上面利于看天采光,下面利于积雨蓄水,同时还具备了排水功能,体现了对水的珍惜和对水蓄放的讲究。民宅內部装饰简朴,一般集中在格扇门、脊檩等处。阁楼栏杆、格扇门或为直棂或为规则排列的透空雕饰。而在屋前檐额不少在“文革”时“涂鸦”的装饰,也在村民的整治清洗下,显露出它那的古老与绚丽。细细看来,竟是题材极为丰富的彩画,其色彩多为青、黛、朱红等色。其檐画题材则为民间故事,如“荷犁牵牛”、“高山流水”等,也有“喜雀闹梅”、“遍地呈福”、“繁花锦绣”、“鸟兽动物”、“童稚耍玩”等内容,其中以龙凤形象居多,以寓意生活的美满与吉祥如意。民宅建筑装饰图案造型丰富,神态逼真,用色大胆,栩栩如生。 

       大余湾村民宅的建筑装饰与图案寓意

      大余湾村民宅的建筑装饰与图案寓意

      大余湾村民宅的建筑装饰与图案寓意

      大余湾村民宅的建筑装饰与图案寓意

    此外,大余湾村中遗存的“雍正朱批玉旨”箱、“四豆同荣”寿匾,以及嘉庆二十二年所立石碾,散存的石磨、石碓,还有铜灯具、纺线车、织布机、脚踏水车、石舂屋脚石块上的拴马铁环等均成为村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随处显示其数百年传承下来的居家环境文化底蕴及安居乐业构想。

  今天的大余湾村并不只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物质外壳,而是显示着传统文化内涵的复杂的载体。其空间和形式的安排无一不表达着一定的意义,蕴含着大余湾人祖祖辈辈的理想,表达了他们的情感、追求和信仰。正如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大学,建筑与人类学专家阿摩斯 ? 拉普卜特教授在《住屋形式与文化》一书所说:“民俗传统直接而不自觉地依托文化——它的需求和价值、人民的欲望、梦想和情感——转化为实质的形式,它是缩小的世界观,是展现在建筑和聚落上的人民的理想环境。”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认为大余湾村是古人遗存的恬静、淡泊之桃花园式的田园生活模式。这里村前屋后的山水都被纳入到村落整体布局里来,并被赋予了独特的人文含意及村民们完美的生存追求,从而使这个历时600多年绵延发展至今的古村落仍然吸引今人不停地探寻与思索。 

参考文献
[1]湖北省武汉市黄破区木兰乡政府.明清风水建筑文化遗产——大余湾村.小城镇建设,2006年 ⑾
[2]黄陂县县志编篡委员会.黄陂县志.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年
[3] [美]拉普普.住屋形式与文化.台北:境与象出版社,1991 年

实测图纸整理绘制: 李青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