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毛葛
新中村原名琉璃庙沟,属河南省巩义市新中镇。巩义市旧名巩县,地处洛阳和郑州之间。巩县历史悠久,地势险要,因“山河四塞、巩固不拔”而得名。又因地扼古都洛阳,史有“东都锁钥”之称。
新中村坐落于两条南北向的山梁之间,一条小河由南向北穿村而过。田地分布在两侧山梁的土岭之上。民宅靠山崖挖窑洞建成,河道两岸,院落沿山梁一字排开。树木散布于村中各处。因上世纪80年代修建水库,过去定期泛滥的河水已经干涸。村北水口旁建有一座太上老君庙。清中期老君庙翻建为琉璃瓦顶,琉璃庙沟的名字也由此而来。太上老君是当地煤窑业的守护神,在以煤矿生产为最主要生活来源的琉璃庙沟,老君庙是全村人生活的中心。老君庙院落西侧不远处是张氏祠堂。村中民宅由祠堂、庙宇所在的北端逐渐向南发展,最终铺满小河两岸的山岭,形成今日的格局。
柏茂庄园
传说琉璃庙沟西侧的岭丘是古代荥阳郑家的坟冢,岭上松柏茂盛,岭前流水潺潺。迁居于此的张家后人以柏茂、松茂为号。柏茂一支清末民初时靠钱庄和煤窑生意发家,从道光年间到民国初年建起了规模颇大的庄园,分柏茂仁、柏茂元、柏茂恒(已拆)、柏茂永、柏茂和、柏茂信6个堂号。13个院落东邻河道,围绕岭丘成曲尺形分布,共有楼房80余间,窑洞30余孔。
柏茂庄园现存建筑中最宏伟的是属于西侧“柏茂元”一支的四个院子,南侧两院由张祐建造,北侧两院是张诰一家的居所。张祐与张诰是叔侄关系,在民国年间先后开办煤矿,生意红红火火,赚取了大量金钱,建造起精致宏伟防御性颇强的宅院。张祐两院聘请上海的建筑师设计,前有三座两层歇山“绣楼”和一座四层瞭望楼,后面是上下3层共18孔明券青砖窑洞。因为没有买到前侧的土地,张祐的宅院其实只建成了原设计中后侧的部分。绣楼具有南方建筑的风韵,窑洞则采用了西式的拱券和壁柱做装饰,可谓中西合璧、南北融合。张诰两院建造时间较早,前方房屋采用当地传统式样,倒座、厢房俱全,后方有三层窑洞、四层晒台,因大量采用石块做外饰面,较张祐宅院显得格外粗犷有力。
柏茂庄园现状图
柏茂庄园总平面
俯瞰柏茂庄园
柏茂庄园外围
柏茂信双层院落
柏茂庄园重台窑院
窑洞建筑
新中村地处黄土高原东端。窑洞与房屋共同围合而成的四合院是这里最常见的居住形式。柏茂庄园是新中村建筑最典型也最杰出的代表,下面以柏茂庄园的建筑为例,介绍新中村窑洞建筑的特点及建造过程。
这里的院落倚靠崖壁建造,以南面或东面为正向。靠崖挖出的窑洞相当于正房,称“上房”。厢房与倒座是盖起的房屋,厢房称“下房”,倒座称“临街房”。房屋墙壁用夯土或砖石砌成。下房建一或两层的都有,临街房为二层。以一个坐北朝南的院落为例,大门通常位于临街房的东梢间。门道正对的下房山墙上砌影壁或小神龛,龛内供奉土地或观音神位。临街房一层是客厅,下房一层供人居住。房屋二层称为“棚”,棚上干燥,用来储存粮食、杂物。按当地习俗,上房要高于下房,临街房高于下房并低于上房。内院窄长,下房两侧与上房及临街房之间的过道分别称“上风道”和“下风道”。因寿木(即棺材)长七尺(约2.33 m),上下风道都要宽于七尺,否则寿木就不能在风道里转弯,没法抬出院子了。
上房窑洞通常以三孔一组的形式出现,中间一孔称“主窑”,两旁的称“偏窑”。窑洞之间的崖体称“窑腿”,窑腿上部拱顶称“券”,用砖或大块石头砌成,砌筑券顶的过程称为“合券”(现在也有支模浇注成形的混凝土券)。新中村的窑券呈半圆形。窑洞洞口一侧称“窑脸”,深处称“窑底”。主窑与偏窑之间的窑脸上砌有小龛,供奉土地、观音等神位。窑洞可做多层,上层的窑洞较下层退后,留出晒台,收获季节用来晾晒玉米等粮食。窑洞深度视具体情况而定,短的七八米,长的有十五六米。主窑一般宽3.5~4 m。为突出主窑的地位,主窑要比偏窑做得略大,高、宽均多出一两指的长度。为了聚财、聚气,人们将窑洞做成内宽外窄、内高外低的形状,称为“勤口”。内部比外部高宽多出一两寸即可,以肉眼看不出为准。高大的窑洞可用木板分隔为上下两层。为充分利用空间,有的窑腿内垂直窑壁砌砖拱券,深浅不一,大的可放床或煤气灶,小些的堆放杂物。窑内也砌小龛,相当于小壁橱。窑洞内的通风状况良好,空气质量高,十几米深的窑底内也可做卧室使用。
张祐院曾在民国时请上海设计师设计,故有南方建筑的元素
“绣楼”与窑洞
柏茂庄园张祐院外立面
柏茂庄园张祐院纵剖面
张诰院入口
张诰院四层晒台
窑洞的分类
新中村的窑洞属于靠崖窑,以砖石发券。按照施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明券和暗券两种做法。暗券做减法,先在崖壁上挖出券形的洞穴,再在洞内合券;明券做加法,在平地起券、券上覆土,合券时券是露明的,窑底与山崖相接。两种做法各有利弊:暗券费工费时,造价较低;明券省工省时,造价偏高。在实际施工中,还有一半挖土、一半填土的半明半暗券。
柏茂庄园张诰院窑洞立面
柏茂庄园张诰院纵剖面
柏茂庄园某宅平面,一个典型的四合院落
明券、暗券与半明半暗券
修窑过程图
窑院的建造
主家先请来先生看风水,确定建造的吉日吉时和诸多禁忌,再请来瓦匠、木匠施工。瓦匠负责建造窑洞,是整个工程的负责人。建明券窑洞大致要经过砌窑腿、定券、做照牌、做模子、合券、内装修、砌窑顶、修窑脸等过程。
3孔一组的窑洞共有4条窑腿,中间两条称为“中腿”,两侧的称为“边腿”。中腿左右受力均衡,边腿单边受力,需要比中腿更大的承载能力,做得也厚一些。一般中腿宽二尺五(约0.83 m),边腿宽五尺(约1.67 m),因此边腿又叫“大腿”。
券形分“全圆券”和“扇面券”两种。全圆券的截面是一个半圆,窑腿高与圆半径相等。在全圆券基础上,窑顶位置不变、增加窑腿的高度便形成了扇面券。扇面券左右两侧的净空高,比全圆券更好用。
照牌是券形的模板,窑洞前后各竖立一个。先用砖砌主体,再用砂浆把锯齿状的边缘抹平、做光。照牌做光、晾干后,用多条线绳连接前后照牌的对应点,绷紧的线绳形成一个券顶的参照曲面。
在窑洞的前、中、后部用木头搭起几个横向的支架。在支架上垒砖,使砖的外沿接近券形的轮廓。砖上再搭一圈竖向的模子杆,一根挨着一根,紧贴绷起的线绳形成曲面。用黄泥抹平模子杆表面,形成拱形的模子。
模子晾干后开始合券。每侧3人、共6人协同工作。自窑腿向上,在模子外一层一层的砌砖或石块,缝隙用破灰泥粘合。如果合的是砖券,或者石券用的模子杆够大、够结实,就可以一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合券完毕。当石头太大、模子杆强度不够时,需要进行“出腰”的工序,这是合券的最后也是最关键步骤。
券合到差80 cm封口时,改为6人分别在前中后三处操作,不再是纵向一层层,而是横向一圈圈的迅速合券。每合上一圈,就在顶部石头的空隙内打入小楔子,券吃上劲儿便不再压迫下面的模子,算是成功了一大半。合好的券用稀砂浆灌缝。
主人在窑脸一侧的券顶部位砌入纸墨笔砚和小圆镜子等物品祈福、辟邪。整个券合好后,人们会放鞭炮庆祝,并向券上抛撒五谷杂粮和喜糖,相当于封顶仪式。
少则一星期、多则十来天,待券顶干透后拆掉模子。富裕人家会将窑洞内壁全面粉刷一番,穷人家则只用砂浆勾一遍砖石缝隙。接着在窑顶上用大石头压住券脚,再在石头上覆土,压实填平,粉刷面层。3孔窑洞上方形成一个平整的晒台,收获季节可用来晾晒粮食。
在窑脸一侧砌墙,留出门窗洞口,待门窗全部装好,即大功告成。
窑院的规模依主人的财力和宅基大小而定,有钱了便建得豪华些,没钱了就朴素些。几孔窑洞建好便可搬入居住,前面的房屋和上层的窑洞可以等有钱时再继续建造。
摄影:毛葛
实测图纸整理绘制:周益 尹璐 毛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