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凉的汉墓——碛口李家山's Archiver

类别:采风 来源: idc 装修设计 时间: 2011/12/27 10:59:00




撰文 / 邵 源 孟文华

山西是我国的文物大省、文化大省,是全国现存古建筑最多的省份,有“地上博物馆”之称,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106座,占全国现存同期同类建筑的70%以上。学习传统,了解中国建筑历史,吸收本民族文化精髓,山西是第一必经之地。这对许多来过山西的人而言并不陌生,而更多期望饱读山西古建的朋友,相信许多还未广为人知的地方更具吸引力。这里一些设计师朋友以自己的视角与口味游走于山西一些还未开发却极具价值的古迹中,观察、发现、解读出不同寻常的观点与结果,尤其一些保存完整的古镇、古村,其溶于自然、顺乎环境的整体形象,更有助于我们认识、理解先人的深层用意。

身为山西人,荣幸自己拥有近水楼台机会之时,也极期望能与更多读者共享许多山西宝藏的光彩。本期邵源介绍的李家山,地处山西临县黄河之滨,是荣华退尽的碛口古镇之一景,与其紧邻相连的西湾村、碛口镇都魅力无限、风韵卓绝。未曾纯商业化渲染的原始、古朴之貌,正是我们最期望接触、感受的。
——王寒冰

“表面似荒凉的汉墓,但走进去却是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对李家山村民居的评价。

  李家山村坐东北指西向,三条黄土梁,中为凤首凤身凤尾,左右为两翼,负河而飞,风水称凤凰展翅(村里人常说: 凤凰展双翅,麒麟踏四宝)。李氏家族分为二支,一居凤身,一在右翼,依山就形,高下叠置,上下几百米的山崖和40°的坡间,从沟到顶,构筑窑洞有九层之多,这奠定了今日李家山村的整体形势。

  自然环境对传统建筑形态的影响最大。昔日人们因技术水平低下,而就地取材,顺应地形地貌,构筑自己的住所。在此基础上逐步改善发展成为适应不同自然条件的建筑形态。当人们面对自然环境时,由于它有一定的特性,人们常把它理解为有含义、有秩序的地方。人们理解了这种特性,借助这种特性而和场所发生了联系。人在建造自己的人造环境时,必然反映出其所处自然环境的秩序和特征。因此,便有了李家山建筑形态与自然环境的一致和某种含义。
  凤凰村形:李家山村的形状像一只“凤凰”。北面依靠的山顶是凤凰的头,从这里向南偏东和南偏西的方向分别延伸出一道山沟,直通最低处的咸沟。两道山沟的东、西两坡上,都密布着依山就势而建造的窑洞住宅。围绕东面山沟的窑洞,组成了“小村”;围绕西面山沟的窑洞,组成了“大村”。大村和小村,就是凤凰的两个翅膀。夹在两道山沟中间的山坡,向南突出,成为凤凰的身体。它由北面的一段缓坡(其名曰“庙梁上”)和南面的一段陡坡组成。陡坡的尽端处有一座天官庙,坐北朝南,其南西又靠近悬崖,这就是凤凰的尾巴了。

  这个在选址和整体布局上都特别讲究风水的古村落,虽有凤形却只富不贵,更无西湾村两个举人,六个进士,十一个官吏的仕途光耀。风水以凤凰落地为贵,而李家山之形凤展似飞,其贵尽散。还有咸沟水咸不生青龙,且李家山村东低西高,更无蜂腰鹤膝之形,因而有财无官。奈何天官庙有意补之,仍无力回天。

        紧邻黄河的碛口古镇

       紧邻黄河的碛口古镇

        地形图

  立体村落:“东财主院”是两层窑院,位于大村东侧山坡上,坐东朝西。一层窑洞院内,正房5孔石窑,明3暗2。南厢房为2孔石窑,其西侧为硬山起脊的大门。大门朝南开,其上匾额正面书“堂构增辉”4个大字,上款为“壬戌年(1862年)孟秋月”,下款为“任应龙书”。大门的正脊、墀头、门簮、雀替、侧壁上均有考究的雕饰。尤其是墀头上的“麒麟献瑞”,雕刻十分细腻。北厢房为3孔石窑,其西侧为通住上层的楼梯。院坪西侧的倒座为2间草棚。一层窑院的正房和厢房均无前廊。窑院的二层,正房为5孔砖窑,其前廊宽约3 m,设明柱8棵,廊南端设小门,直通院外。南侧厢房3间木构砖房,其门窗隔扇质量较高,保存较好。北侧厢房原先与南侧厢房一样,有3间木构砖房,但后来因为一层的北侧厢房墙体出现裂缝,遂将二层的厢房拆除。窑院大门南面是一块面积约700 m2的坪地,是东财主家的晒场。 

  “后地院”:位于大村西侧山坡上,坐西朝东,是“西财主”李带芬年建。李带芬字香亭,所以该院又称“香亭楼”。该窑院由南侧主院和北侧跨院组成。北侧窑院为两层。底层窑洞的正房为7孔石窑,明5暗2(尽间的窑洞通过厢房西侧窑洞进入)。院坪南、北侧的厢房各为3孔石窑,其东侧各有通往二层窑院的楼梯。南侧楼梯间的东侧是院门,硬山起脊,大门朝南开,造型较为简单,且破损严重。院坪东侧的倒座为5间牲口棚,另入口的东侧还有1间进深较浅的草棚。一层窑院的正房和厢房均无前廊。院坪内北面放1盘磨,中间的位置放一台碾,西北角屋檐下挖有1个地窑。窑院的二层,正房为7孔石窑,南侧4孔窑和北侧3孔窑之间,自外墙至一层窑洞垴畔上的女儿墙设砖墙划分成两家。正房前的檐廊宽约3m,南、北部分分别设明柱6棵和5棵,廊南端设小门,直通院外。北侧厢房为5间木构砖房,有宽约3m的前廊,门、窗、隔扇与雀替的质量较高,保存较好。

  “新窑院”:又称“子寿楼”,是于民国五年(1916年)修建的,位于“后地院”南面。院门设于东北角,朝向东北方,硬山起脊,形式与“东财主院”的大门类似,但建筑规模和装饰水平都略差于后者。门洞上方的匾额正面书“软旌节孝”4个大字。大门的两扇门板上各钉有5横3竖15个铁门钉,门板的边缘也包着铁皮。院坪内北面放1盘磨,中间挖有1个地窖。与一般人家的地窖是垂直挖入地下不同, “新窑院”的地窖是阶梯状入地下的。倒座房的东墙外约1.3m高处设有4个石质栓马扣。正房窑洞的垴畔,在南、北、西三面有砖墙,西面墙的中间开门,现此门南侧部分的围墙已损毁。

  李家山村窑院因地形条件限制,其房向都有所差别,据于八卦定水口,所以院之水口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依山就势,高低叠置的立体村落

        东财主院门

       窑院间的坡道

       新窑院大院

  石排水沟:山西黄土地的土层结构是垂直肌理,易崩塌,因雨水冲刷而导致的山体滑坡是常有的事故。防止山体滑坡的必要措施就是在合理安排排水。排水措施可利用原有的土坡,也可修筑石排水沟。显然后者的作用更为持久和可靠。李家山村修有大小石排水沟共5处,其中3处在大村内,1处在小村内。剩下的1处,正好是大村和小村的分界线,从庙梁上一直延伸至天官庙的西北侧,落差足有30~40 m。小村内的1条石排水沟,位于小村所在山沟的低处,高度只有3 m左右。大村内侧山坡的北侧和西侧山坡的北侧,落差分别约有10 m、5 m和20 m。石排水沟也是在显示房派的实力。

  大村山沟的两侧,陡峭的山坡上,石砌或砖砌的窑洞或紧邻悬崖,或层层叠落,远望去山坡表面的大部分都已经为窑洞建筑的石材、砖材和拱券门所覆盖——这已经是一幅“立体村落”的景象。我们无需到山顶,汉墓尽在眼中,似乎桃花源并非吴老说言的与世隔绝。

作者单位: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校
摄影:邵源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