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的守望——天龙屯堡古镇's Archiver

类别:采风 来源: idc设计期刊 时间: 2011/8/5 16:55:00




摄影•撰文 余平 董静

人类从石头洞穴中走出,始终没有放弃对石头这一材料的利用与创造。石头村、石头镇、石头城,这些用石头聚集起来的房子遍布世界各地。石头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我国多民族的文化和广袤的大自然孕育了石头民居的独特魅力。
黔西南喀斯特地貌的大山深处,两脉山卡住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有一个叫天龙屯堡的古镇。这个顺元古驿道的重要驿站,曾是兵戈相见的军事重地。这儿的石头房子里生活着一个独特的族群,他们的足迹里有着历史的悲情。其身份特殊,虽与布依族、苗族互为邻里,却长期锁城,绝弃于世间。

行走在天龙屯堡错综复杂的石头巷道上,穿过“九道坎”低矮的过街门洞,看到门两边放置弓箭或火枪的石孔仍然如旧。建筑的细节告诉我们,这个古镇在建造之初一定不属于男耕女织的百姓生活。要读懂这里的建筑,就需要把历史翻回到六百多年前的明洪武年间。
本已归顺明朝被封为梁王的元朝藩王与当地土司势力举兵反叛,朱元璋大怒,从南京调集30万大军前往镇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调北征南”。叛乱平定后为了防止元朝残余势力和土司势力再次反叛,皇帝采取了“屯田戍边”政策,命征南大军就地屯田驻防,在滇黔古驿道两侧广设“屯堡”,“三分操备七分耕种”。

屯军须携眷属同住,编为军户,户籍归督府,为世袭。屯垦之田由官府就地强行划拨,按兵官级差定额配给,为军户世袭占有。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如同鹤立鸡群般孤傲地在这个本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安家落户,使命感和优越感为他们的心竖起了高高的围墙,与周边的土著居民保持着警惕的距离。

        屯堡老人,古镇历史的传承者

        “增兵街”是屯堡最老的古街,先民引渠入屯,同时也营造出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韵味

        屯堡内四通八达的街巷把各家各户连接起来,便于防御

        屯堡的建筑从头到脚都离不开石头,屋顶是如同鱼鳞般层层叠叠的石板;石板为2cm左右厚度的多边形,倾斜成倒角排列,也是屯堡人建房的讲究之处

屯堡就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小城。内部布局有一条主要街道,四通八达的街巷把各家各户连接起来,也有过街楼将户与户相连,无论是发生正面战争,还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偷袭,复杂的地形和串联的房屋都已成为有效的防守壁垒。我们穿行在过街楼狭小的阴影中,虽然没有了战火,但仍然可以感受屯堡人当年建造家园时那份不安与戒备的内心世界。

此时再也不是杏花春雨的江南,取而代之的是挺拔的高山和起伏的高原。山地少数民族面对这些“不速之客”与他们同山共水,无法回避人性自然流露出地对“外来者”的抵触。面对始终没有平定过的匪患和作为中央政权在苗疆的部属要经受的各种兵乱侵扰。屯田军人建造的居所,要有傲视周边民居的气势和严密的防守。
房子的坚固性是首要考虑的,同时,也由于当地山多石头多,所以,青砖黛瓦的江南民居只能用石头房子来代替。这里石头多,有块石,也有可以层层揭开的薄厚基本均匀的平整石板。向当地的布依族学习用石头建房子,由木头固定房子的骨架,再用坚硬的石头进行围合。
石墙由大小厚薄不一的石头或石板叠砌。采用天然采集的块石作干砌或浆砌,按不同叠砌方式又分为乱毛石、平毛石、方整石数种,石材的用料以不浪费为原则,这样的随机性也给石头垒墙带来了人工设计很难有的一种山野之趣,与大自然环境中的山石也更为协调。窗户又小又高,如同一个瞭望口,兵器对这样的房子无能为力。

也许屯堡的先民也没有预见到,相比江南木结构的传统民居,这不得以造就的石头房子在历史风云中屹立不倒,像标本一样封存他们的历史。那浅灰白色的石料,经过工艺和岁月的打磨更显光洁,它默默地传递着屯堡人的文化。
屯堡建筑从头到脚都离不开石头,屋顶是如同鱼鳞般层层叠叠的石板。石板为2 cm左右厚度的多边形。这些石盖的屋顶,看似与布依族石板房的屋顶一样,仔细看,不难发现石板很有规律的倒角排列,这样可以更好的解决屋面排水,也显出屯堡人建房的讲究之处。
石头的外表,木材的内在。建筑和屯堡人一样,防御和坚强是他们的外在表现,精致细腻才是性格的本源。建筑表达了他们那份来自天子脚下精英文化的优越感。

        封闭的四合院天井

        石墙由大小厚薄不一的石头或石板叠砌,采用天然采集的块石作干砌或浆砌,石材的用料以不浪费为原则,这样的随机性也给石头垒墙带来了人工设计很难达到的一种山野之趣

        进院门多为垂柱门罩

        “九道坎”古巷如同地道战一样错中复杂,石阶高低曲折,过街楼穿插变化,复杂的地形和串联的房屋成为有效的防守壁垒

        建于1934年地天龙学堂,保存完好,石制的外表下还是江南的内核

        与山石融为一体的古寺

引一条小溪贯穿古镇,座座小桥相连,在这深山高原仍然演绎着小桥流水的韵味。天龙屯堡基本保持明清四合院的格局。并且巧用围墙、天井构成一家一户的整体。“三合院”为正房3间,左右各有厢房,对面修围墙与外界隔开;“大四合院”为正房7间,左右各3间厢房(其一边留一间作大门通道),照面仍是7间,成为照面房;“小四合院”为正房5间,左右各建厢房,正房仍建照面房5间。

站在合院的“天井”中环顾四周,建筑内部脱掉了石盔甲,恍惚来到了江南。排立木头柱梁承重,院内立面除房墙裙用石板之外,均用厚2 cm的木板围合。进院门多是垂柱门罩,院内装饰从格扇门窗到大门之上的门簪都饰以精致木雕,尽显江南的工艺。每个部件都饰以不同的图案,最为典型的是吉语类的福(蝙蝠)、禄(梅花鹿)、寿(麒麟)、喜(喜鹊)。窗棂门楣上刻着人字格、万字格、寿字格等各式花纹。不仅是木雕精美,在石头的雕刻上也显露出江淮工匠的细腻之处,石墩、柱础、石槽,甚至下水道的入口处,也都有龙、凤、青蛙、蝴蝶、蝙蝠等各种各样的图案。这些属于江南人从小耳濡目染的建筑文化,在对故乡的追忆中自然而然的表现在屯堡建筑之上。

岁月更替,明朝赋予他们的荣耀亦随着朝政的变化而烟消云散。明代的屯田制被废除,屯堡人转为民户,成为普通的百姓人家,而心灵的高墙却不能改变。面对清朝满人的天下,身负大明王朝光荣使命的屯堡人在这滇黔之地也只能在缅怀过去中默默地面对现实,苦苦地守着自己的文化传统。曾经那属于征服者的优越感也黯然了。他们的复杂情愫流逝在岁月中,印刻在建筑上。

        木雕和石雕等建筑细节展示出江南工匠的技艺

        木雕和石雕等建筑细节展示出江南工匠的技艺

        木雕和石雕等建筑细节展示出江南工匠的技艺

        木雕和石雕等建筑细节展示出江南工匠的技艺

六百年来,在贵州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他们始终没有离开石头房子,没有走出石头高墙。妇女始终身着长袍、大袖衣、拴围腰、系长带、头缠白帕,圆形的发髻坠于脑后,佩戴耳环,仍保持古色古香的明代江南妇女古装遗风。屯堡人戏台上上演的永远是《三国》、《隋唐演义》、《杨家将》、《封神榜》等爱国故事。

屯堡建筑从整体到细节都在告诉我们关于屯堡先民的历史信息和精神指向。块块顽石,它是最直接的见证者,蕴含生气。这天然的材料经人的聪明建造,再受时间的洗礼,形式和材料都融入历史地理中,使它不能不让我们产生灵性的融合、神志的感触。六百年的石头在岁月中熠熠生辉。

作者单位:余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
董静 西安财经学院文学艺术系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