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景观——山西兴县蔡家崖古村落's Archiver

类别:采风 来源: idc 装潢杂志 时间: 2011/11/18 13:34:00




撰文 / 于红 霍耀中

  黄土高原人类传统聚居环境是经过岁月的长久积淀而形成的。当我们走进黄土高原古村落,那些经过时间雕刻的窑洞景观,就是一部令人赞叹的生存记录。它适应天然地形,与自然生态有机地组成整体,形成人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和谐景观。其建筑形态、装饰元素与大自然结合,显得格外生动美观。晋西北兴县蔡家崖是以窑洞建筑组成的古村落,至今仍保持着原始而朴素的自然形态。

  饱蕴晋西北民居特色的蔡家崖古村,位于山西兴县城西5公里处。它曾是中共中央晋西北军政委员会、晋绥分局、八路军120师和晋绥军区、晋西北行政公署所在地,是全国著名的敌后根据地和大战略首府,当时被誉为“小延安”。古村有国家一级文保单位晋绥革命纪念馆,晋绥边区司令部、分局、行政公署等机关便成立于此院。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贺龙等曾在这里居住,院内可见贺龙当年亲手栽种的六棵柳树,当地人称“六柳亭”。

  古村坐落在连绵的黄土丘陵之中,东崖是蔡家崖旧村所在地,长300多米,多为靠山式窑洞,有土窑、石窑和接口窑。其靠崖式院落高低相置,左右相连,层层叠叠。拱形窑洞,木制门窗,窑面及院墙用当地人称为“顽石”的石材砌成。往西便是古村的北坡,此处窑洞依山靠崖、妙居沟壑,与黄土紧密连在一起,融于自然。一孔孔农家老窑内,散置着许多生产生活物品。这些东西,有上辈传下来的,有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它们看似自然散置但却有序摆放,渗透着原始的乡土风格和朴素的自然观。

        蔡家崖古村落全景

        蔡家崖古村落农家小院

        蔡家崖古村落北坡

        蔡家崖古村落北坡

        蔡家崖古村落北坡

  蔡家崖的建筑,有其特殊的韵味。首先,它是蔡家崖祖祖辈辈人用自己的辛勤和智慧塑造出来的。我们可以看到,朴实的老百姓对空间仍然有着很好的安排,有着一定的适应性。他们对空间的自我塑造,有一定的规律和一定的审美取向。这里生存痕迹非常明显,需求与场所紧密相扣。我们通过一个小院子,来剖析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基本关系,鸟瞰老百姓真实生活的场所,给今天室内外设计一种可借鉴的思考。

  这是蔡家崖一户农家,在一个小山头上,挖出不足八十平方米的方坑。以自然山体为墙,靠山开凿窑洞,形成了实用功能颇为完善、生活空间错落有致的生存场所。小院不是平地下沉开向四壁建屋,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半下沉式院落。由于山体关系,院门向西开,院墙是顺山挖下的天然墙壁,还开有通风口,形成了空间围合通透的场所景观。正房两孔窑洞坐北朝南,住着一户三代人,紫红与草绿相间的“顽石”窑面,典型晋西北风格的木质门窗。院中两棵小枣树,黄土地面。大门一边是牲口棚,另一边是山峁,山峁上凿的小土洞和搭置在南墙下的小棚房里,散置着好多生产、生活用具,是农家储物的场所。东墙下建有厨房和柴房,旱厕设在了院门之外。小院不大但别致,生存环境简单而淳朴,宁静而和谐,有着浓郁的风土气息,是人与自然融洽共存的原生态建筑景观。

        蔡家崖古村落纪念馆

        蔡家崖古村落东崖

  以上剖析的是一户极普通的农家院落,透过它可以看到农民的生存观和审美取向。他们用最直接、最本原的一种需求来生存,创造了一种生存的景观。这种景观是经过千百年的环境变迁、文化传承而形成的。朴实农民的审美是单纯而富有生活热情的。这种农家景观使人们生存需求和自然环境紧密地扣在了一起。

  我们说景观是在变迁的。在这里,生存一定意义上是指老百姓的基本需求。但是从社会的发展来看,实际上也有另一种意义上的生存需求,比如晋绥边区政府当时选择在蔡家崖,就是一种革命的生存需要。其适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且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

  八路军的到来,给这个原本封闭的古村落带来了新气息。天南海北的人集聚在这里,文化的撞击、生存需求的变化,令黄土高原的建筑环境,有了新的景观变迁。它首先体现在对空间的使用上,原先古村的生存空间大部分是供几口人居住的小型院落,后来却出现了大窑洞和一排12孔窑洞的大院,这与当时团体活动的空间需求是分不开的。此外,审美上也发生了变化,例如窑洞的窗棂,过去窗棂大多是方格状,“万”字、“喜”字也是方格的打散重新组合,后来却出现了倾斜、呈放射状象征旭日东升的图案,带有浓郁的红色延安特点。

  由此可见,人们在生存过程中会适应环境,在适应过程中又会改造环境。这种适应中的改造,改造中的适应,二者往往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晋绥时期形成的特有村落风味,便是当年军民努力改造与适应环境的结果。晋绥边区特殊的时代文化给我们一种思考,因为生存而留下来的场所,对我们现在来讲,这些场所就是生存的景观。场所是景观的载体,晋绥边区留下来的景观,恰恰就是特定时期的场所。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想到,我们不仅要追求艺术美的景观形式,更多应从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去思考。在室内设计过程中,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如何把握空间需求与外表装饰的关系,也就是不仅要满足视觉审美,也要满足实用功能需求,达到实用和美观的和谐统一。

摄  影:霍耀中 刘育麟
作者单位:于 红 山西大学文学院;
霍耀中 山西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