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大宅门——芷溪古村落's Archiver

类别:采风 来源: idc 室内设计与装修 时间: 2012/12/24 14:47:00




撰文 董静

  说到古民居,最鲜明的特点是“地域差别”。细说这个差别,有气候和地理方面的自然条件差别,也有人文传统的差别。客家民居的独特性,主要是由人文传统的差别而形成的。客家民居有几种形式(我们之前的系列文章中已经提到),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是人文传统的综合体现,这也正是古民居在建筑形式之外的成就。

  让我们走进被誉为“客家大宅门”的芷溪古村落,进一步领略客家民居与客家文化的关联。芷溪村位于福建省连城县最南部,素有连城“南大门”之称,芷溪境内现有人口过万,居民主要是黄、杨、邱、华四姓,大约于元末明初到此开基,距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明清以来先后兴建了68座古祠,138幢古民居。

      芷溪第一民居的“渔溪公屋”即“集鳣堂”,现阴刻于牌楼上的“南离辉映”四字,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所书,每字缺少一笔,不注意观察是难以察觉到

       芷溪的客家居民十分重视门楼建筑,门楼是一幢房屋的“门面”,不仅体现房屋主人的身份,更兼容周易风水学说,当地有“千斤门楼四两屋”的说法

       “渔溪公屋”建筑面积大,拥有九厅十八井、雨坪、月池,有大小房间101间,还有内外学堂,花园、假山

  客家”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不是种族概念。通过客家的民居建筑,我们看到客家人对家族制度的严格传承。家族不仅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核心,而且还是中国古代基层社会的灵魂。客家先人在由中原地区辗转南迁的过程中,虽然在总体上隔断了其与中原的联系,但由于迁移过程中的艰苦与险恶,更是加强了其血亲成员之间的互相照顾和支持。

  经历了多次颠沛流离之后,客家人对“家族”非常重视,其宗族的社会结构相当严密,由家庭、宗族推衍组织而成,并具有祭祖、宗教、文化、经济、教育、仲裁、司法等功能,以维护并保证宗族成员的生存稳定和有序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客家人以宗族为单位,围合起来居住,形成宗祠和居住合一的形式。由于要满足多个功能的空间要求,加之宗族人员数量庞大,需要多个空间的聚集,便形成了房子围成院子,再多个院子又串联和并联在一起的居住形式。这也就是所谓的“九厅十八井”的建筑。

  据不完全统计,芷溪保存基本完整的“九厅十八井”的建筑尚有8座。分别为:立纲堂、春熙堂、永建堂、怡庆堂、永裕堂、万斯堂、裕德堂、渔溪公屋。其中始建于康熙末年(1722年)的渔溪公屋最为庞大。渔溪公屋为渔溪公开创兴建,后由其子续建,历时10余年。有后花园和大小房屋101间,建筑面积上千平方米,建有二进门楼、雨坪、月池、两口水井。建筑结构是典型的框架结构,9个厅堂两厢壁板及门扇均可拆下,将其铺设在18个天井中,可容纳上百人,便于在重大节日和家族大事的时候搭戏楼和摆八仙桌宴请宾客,丰收的时候又可用来晾晒谷物。如今,这里仍聚居着杨姓渔溪公后裔七百多人,平静安详地生活着。

  客家先民从经济和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迁入自然条件差且经济文化又相当落后的赣闽粤三角区,一种“中原优越感”便会油然而生。加上其中一部分官宦士大夫或读书人,由于长期受封建正统教育,对当地土著蛮风是难于接受的。所以客家人重视教育,坚持传统,并在民居建筑中彰显自己的文化优越感。

      “渔溪公屋”的结构内部以木结构为主要的承重结构,石料用量很少,一般只在大门和柱础才使用,斗拱与房梁接榫无缝,外围围合的青转墙体只起围护作用,体现了“墙倒屋不塌”的特点

       厅内两侧木壁悬挂林则徐的题诗“朝霞照水红初艳,新柳笼烟绿已齐。缥缈香飞仙掌外,从容人到凤池西”

      正厅天井的厢房的木壁、门板设计巧妙,不仅可灵活拆下,且正好铺盖天井,把上厅、下厅、左厅、右厅铺成一个宽敞的场所,可设宴120桌,也可容千人看戏

       如此大体量的建筑就隐没在不起眼的群落之中

  芷溪境内书院林立,私塾遍布。几乎每个院落围合的庞大民居建筑内都设有内外学堂,内学堂供子弟学文,外学堂供子弟习武。明清之际,更是人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明清至民国年间,芷溪共出文武进士6人,举人40多人,秀才300多人,赴外国留学4人,黄埔军校学员5人。芷溪的先贤名宦中,文有官至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的杨簧,武有将军邱作训。此外,众多的古建筑中存有何绍基、邱振芳、孟超然、伊秉绶、廖怀清、林则徐等名贤墨宝和芷溪先贤的功德牌匾。

  因重文而仕途有所成就,他们的思想观念很自然地成为客家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和观念,久而久之,中原正统观念便成为客家社会一种流行的风尚。座座深宅古院,人文蔚起。如今,门楼虽已饱经风雨剥蚀而斑驳陆离,但横书于门梁顶墙上的字却依然苍劲醒目,四周都刻有人物、鸟兽、花卉和双龙戏珠等图案。门楼是房屋主人的门面,体现着主人的身份和文化追求。

  客家文化深远而厚重,不是我们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的。我们尝试着从客家文化角度规避形式主义对古民居建筑的分析方法,把满足当时社会现状之下客家人的需要作为评定建筑的价值标准,试图领会它的精髓所在。

参考资料:
[1]张伟夫.中国名镇系列报道之二十:芷溪.中国地名[J],2010-09-01
[2]罗 勇.略论客家文化的形成及其多元因素.赣南师范学院学报[J],1998

摄  影:周跃东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文学艺术系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