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共生如何可能?——柏林施潘道水城的啤酒厂改造's Archiver

类别:空间改造 来源: idc 装潢杂志 时间: 2012/1/9 15:42:00




撰文 / 左琰

  中国的城市发展在过去15年里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人们为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批见证城市历史文脉的特色老建筑纷纷倒在无情的推土机下,城市正在失去着“记忆”;反观欧洲,由于城市规划和建筑保护制度的成熟,大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及街道被列为保护对象,对其开发和再使用的态度是谨慎而富有创新精神的,通过旧中有新、新中有旧的对比调和,最终达到城市自我更新的可持续状态。为此,2006年杂志新辟栏目“旧建筑改造”来探讨这一在国内日渐受到重视的建筑保护和再生话题,希望为国内建筑遗产的生存和发展实践提供一些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柏林施潘道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同名的施潘道湖流经此地,这赋予它特殊的形象和意义:这里不仅有美丽的湖景风光和历史古镇,也有像西门子等企业多年建立起来的工业设施。这种建筑多样性在施潘道湖畔得到了充分的展示。20世纪80年代始,这批建于1870年~1945年间保留完整的工业历史建筑被重新发现和关注,并纳入到地区更新发展计划中。因着它们得天独厚的亲水性,这些临水建筑将被分批分阶段地开发为新的居住社区,以期有效改善和提高地区的生活环境质量。一份官方出示的该区域工业保护建筑名单中,包含了单体建筑和建筑群共计19个。排在首位的是始建于1876年有着“红砖城”之称的旧舒特海斯啤酒厂(Brauerei Schultheiss-Patzenhofer)建筑群,它见证了施潘道地区在建筑、社会和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历史变迁。基于建筑群在历史、艺术和科学上的突出成就,1994年整个厂区被列为柏林文物保护对象。从战后到今天的60年间,啤酒厂从来没有停止过扩充,然而可贵的是建筑的艺术质量和建筑群的整体性仍能秉承当年的设计意图,使得昔日的啤酒厂至今仍给人留下了深刻而完整的视觉印象。

  舒特海斯啤酒厂用了漫长的半个多世纪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格局。早在1873年啤酒酿造者劳埃先生(Emil Leue)就购置了这块地产,三年后建起了第一栋厂房,附加麦芽工坊、带锅炉房的酿造车间和地窖等设施。作为啤酒厂初创期的标志,首批厂房中的麦芽工坊、锅炉房和酿造车间躲过了战争的浩劫而幸运地留存下来。麦芽工坊为三层楼房,外贴红色面砖,为19世纪后25年德国盛行的城堡式样,西南方的楼梯间通向内部的斜顶。东边矗立着早先的麦垛塔,四方基座,帐篷顶覆盖,这样的半户外囤积以利于麦垛内的空气流通。1910年随着生产能力和技术的发展和壮大,对首批建造的酿造间、生产大楼、机械车间等系列厂房作了一次大规模的加层改造,并对立面进行了重新分割。上个世纪20年代厂区的规模继续扩大, 1925年建造了三层高的门房小楼,1927年酿造车间再次加层扩建,同时生产大楼南侧及北山墙边的冷电站、新锅炉房等纷纷建了起来。扩建后的酿造车间由两个相互连贯的大厅构成一个整体,圆拱窗直达天花板,稍斜的屋面则由四个巨大的钢桁架来结构性支撑。

  啤酒厂的改建分为两大部分,由富有经验的柏林工业技术大学策里希教授(Klaus Zillich)对啤酒厂的再开发做了整体规划和定位,圈定出要保留的厂房建筑和新增建筑,以新旧共生的方式来打造施潘道湖畔的未来新社区;由来自巴黎享有声誉的Reichen & Robert 建筑事务所提出新的使用概念并承担改造设计任务,内容包括新建的湖边塔楼住宅和对保留的原锅炉房、酿造间、生产大楼和门房等的改造重建。
  
旧啤酒生产大楼 VS高级老年公寓
  步入厂区,细观各栋建筑虽建于不同时期,风格也有差异,但统一的红砖外墙却带来了惊人的协调感。其中建于1910年的生产大楼无论从体量、建筑样式上无疑是最显著和抢眼的了。它沿湖面而建,为典型的20世纪初柏林工业建筑风格,是施潘道地区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标志景观。大楼因着啤酒厂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展,于1877年、1904年和1920年经历了三次改扩建。尽管每次建造手段不同,经营者也频繁更换,然而大楼的外观始终保持了其一贯的形式特点。根据业主制定的新规划设想,这栋富有历史意义的多层大楼将开发成为高品质的老年公寓,配备商店、咖啡馆、阅览室、健身房、冲浪浴、客房及临时紧急医务室等多项商业服务功能,与厂区内其他改造或新建设施构成一个现代化的时尚社区。

     昔日的啤酒厂招牌

     修复后的啤酒厂建筑细部

        酿造间外观细部

      酿造间外观

     上个世纪20年代的锅炉房

      改建后的锅炉房

  基于大楼的多次改扩建和之后几十年的使用,改造前其内部结构和空间存在着复杂的安全隐患,且格局上不能满足新的功能要求,针对上述情况,专家、业主和区文物管理部门多方商讨后达成共识,决定对建筑的结构到开间作一次彻头彻尾的调整,唯一保留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成为厂区标签的旧砖外墙。为了达到居住的舒适性,大楼原有的结构、楼板和屋顶将被全部拆除后按新的公寓使用要求重建,原先适合机器尺度和流水线操作流程的室内空间通过重新规划布局,创建出一个具有开畅、温性和精美细部的适应老年人生活的住居环境。保留外观、改造内部的做法顺应了大楼历次改建的原则。

  大楼在改造过程中,保留外墙情况下拆除内壳显然是难度最大的工作,需要有合理科学的改造策略和实施步骤。小心地将承重的外砖墙从建筑结构体系中剥离出来,并用钢框架从后面加以临时固定,对拆除下来的建筑局部、窗扇、粉刷和装饰元素等富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建筑构件进行必要的保留和清理,在大楼重建时加以恢复或直接移用到其他建筑中,以确保建筑细部的历史可信度。

  改建后的大楼共有214套面积在35 m2~85 m2的公寓可供使用,总面积达11 200 m2。同时,大楼凭借临湖优势,将驳岸修建为水上休闲码头,可以为帆船、水上巴士和运动船只等提供30个泊船位,大大增强了湖畔新居住社区的亲水性和地区度假旅游的吸引力。

      改造前的啤酒生产大楼

     改造后的啤酒生产大楼

     啤酒生产大楼改建后为老年公寓,湖岸修建水上休闲码头,旁边为新建塔式住宅

     啤酒生产大楼改造中外墙保留

      改造后的啤酒生产大楼外观
  
旧厂区门房VS幼儿园
  在对原啤酒厂保留的几处旧厂房改造利用中,三层高的门房可谓是新旧完美结合的典范。它的外观颇像上个世纪20年代同时期的办公建筑。考虑到其室内外尺度亲切宜人,整个门房被大胆改造为社区的服务配套设施——幼儿园。为使幼儿园有充分的活动场地,在与各有关部门协调后利用建筑后部的现有空地作了扩容。出于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考虑,新扩建部分必须有机地渗透到原有的空间结构中,使新旧结构整合为一体。原先的结构空间简单无趣,结合这次扩建,去除原建筑中央的部分楼板,与新增部分的结构“咬合”成一个明亮的中庭,所有的功能房间围绕它布置,提高了空间的向心力和亲切感;其次,在原有屋顶上开设锯齿状的玻璃天窗作为中庭采光,引入阳光和视线,搭配温性的原木色家具和地板,使室内充满了活力和生机,符合幼儿的成长心理。

     改扩建后的幼儿园中庭剖面

  门房立面毫无争议地被保留下来,新建部分为平屋顶,和原门房的雨水管齐高,贴以材质趋同的红色面砖,开窗的高度与原建筑外窗持平。这样新旧部分在外观上虽有差异,但和而不同,维持了总体上的协调感。扩建后的幼儿园可容纳103个儿童。

  厂区内保留的其他旧厂房均被一一作了功能置换和改造,如原酿造车间和麦芽工坊被改建为社区活动大厅、餐厅和住宅,原管理楼改建为社区健康中心、医疗所和商业,原工具车间改建为宾馆、办公,原锅炉房改建为办公和艺术家工作室等。
  
结论
  柏林施潘道湖畔的舒特海斯啤酒厂自1994年被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建筑群后,其工业历史价值、建筑艺术价值才真正被人们所重视。根据柏林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保护建筑或建筑群因保护等级、范围、开发定位的不同而有着完全不同的改造策略和方式。相比国内动辄将历史建筑封存起来脱离生活,搞“古董式”保护;动辄一窝蜂地大搞“明清一条街”,假大空而缺乏内涵,这些都是建筑保护的误区,其实质忽视了建筑自身的生命代谢过程。柏林啤酒厂的保护和利用实践告诉我们,尊重历史并不等于在历史面前“唯唯诺诺”,束缚了手脚,而是以历史为鉴,更好地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想像力和创造力,才能最大程度挖掘出建筑的价值和魅力来。 

参考资料
1. Denkmalkategorien,Denkmale am Spandauer See,Wasserstadt GmbH
2. Wohnpromenade,Altes Schultheiss-Gelaende ,Wasserstadt GmbH
3. Leben am Spandauer See, Wasserstadt GmbH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Powered by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