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照明 来源: idc杂志 时间: 2011/7/7 11:18:00
撰文袁樵
第三期杂志上刊登了《隐蔽的城市:1949餐饮会所》,相信读者们仍有印象,这期我们趁热打铁专门从照明设计的角度出发再作探讨。
类似1949 会所这样的餐厅,不仅仅是“食物食味”的场所,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超现实的生活体验经历,是“食色食香食气氛”的场所。它所代表的高端餐饮,很多时候通过精心的设计来展示品牌的生活理念和追求。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艺术品装置和照明设计等专业各展其才致力于将餐厅包装成一个个性鲜明的“特体”。
1949 会所正处太平洋百货边,其精神应该正如其名“隐蔽的城市”所表达的,我们对其设计的理解也从此出发。这座旧工厂式装饰风格的庭院建筑由10座建筑连贯包围,8大独立空间,汇集了室内及室外餐厅、酒吧、咖啡室、“糖吧”、将古老消防水井变成一个啤酒花园的“井吧”以及私人会所和很特别的一个现代艺术画廊。这些多样化的空间和诸多设计元素被整合于一个四合院内,实际上对设计师是不小的挑战。实地来看白天还是很好地获得了整合的效果,表现的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仿佛一个城市中有着不同的景点但又有着相同的城市精神。
主入口
接待厅前的木走道
画廊
对于其照明设计,从欣赏者、使用者和评论者的角度来看,希望其能体现其建筑、室内和景观设计的理念和意图。当我们进入现场,对其特点最大的感受是旧墙皮+ 新结构,旧记忆+ 新经历,旧场所+ 新功能。这样在白天来看整个基地用记忆的元素展现了历史的原貌,让人对在三里屯突然发现这样一个隐蔽的小世界立刻能产生深刻的印象。而通过照明应该希望能在夜晚讲述另一个故事,颠覆白天老厂区建筑沉静/古旧的印象,充分体现活力。这时设计师可以用灯光来制造新的视觉体验,用灯光强调旧的建筑表皮的同时也不遗忘新的建筑结构元素、景观元素、室内元素,同时又要把握好尺度,不能突破“一个城市”限制,否则容易显得风格零碎和混乱。也就是面对诸多要表达的元素、材质和视角变幻时,照明手法仍要保持基本的一致、和谐。
从入口开始,夜间照明给人的感觉还是非常和谐,尤其是从太平洋百货过来突然看见这个四合院的时候,还是充分符合“隐蔽”不张扬的风格定位。入口作为接待区的画廊,意图营造一个与其他餐厅不同的氛围,作为一般的画廊照明而言是很不错的,但是作为进入餐厅的入口来说,结合进入其之前的室外走廊照度和之后庭院和餐厅区的照度,展厅的照明略为过亮,如果能够降低照度,而且适当降低均匀度突出对比,应该能够让客人的眼睛更好的适应空间的转变和过渡,更能达到“让客人在进入这里前先净化心灵,除去在城市中的嘈杂”的作用(三期文章中介绍语)。类似的问题也存在于漂亮、通透的糖吧,玻璃屋内充满了玻璃、钢、砖石材质的对比,灯光应该以一致的手法均匀的照明整个空间以体现各种材质。但局部仍然偏亮。
糖吧外景
西餐厅
中餐厅和西餐厅的照明是非常恰当的,充分满足各自的定位和功能,尤其中餐厅能够满足中餐对照明的较高照度需求又没有过头,和西餐厅形成合适的对比,如果你前后参观了这两个空间就能有明显的感觉。餐厅内对艺术品装饰的照明和照明装置本身的处理都是比较恰当的。两个餐厅的天花空间都很有特色,尤其是中餐厅的透明玻璃屋顶,仰头可见夜空和周围的高楼,应映不同人的心境会引发很多的思绪。此处的照明似乎又提升的空间,如果能以更简洁的手法予以适度强调屋顶支撑结构,而玻璃区能够控制室内光线以充分营造透明感,应该更能打动人。
庭园和几个透明内庭园,包括面馆入口、几颗原生态树的照明也是点睛之笔,都充分表现了各自的视觉焦点。“井吧”的变色效果有点显得和整个庭院的风格不搭,如果能够向原设计一样是一个透明的葡萄酒陈列架,可能变色的效果就师出有名,变得比较有道理,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有点生硬。如果井吧和酒吧窗户的LED 变色效果能够布光更匀,色彩调得更好,相信能够更加符合夜间整个庭院的风格。
酒吧led变色窗户
庭院
井吧
夜间的1949 之旅总体还是很让人愉悦的一次空间转换的旅程。也许上面的很多想法太过偏执,但是作为一个照明设计师,很喜欢能够看到夜间的1949 能够成为一个更隐蔽的城市来被发现、欣赏和使用。
摄影:徐冰